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103)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陆炳归来之后,对着朱厚熜行礼。

而望着陆炳,朱厚熜忽然感叹道:“陆炳,你跟朕相识,有多久了?”

陆炳虽然不知道朱厚熜想问什么,但还是恭恭敬敬道:“回陛下,臣六岁后,便侍奉在陛下左右,以至今日。”

“善。”

朱厚熜点了点头,接着便看向一旁的随行太监,接着便下旨道:“拟旨,册封锦衣卫指挥使陆炳为一等忠诚伯,钦此。”

“诺!”

得了朱厚熜命令的太监立马拟旨,而听到这句话之后,陆炳大为激动,连忙叩谢圣恩。

“不必多礼,你五合刺死瓦剌大将,又是朕的心腹,本就合该有所封赏。”朱厚熜笑着开口。

虽然陆炳的这个爵位并不能世袭罔替,但能够被封为忠诚伯,足以让陆炳感到激动了。

要知道,在历史上的陆炳,生前可是没有任何爵位,直到死后才被追封为忠诚伯。

现在,朱厚熜属于提前将他的爵位赐给了他。

陆炳,劳苦功高,乃是自己的亲信锦衣卫指挥使,就算是王阳明造反了,朱厚熜都不会相信陆炳会造反。

等江南制造总局落成,大明的无敌舰队铸成之后,大明将会开启横扫天下的模式,皆是大量军功得以封伯、封侯乃至国公,朱厚熜也不会吝啬各种爵位的封赏。

在陆炳狂喜之后,朱厚熜凝望星空,轻轻一笑后,又负手回营,继续修行了起来。

待承平帝朱标正式登基之后,回嘉靖朝整合一下,也合该一口气将崇祯朝的任务解决了。

……

伴随着朱祁镇被废黜,这次的大军可谓是没有任何波澜与意外的便通过宣化府和居庸关。

宣化府、居庸关守将虽然震惊于太祖、太宗复生,但也并没有任何的犹豫,当即参拜承平帝朱标,愿为承平帝朱标效死。

在经历过一系列抽象操作的朱祁镇,和历史上素有仁爱、贤能之名的朱标之间二选一,恐怕是傻子都知道选什么。

而且更重要的是……

城外三十万大军列阵,若是他们不认承平帝朱标这个皇帝,那么结果就不用多说了吧?

这些可不是瓦剌那些不会攻城的草原游牧民族,而是携带着大批红衣大炮的各朝各代的明朝精锐啊!

通过了宣府、居庸关之后,大军自然也就畅通无阻,直勾勾地朝着北京城而去。

而北京城中,现在却已经慌乱成了一团。

朱祁镇北伐瓦剌之后,留在京城里的监国王爷朱祁钰站在奉天殿上,望着争吵不休的大臣,这个年仅二十一岁的王爷还不知道历史上的自己会事什么结局,此刻的他颇有些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今日清晨,他们接到了数则消息。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好消息是,明军大胜!瓦剌六万精锐全军覆没,瓦剌太师也先被杀,新任首领伯颜投降,被大明皇帝陛下封为‘破虏伯’!

坏消息是,他们的皇帝陛下好像没了,现在换上了承平帝朱标,在军前,在十余万大军山呼万岁的拥立下称帝。

在这种情报传递回来之后,满朝上下都感到十分的荒唐。

朱标?

懿文太子朱标?

这都已经死八十年了,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啊?一定有叛贼假借懿文太子的名义,谋逆!

而后来,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传了回来,又是什么‘太祖、太宗在世’,又是什么‘来自未来的明军’,一时之间,整个北京城都乱糟糟的乱成一团,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一匹接着一匹的快马放出,又有几名大臣亲自前往军中拜会,当他们回来之后,便变成了承平帝的铁杆支持者。

原因无他,这几个大臣说,他们在军中看到了太宗皇帝!

一时之间,越来越多的大臣打算迎接这位莫名其妙的承平帝入京,于谦也不曾例外,而朱祁钰则是有些忧愁,不知道自己的这个位置会怎么样。

大臣们也分成两派,一派是觉得若是太宗复生,理应拜会太宗皇帝。

而另一派主要是朱祁镇的党羽,他们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太宗皇帝早就死了,定是乱臣贼子犯上作乱!

