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111)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但是……

朱由检也非常清楚,如果没有朱厚熜,自己早就亡国了,人才在崇祯朝,搁自己手里攥着只会浪费,倒不如让人才们追随雄才武略的先祖们,让他们在更加光明的世界发挥出更加璀璨、耀眼的作用!

这,才是他们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而不是待在崇祯朝,发烂、发臭。

于是,朱由检果断出击,对着王承恩吩咐道:“王承恩,你去查一下郑森、陈鼎及陈鼎子陈永华的消息。”

“陛下,郑森此刻正在琅琊港口,等候陛下的召见。”

听到朱由检的话语之后,王承恩想了想后,当即禀报道:“至于陈鼎父子,奴婢这便差人去查。”

“郑森在琅琊港?”

朱由检有些诧异:“还在等朕的召见,他来此作甚?”

“据说是其父陈芝龙之意,听闻陛下在寻南洋黑奴之辈,陈芝龙忠心耿耿,特地阉了三百多名黑奴,合金银珠宝无数,来进献给陛下。”

王承恩开口道:“除此之外,郑森是主动前来,据锦衣卫禀报,此人乃钱谦益的弟子,想趁着这个机会,为老师求情。”

有钱之后,就是不一样。

原本都已经停转,玩不动了的锦衣卫在金钱的加持之下,再一次恢复了他们历史上的速度,甚至于连郑森这个在朱由检看来名不见经传的小辈都查了个一清二楚。

听到这句话之后,朱由检也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张口便道:“宣,快宣郑森觐见!”

“奴婢领命。”

王承恩匆匆去办。

而见此情况之后,朱由检便又看向了朱厚熜,带着笑意询问道:“高爷爷,您瞧着还满意?”

“嗯。”

朱厚熜点了点头,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对着陪席的郭勋张口吩咐道:“传令大军,移营,南下!”

“末将领命!”

郭勋闻言,连忙站起身来,对着朱厚熜行礼后,便告退,开始准备移营的一切步骤。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朱由检有些惊讶,接着便听到朱厚熜道:“你这边的进度太慢了,朕要加快速度,趁早解决你这边的事端,将任务奖励拿到手。”

是的。

崇祯朝这边的任务不难,但却格外麻烦。

到处都是火灾,到处都需要灭火!

远不如‘夺门之变’和‘土木堡之变’这两次群任务,直接一把梭哈,彻底了无生息。

而听到朱厚熜这么说,朱由检也只能尬笑两声,同时点头称是,同样下令崇祯朝的军队,准备随朱厚熜一同南下。

在军令如山之下,大军迅速集结完毕,在曲阜百姓壶浆箪食、依依不舍之下,拔营离开。

而朱厚熜与朱由检,也一同南下,两道纛旗迎风飘扬,大明龙旗熠熠生辉!

……

约十日后,南京城迎来了他们忠诚的皇帝陛下。

望着朱厚熜与朱由检的龙纛,南京守城的勋贵那叫一个激动不已,涕泗横流啊!

他们早就不想打了,数次派人出城投降,但城外的大将就是不受降,情况就这么一直耗着。

打吧,打不过。

投降吧,又不让投降。

折磨。

这简直是顶级折磨。

刚一进城,朱由检便十分兴奋的带着锦衣卫消失在朱厚熜的面前。

他去干什么朱厚熜也能猜到一二,毕竟南京勋贵可是老牌贵族,属于是重量级选手,朱由检抄南京勋贵的家,收获只会比北京更多。

而朱厚熜对于抄家倒是没什么兴趣。

毕竟抄出来的钱,又不是自己的,就让朱由检自己去发挥吧。

他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情要做。

“草民郑森拜见我大明世宗皇帝陛下,恭问陛下圣安!”

