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925)

作者:执笔见春秋 阅读记录

如果是从前,还能通过高丽的商路销售到草原上去,但是现在草原的商业基本上已经被大明覆盖了。

况且这等卖国的行为藩王们是没法干的。

如果某个藩王有这样的行为,那么肯定是瞒不过其他的三个藩王。

一旦举报到京师父皇那里,百分百是要被剥夺藩国,贬为庶人,实属得不偿失。

这些底线问题,是藩王们所不能触碰的。

“你可有想过,即便咱们的买卖不能瞒过太孙,但一直进行得这么顺利,这又是为什么?”

“这说明太孙并没有太过于把控这块的事情,或者说也是默许,只是最近大家确实过分了点,这才是被敲打一番。”

“看似是父皇的谕旨,其实就是太孙的意思,如今大明发展到现在这般强盛繁荣,父皇早就已经是对太孙言听计从了。”

朱棣直接是把话给点明了。

其实这话也就是说给齐王朱榑听的。

比起几个哥哥来,齐王朱榑显然政治头脑还是有很大的欠缺。

朱榑现在还是有些迷。

他感觉几个哥哥说了半天,好像就跟没说一样。

转来转去说到底还是要调兵,矿藏这块也要减少私吞的数目。

好像并不是很复杂,为什么感觉从几个哥哥的口里说出来,就觉得很是复杂?

朱榑这个时候干脆老老实实的闭口,听着几个哥哥聊算了。

反正就现在的藩国上来说,自己的规模是最小的,他们斗得如火如荼,也跟自己没啥太大的关系。

“老四,大小琉球国那边联络得如何了,现在没有什么问题吧。”朱樉突然开口问道。

朱棣回道:“事情并不是很顺利,除开中山国愿意答应跟我们合作之外,山南和山北两国并不同意。”

“说是这样的事情必须是通过大明朝廷的旨意才行。”

朱棡闻言冷笑着说道:“看来他们还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既然不想跟我们合作,那么就没有留着他们的必要了。”

“尽早准备一下,帮助中山国吞并其他两国,这也更加方便我们行事。”

“当初我就是说了,三国矛盾太多,更加容易坏事,不如是一国来得简单许多。”

朱樉微微点头:“那就这般定下吧。”

随后转头看向朱榑,说道:“老七你最近左右也是闲着,就负责此事吧。”

朱榑转头看了朱棣,朱棡一眼,只能是无奈的点头。

说他闲着,是因为没有参与到矿藏的争夺中去,基本上藩国边境发现的矿藏都让了出去。

不让也不行啊,朱榑可没有跟哪个哥哥去斗争的勇气。

从小的身份地位上,大家就没有在同层面上。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立下大功的时候,朱榑还是跟在四哥后边听指挥的。

二哥三哥就更加不用说了,小时候没少遭欺负,这属于是童年阴影系列。

所以朱榑干脆在倭国就直接躺平了,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也不帮保持中立。

日子也算是过得快活潇洒。

“行,我会派自己的心腹过去处理此事,只是关于兵员船只这块,就劳烦几位哥哥多多帮助了。”

朱樉点点头,说道:“每人两千兵,三条船,有个八千兵力对付两小国绰绰有余了。”

几位藩王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关于发展海外兵力的事情,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是确定了下来。

矿藏开采让几个藩王的手里用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大量的钱财一下子就闲置了下来,王府里都快是要放不下了。

因为倭国现在矿藏的特殊性,限制他们不能肆无忌惮的发展兵力,容易引发跟倭国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更大的冲突。

所以几个藩王就打起了发展海外势力的想法。

这也是从朱英的手段里来的想法,经朱棣提出后就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目光很快就放到了大小琉球国那边。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特殊,他们完全可以投入钱财进行发展,然后以此为跳板,参与到西洋南洋的贸易中去。

第644章 :帝国大战的序幕

朱英并不反对藩王们发展自己的海外势力,他不怎么想要太过于打压藩王们。

历史上皇帝总是会对藩王们形成压制,这是担心自己的皇位不稳定,甚至于害怕藩王夺取皇位。

当然,历史上藩王就从来没有造反成功过,现在朱英入宫,朱棣自然再也没有了机会。

只是因为倭国的特殊性,所以禁止四大藩王引发战争矛盾而已。

若是在中东,朱英哪里管这么多,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便是。

洪武三十年正月。

今年的正旦一如既往的热闹。

随着京师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的京师不管是各行各业,都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状态。

最主要的是京师治安非常之好。

在朱英令旨的允许下,治安司快速的扩建,单单是京师在册的治安司人员就有近四万人。

包括了京师所有大街小巷。

什么小偷小摸的,直接被严厉打击,但凡有所发现,直接就是送去劳役改造。

因为全国工程用地紧张的缘故,目前只要是一经犯罪,起步就是两年劳役改造,免费的劳力不用白不用。

尤其是那些无所事事的街溜子,本身没有生活技能,被劳役改造反倒是件好事情。

不管是被送到哪个行业去,总归会学习到专业技能,这样劳役出来后,就能重做人了。

对于再犯的人员,第二次判罪就是翻倍惩罚了,起步四年。

在这样的治理环境下,京师的治安可以用夜不闭户来形容,尤其对于外地,异国的商人来说,经商的环境是难以想象的好。

为了防止冤假错案,朱英特地保留了百姓被判罪后,可以申请三司会审的权力,但是在实行这个权力的同时,如果是故意耗费官府人力,那么罪责将会被重判。

同样,一旦是官员引起的冤假错案,那么革职都算是轻的,还会进行严格的清查。

规章条例是人在行驶,总会有那么些人违背,这些也是没有办法杜绝的事情,至少就现在来说,朱英已经是让现在的大明,至少明面上没有官员敢胡作非为了。

在洪武二十九年的案件里,犯事的多数为勋贵次子,庶出,这些人被定下劳役的不少,也不允许使用任何的特权。

因为但凡是涉及到官员子嗣,勋贵子嗣的案子,朱英都会让言官们参与进去。

平时憋着气的言官,自然把力气全用了上去。

便也是在这一年,欧洲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奥斯曼帝国是中东的霸主,尤其是在君主穆拉德一世继位后,向其国家所在的东南方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占领拜占廷帝国重镇亚得里亚堡,并改名埃迪尔内,这里便也就成了奥斯曼帝国的王都。

这给了欧洲众多君王很大的压力,只是本身矛盾重重的欧洲,很难说联合起来对抗奥斯曼。

趁着这个机会,奥斯曼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

随后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

巨大的压力迫使整个欧洲联合起来对抗奥斯曼帝国。

如同是现在的草原联合对抗帖木儿一样,整个欧洲的兵力大规模集结,对拜占庭帝国进行支援。

战争这种事情,有时候真的不是说谁兵多就行的,即便是欧洲派出了大量的援军,明面上的兵力要远超奥斯曼帝国的侵略军,但依旧是惨败的局面。

其中涉及到因素很多,或许欧洲联军也有许多机会可以反败为胜,但终究是错过了,结局就是整个欧洲联军大败后还有将近一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三百名贵族骑士被巨款赎回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