他们号召朝廷,应该召集山东、江苏等地的备倭兵,积极抵抗,击退叛逆!

一时之间,监国朱祁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就在这时,一个姓安的宫廷女官匆匆而来,站在朱祁钰身边,对着朱祁钰奉上了一份旨意:“殿下,太后懿旨。”

听到了这句话之后,朱祁钰连忙接过这道懿旨,细细查探起来。

虽然太祖高皇帝曾经有过祖训,后宫不得干政。

但在仁宗皇帝、宣宗皇帝这两位天子在位不足十一年的情况下驾崩之后,主少国疑,仁宗皇帝的皇后,即张太皇太后临危受命,倒是一代贤后,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序。

张太皇太后辞世后,孙太后便接过了这份权力,虽然皇帝朱祁镇亲政,但也有大把的权力在孙太后手中。

因此,见到孙太后的懿旨之后,朱祁钰不由有些惊疑与犹豫。

懿旨上的内容很简单。

那就是支持朱祁镇的党羽,宣布对方为乱臣贼子,召集山东、江苏等地的备倭兵,同其作战,剿灭叛党!

“监国殿下。”

而就在此时,于谦来到朱祁钰身边,对着朱祁钰拱手道:“殿下,太后的懿旨之中,写的什么?”

朱祁钰也没有掩饰,直接将孙太后懿旨交给了于谦:“你自己看吧。”

看到了这道懿旨之后,于谦一时之间竟也是愣在了原地。

许久之后,方才开口道:“监国打算怎么做?”

“我不知道……”

朱祁钰一阵苦笑。

“太后这样做,是对天下百姓不顾!若是来犯之敌乃瓦剌人,我于谦自当亲自坐镇城墙,但求马革裹尸而还!而如今可是我大明的军队,我的大明子民,焉能内战?”

血性于谦毫不犹豫,当即对着朱祁钰道:“根据张大人所说,军中确乃太宗皇帝,宣宗皇帝也在,这做不得假!既然如此,孙太后定是被小人蒙蔽。”

“臣建议,今夜率留守军队,进行夺门,解救孙太后,迎接太宗皇帝回宫!”

第九十九章 夺门之变,但发动者是朱祁钰和于谦

是夜,弦月如钩,夏虫脆鸣,几许繁星陪伴闪烁着冷月。

慈宁宫中,太后孙氏披头散发、掩面而泣,脾气极差,甚至可以说是大发雷霆,将不少没犯任何错误的宫女、太监杖毙,处死!

后宫之中人人自危,瑟瑟发抖,唯有太监王振的党羽,诸如曹吉祥等宦官常伴太后左右,不敢有任何动作。

“我儿祁镇啊!”

孙太后眼睛都已经哭肿,待在慈宁宫内,泣泪如雨。

孙太后自然是有特殊情报渠道的。

因此,在大军经过宣府时,便有死忠悄悄记下了情报,直到今日卯时,才将情报传递到了孙太后手中。

看到情报的第一眼,孙太后当场晕厥了过去,好在太监金英及时稳住场面,悄悄宣御医,不消半个时辰,便将孙太后给救了回来。

随后,金英又去寻了曹吉祥,曹吉祥便派人去请了锦衣卫指挥使,同样属于王振党羽的马顺!

马顺,就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文臣们在大殿上活活打死的锦衣卫指挥使,可以说是丢尽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脸。

紧接着,同属王振麾下的毛贵、王长两个太监也被紧急提拔,负责镇守宫门各处,将内宫与外宫截断。

孙太后苏醒之后,哭泣发怒了一阵之后,才慢慢接受了现实。

现在的她,对于那些赐死了她儿子的大明皇帝抱有无比的恨意!

因此,她毫不犹豫,当即写了封懿旨,给监国的朱祁钰送去,希望朱祁钰能够同她一起召集各地卫所、备倭的军队,同那些该死的大明皇帝厮杀!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