大明皇长孙!(747)

作者:执笔见春秋 阅读记录

中原的城池之所以说固若金汤,那是因为有着极为强大的物质储备,任你攻城一年半载的,都没有丝毫问题。

当这军事基地不同。

水源只能是在附近的河流去取,而口粮每过三个月,都需要从边关运送过来。

这物资的运送,可以说是这军事基地的薄弱之处。

只是在朱英的设想中,这个草原军事基地,根本就不是用来防守的,也不是说在草原上去建造城池。

在这军事基地里面,完全没有什么百姓。

除了一部分的牧民和工人外,几乎全都是兵士。

这是一个巨大的操练场地,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更好的操练出属于大明的骑兵来。

不仅是教授骑术,战术,个人武术,还有一整套详细的识字,忠君等洗脑课程。

可以说完全算是流水线的发展。

能够有这个体现,主要还是来源于如今大明的国库丰盈,这才能够支撑得起这般大的消耗。

现在的军事基地里,几乎和草原其他部落差不多,几乎是清一色的骑兵阵容。

他们所穿戴的最新轻甲,弓弩,长刀,肉食,口粮,都是由大明提供。

整个军事基地,已然有三万多的骑兵。

分别隶属于朱棣,蓝玉,还有刘不易麾下。

每人的数量上也差不多,都是一万多人。

莫要小看这一万多人,这可全都是正儿八经的骑兵,战兵,并非是什么辅兵。

其中刘不易麾下的骑兵很少出动,基本是固守在军事基地里,而蓝玉和朱棣的骑兵,经常就出去打秋风。

目标就是扩大自己骑兵的规模,还有为军事基地夺取更多的牛羊,骏马。

朱棣得胜归来的消息,自然早有探马汇报。

当朱棣一行人抵达军事基地这边的时候,两名骑士兴奋的直奔中军而来。

为首的朱能看到,笑着挥挥手让周边的骑兵让开,两骑直奔朱棣中军而去。

朱棣老远就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来者便是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三儿子朱高燧。

“你们这两个小兔崽子,怎么做事就这般的急躁。”

待两人来到身边之后,朱棣笑骂道。

朱高煦下马作揖行礼,而后道;“父王得胜归来,作为儿臣的我们,自当是要先行迎接才是。”

有哥哥在前,朱高燧跟着行礼作揖口称父王。

他们两个的年纪不大,十三四岁。

不过就当今的年代来说,在这个年纪很多家庭的孩子已然是要开始承担家中事务了。

在十四岁结婚生子都不在少数。

当初朱棣不过十岁的时候,就已然跟着朱元璋随军生活了。

“好,随为父进城。”

朱棣哈哈一笑,下马拍了拍两儿子的肩膀,对于这两个儿子,他很是喜欢,不似对朱高炽那般冷漠。

随后上马入城。

城门口已然有将士并列,待见到朱棣大军进入的时候,鼓手鸣鼓,军乐响起。

虽说比较简陋,不似大明城池,但在这等地方已然很是难得了。

这一次朱棣可谓是给军事基地进行了一个大的补充。

目前军事基地的骑兵,并非是来源于大明的调动,而是完全自己来操练培养。

这番朱棣俘虏了骑兵有两千余人,还有骏马和青壮,都是骑兵的储备力量。

而牧民和老少,包括女人都会被送往大明的疆域内进行一个安置,并不可以留在军事基地里。

这也是对这些骑兵的一种钳制。

他们的父母,亲人,儿女,便就有相当于人质的感觉。

当然,大明这边并没有这样的做法。

这些牧民被安置到大明疆域之后,后续会有人教导其耕种,纺织等等一系列的工作培训,三年内表现良好,就会直接授予大明户籍,算是大明人了。

只有优秀的牧民会留下给军事基地这边放牧牛羊,增添肉食。

每日三万多人的肉食消耗,在军事基地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自然其中还会有蔬菜,水果,大米小麦,番薯马铃薯等搭配。

作为战兵在这军事基地的食堂中,每日都可以吃到足够份额的食物,还有如此丰富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草原基地能够迅速壮大的缘故。

三万多的骑兵,有将近一半都并非是从大明调来,而是张伯之子张文,去说服许多女真部落的迁徙。

因为朱英对草原的禁运,导致现在的草原上饿肚子的部落实在是太多了。

当草原军事基地建立的时候,轻而易举的就能收编大量的骑兵。

一口饱饭,在如今的草原,那已然算是神仙般的享受了。

这世道哪有什么忠诚而言,谁能给口饭吃,给谁卖命不是卖呢。

“燕王殿下果然是神勇无敌,这才不过是半月时日吧,就已然将塔卡部彻底击溃,更兼之我军伤亡甚微,还有如此多的斩获跟俘虏。”

“我必然向京师上奏,一定要给燕王殿下的功劳簿上,写上浓厚的一笔。”

迎来的刘不易,翻身下马作揖后,便就开始拍燕王朱棣的马屁。

朱棣只是扫了一眼。

他最初的时候还被刘不易这个狡猾的小子给骗过,知道这家伙完全就是一个笑面虎。

先前还以为是个软骨头,后来暗中吃了几次哑巴亏后这才算是彻底了解。

军事基地的后勤,全部都是由刘不易安排,即便是自己的这些收获,也得是上缴。

当下没什么好脸色的说道:“什么功劳不功劳的,本王不在乎这些。”

“你只需要分兵的时候,给本王多分一些即可。”

“最好是给本王的将士们在吃食上提上一档,这功劳便就是送于你又有何妨。”

不管是投降的,还是俘虏来的。

这些兵士都不能直接划分到军队之中,而是要在草原军事基地中,操练三个月之后,才能是进行一个分配。

相当于一个新兵训练。

训练好的新兵,也不是说谁抓来就算是谁的,要进行一个整体上的分配。

基本上是遵循四三三的原则。

比如这次朱棣抓来的青壮和俘虏,在高强度操练之后,有三千骑合格。

则朱棣这边原则上可以分配到一千二百骑。

其余的则是分给蓝玉,刘不易两人手中。

同样刘不易和蓝玉的俘获,也是同样的原则。

这是朱英定下的规矩,也是为了更好的让三方势力进行一个制衡。

而在口粮上,也是有着严格的等阶限制。

共分九档。

其中一档最低,九挡最高。

像是俘虏,就属于第九档,基本上就是白米粥里参番薯,饱肚子饿不死,份量上也是有着一定的限制。

到了第五挡,才有肉食可以享用。

新兵可以享受第六档三个月,三个月后新兵合格,便就从第三档开始。

其中优秀士兵可以进行一个提档,极少数士兵,在军演大比上获得名次,可以直接升到第五档,顿顿有肉吃。

至于第九档,就是刘不易,蓝玉,朱棣三人专属了。

将军在第七档和第八档。

到了第七档,饭食上面就没有限制了,直接就是管饱。

朱英非常的清楚。

在军队这样的地方,想要刺激到将士,搞什么大锅饭是绝对不行的,等阶森严,才能使得军律严明。

而九档饭食,更是让所有的将士有着极大的激情。

良好的攀比和竞争,是可以极大的加强整个军队的战斗力。

事实上目前的草原军事基地也确实如此。

哪怕是蓝玉,朱棣,都为这一个规矩而感到极为震撼。

他们可见过朱英领兵,带兵。

可就在知兵这一块,就完全的感受到了极大的差距。

这可以说已然是完全的脱离了中原兵书的范畴。

兵书之上所言,是将军与士兵同食,同住,同操练,以收兵士之心,从而累积士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