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81)

作者:执笔见春秋 阅读记录

大明的冬季严寒无比,便是正月初一朝拜的时候,就得了中风之症。

中风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痛苦,汤和也越发消瘦起来,直到变成了今天这般干瘦老头的模样。

“微臣见过陛下。”

从轿子上被太监搀扶下来后,汤和躬身作揖对着朱元璋道。

“老伙计,咱俩就不讲究这些虚礼了,过来入座吧。”朱元璋温和的说道。

“谢陛下!”

听到朱元璋的话,汤和坚持行礼后,这才入了千秋亭,坐在朱元璋对面。

现在的汤和,可没有了往昔的桀骜。

“咱这次叫你过来,是想跟你说个喜事。”

朱元璋挥手,让四周的宫女太监全部退下后,唯有蒋瓛候立这才对汤和笑着说道。

感受到陛下的心情似乎很是不错,汤和也放下心来,问道:

“不知陛下是何喜事。”

朱元璋神秘一笑,道:“可还记得咱的大孙雄英,你小时候还抱过他呢。”

汤和一头雾水,有些不明所以,谨慎的回道:“老臣自然记得。”

朱元璋哈哈一笑,说道:“咱告诉你,可莫要被吓到了,咱的大孙呐,他回来了!”

汤和一脸懵逼。

这是个什么事情,如今光天化日,皇宫里还闹鬼不成。

看着朱元璋面色红润,精神焕发的模样,汤和虽然迷惑,却还是问道:“陛下所言的回来,老臣听不懂其中的意思。”

朱元璋也知道此事有些骇人听闻,解释说道:“雄英吾孙,他没死,咱又见到他了,在外流浪十年,如今回到京师,在秦淮河畔经营着一家茶楼。”

汤和闻言,心中震撼。

对于朱元璋此刻的话,他完全不信。

当时朱雄英死去的时候,他正在京师,送葬钟山他也在。

那可是眼睁睁看着下葬的。

一个死去十年的人,怎么可能就复活了过来。

微微犹豫,汤和还是咬牙说道:“陛下可莫要遭小人诓骗,这等离奇之事,老臣从未听闻过。”

听到这话,朱元璋也不恼怒,说道:“老伙计,最开始知道这事的时候,咱也不信呐,便去了茶楼,真真切切的看了一回。”

“你也知道,咱的大孙,那可是咱和大妹子亲手抚养长大,日日夜夜的陪着。别人认不出来,咱还能认不出来。”

“这个事情,咱知道但凡听到的人,都认为咱是老糊涂了,可咱年岁虽然大了,还没糊涂到,连咱大孙都认错的道理。”

汤和闻言,眉头皱起。

朱元璋的这番话,听起来极为清楚,条理有据,思维清晰。

不像是犯了糊涂。

但是这人都死了十年,怎么可能说复活就复活。

看到汤和不说话,也不反对。

朱元璋再次说道:“咱已经安排人,将大孙的陵寝挖出来,十年前地龙翻滚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

“咱当时也是看着大孙入的棺椁,如今只需将陵寝挖掘出来,开馆验尸即可。”

汤和闻言,试探着说道:“陛下,若是棺椁中,虞王殿下的尸身尚在呢,那在外的虞王,又当如何。”

朱元璋摇摇头说道:“绝不可能,咱早前也跟你这般想过,直到今天,咱从大孙那里打听得出。”

“咱大孙被人捡到的时候,曾经有一块贴身破碎的布片。听大孙的形容,那布条便是大妹子,亲手给大孙绣的兜肚。”