被召见的郑森十分紧张,面见朱厚熜后,倒也一板一眼,将礼仪做到了极致。

如果面对崇祯帝,郑森反而不紧张了,但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嘉靖帝,郑森反而紧张不已。

因为嘉靖朝专杀海盗,他老郑家虽然从良了,但以前也是海上著名的海盗头子。

“郑森。”

朱厚熜望着这个年轻的民族英雄,不由轻轻一笑,接着便上前,扶起了郑森,接着便对郑森笑道:“朕安。”

面对如此亲切的朱厚熜,郑森反而有些不适应了,接着便叩首道:

“草民奉家父之命,闻我大明大皇帝缺乏西洋奴婢,特此进献五百名阉割黑奴、三百名阉割白奴及西洋婢、新罗婢、吕宋婢、日本婢共一千五百人,合粮草三十万石、白银一百万两,恭贺我大明皇帝陛下万寿无疆,恭祝我大明江山永固!”

哟。

朱厚熜闻言,不由点了点头。

是个好小伙子啊。

“不错。”

朱厚熜点了点头,接着便道:“这新罗、日本、吕宋婢女挑选八百名出来,朕要将其带走。”

异族婢女,其实在某种时候,也是一种资源。

这八百人,正好可以用作赏赐给征战的有功将士。

将士们出生入死,赏赐个小老婆怎么了?又不是正妻。

而紧接着,郑森正准备开口,为老师钱谦益求情之时,却听到朱厚熜悠悠开口道:“善,郑卿真乃忠臣也。”

“你老师钱谦益,深入奴儿干都司,为金王李福临身边教诲蛮夷,而郑家更是不远万里,为我大明江山添砖加瓦……”

朱厚熜说到这里,接着便继续问道:“爱卿可通晓海事?”

原本打算开口求情的郑森听到自家老师是去‘教诲蛮夷’,一下子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又听到朱厚熜这么说,郑森当即将老师的事儿忘了个干净,信心满满道:“启奏陛下,草民自小在船上长大,对于海事,了然于胸!”

朱厚熜闻言,当即又道:“朕欲成立一支舰队,不知郑卿可愿替朕分忧?”

听到朱厚熜这么说,热血小青年郑森一下子就激动了,紧接着便对着朱厚熜长拜道:“此正是草民日夜所望之事!”

朱厚熜闻言,哈哈一笑,接着便扬声道:“朕对卿寄予厚望,今赐尔‘成功’二字,希望爱卿不要辜负朕的心意。”

比起郑森。

还是郑成功听着顺耳一些。

当然,对于‘国姓爷’,还差一个标配赐姓。

待郑成功来日立功,再言。

而郑成功闻言,晕晕乎乎,毫不犹豫,当即表示道:“陛下,末将家中尚有舰队数支,倘若陛下舰队未曾建立,臣愿意携家中舰队三万海卒,为陛下效力!”

一瞬间,郑成功便想要为朱厚熜抛头颅洒热血了。

连自己的家底都给朱厚熜透露了一番。

朱厚熜点了点头,接着便道:“善,朕册封卿为台湾巡道总兵备、台湾巡抚,汝父郑芝龙为台湾总督,命你父子二人,率军击盘旋在台湾的荷兰东印度舰队,将其赶尽杀绝,一个不留!”

“谢陛下圣恩!”

郑成功大喜过望,连忙叩谢,接着便毫不犹豫,直接道:“陛下,臣父曾与臣的叔父颜思齐、李国助等,在台湾拓土,早已有台湾情报消息,臣父麾下,有数人皆在荷兰人帐下任职,作荷兰通事!”

是的。

郑芝龙在台湾开拓多年,同荷兰人打了不少海战,对于盘踞在台湾的荷兰人,自然早就有消息往来。

郑芝龙搜集的台湾情报,也为历史上的郑成功打下台湾立下了赫赫功劳。

不过,郑芝龙想打下台湾,主要是为了封邦建国,成为台湾王,这么努力在明朝朝廷里打好关系,也是为了以后朝贡,他想要让台湾成为诸如朝鲜、安南一样的行政机构。

但郑成功可以说是一心向明,封邦建国?不需要,我郑成功乃大明延平王,当然要复兴大明了!

就算是眼前的郑成功,三言两语之间,便将其父郑芝龙多年的谋划全都泄露给了朱厚熜来。

听到郑成功如此信心满满的样子,朱厚熜不由笑了笑,接着便道:“善,若能打下台湾,尔父子替我大明永镇台湾,一如沐家在云南,亦是不错的选择。”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