说起那块兜肚,朱元璋心中就非常确定。

兜肚就是小孩子传的肚兜,小孩肚兜的用料多为红布,也就是红肚兜。

但朱英跟朱元璋说的那块肚兜碎片,却是白色。

这才是让朱元璋确认无误的关键。

因为朱雄英早夭。

早夭的人按照习俗是不能入皇陵的,这会影响到皇陵的风水。

由于朱雄英受到的宠爱过高,朱元璋以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葬入孝陵。

本来小孩才会用红色肚兜,也换成了白色成年人用的肚兜。

并且这和肚兜,还是马皇后抱恙在床,带病所绣。

因为马皇后身体的缘故,这块白肚兜极为简单,并没有和其他小孩肚兜一样,绣什么吉祥如意的图案。

仅仅只是绣了朱雄英的名字。

这事知道的人不多,给朱雄英换衣服的那几个太监,也被朱元璋直接赐死殉葬。

目前知道这个事情的,唯独朱元璋一人。

便是如此,在听到朱英的描绘后,朱元璋才会如此的坚信,现在的虞王陵寝里,绝对是一个空着的棺椁。

汤和闻言,虽然心中对此仍旧保持怀疑态度,但看到陛下显然也作了很多调查,甚至不惜挖开陵墓,开馆验尸。

心中也就放下心来。

汤和谨慎,不想过多去谈朱雄英的身份是否真实。

看到朱元璋的相貌,就知道若是质疑太过,可能会引起陛下的反感。

转而问道:“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安排。”

第93章 :关于朱英的安排

汤和很是精明,哪怕现在年纪大了,他也知道必须要顺着朱元璋的心意去。

尤其他们这些老将。

看似没了兵权,但是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很容易就会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朱元璋,早就不是那个在幼年时候,可以一起玩耍的朱重八了。

君臣有别,说些什么犯忌讳的话,那完全就是自己找死。

对于这一点,汤和的心中非常清楚。

听到汤和的话,朱元璋有些顿住。

自从发现大孙朱英后,朱元璋就一直沉浸在喜悦和猜忌之中。

情感告诉他,这就是他的亲大孙。理智告诉他,这又不可能。

直到今天,他才终于放心的确定下来。

然而对于日后如何安排大孙,却是根本没有考虑过。

在朱元璋的心里,这大明日后的皇帝位,必然是大孙无疑。

汤和的这个话。

朱元璋能听明白其中的意思,并非问的是关于皇位的继承。

而是指朱英在外流浪十年,对于怎么去当一个皇帝,完全没有经验。

微微沉思一下,朱元璋这才有些感慨的说道:“老伙计,还是你看得明白,咱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活得岁数够大了。”

“心里就想着大孙陪着,忘记了大孙现在的情况。以大孙的性子,直接入宫,可能会引起很大的反弹。”

汤和闻言,说道:“陛下,依照老臣的看法,若是陛下当真能够确认长孙殿下的身份,应当让长孙殿下,慢慢的接触朝中大臣。”

“有些事情,急不来。毕竟长孙殿下出现得太过离奇,朝中的文武大臣,包括殿下的诸多龙子龙孙,恐怕会有不少意见。”

朱元璋点点头,汤和这话属实没错。

证据再是充足,也只有朱元璋自己能够确定,或者说一部分重臣都能够知晓。

但是就放在天下而言,如果出来的皇嫡长孙,还是死了十年后复活。

这等怪异之事,特别容易成为把柄。

朱元璋若是强行提上来,大孙就得面对这天下的大风。

即便朱元璋为开国皇帝,怎么能堵住这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到时候一旦有人出现不轨之心,少不得这天下就得动荡起来。

“老伙计,你说得有道理。”

朱元璋皱眉说道。他在世的时候,这天下当然可以压制,但他若是走了。

大孙就要独自面对。

此时,朱元璋的心中开始考虑,如何能够让大孙,把这个皇位做得安稳。

“陛下,老臣认为,或许可以先给长孙殿下,安排一些班底。”

汤和看了看沉思的朱元璋,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

汤和这人,自从曾经常州出事,导致后面没有被封为公爵后,心中对于朱元璋的想法,就开始不断琢磨起来。

开国的功勋将领太多了,而且功劳太大了。

其中最关键的是,朱元璋本身的皇子皇孙也非常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