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134)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不过就在经历过一片树林之后,鄂扎策马的动作渐渐停滞了下来。

迎面吹来了一阵风,带着极大的血腥味儿。

鄂扎望着眼前的一幕,整个人都有些痴痴傻傻,似乎是吓呆在了当场。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由数千名满洲脑袋堆积而成的京观!

倒不全是脑袋,还有不少无头的尸体堆放在四周,无数的脑袋叠在尸体上,而最上头的几颗脑袋,鄂扎竟然也看出了身份,竟是奉天将军吴玛护的脑袋!

而这堆积之下,已经如同小山丘一般高了。

鄂扎的脸色瞬间惨白,下一刻,一股恶心感直冲脑门,鄂扎竟翻身下马,跪在地上,呕吐了起来:

“呕——!”

而随着鄂扎一同前来的数百骑兵,亦有不少人心惊胆寒了起来。

他们都是长在北京的新八旗,面对这番模样,虽然未曾如鄂扎一般呕吐,但却也在心里犯起了嘀咕。

“回……回营,等安王爷到了再说,本王不会再进兵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投降者,割辫免死!

黄、白、红、蓝四色的旗帜随风飘扬,在一片碧蓝天空之下,延绵不绝,兵马延续数十里,远远望去,当真是兵锋强盛。

不过若是能够仔细看看,便可看出这兵马的问题所在。

这些个兵马看起来精锐无比,但细细观之,脸上却是有些不耐烦之色,彼此之间窃窃私语、抱怨连连。

“这天也太热了,甲太重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爷们还以为出城就能打呢,大夏天的,这么遭罪,谁受得了啊!早知道不来了。”

“天啊,我为什么要来造这罪,去找韩家胡同找小桃红不好吗?怎么就被我家老爷子忽悠来这儿了。”

“……”

一时之间,八旗子弟抱怨连天,似乎对出征这件事儿十分的抵触与反感,原本那种‘恢复老爷子荣光’的心情早已在这高温以及急行军的军令下消耗的所剩无几了。

毕竟是生长在北京城的八旗子弟,早就已经忘记了在寒冬之中黑水渔猎生长的基因,从小娇生惯养的他们,虽然仅仅行军了几天,但依旧是叫苦连天,感到后悔。

手底下八旗子弟的叫苦在安亲王岳乐看来,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毕竟当年的他,能够带着八旗奔袭百里。

不过,对于安亲王岳乐而言,手下八旗兵的抱怨并不是很重要,毕竟就目前的抱怨,也不至于哗变。

对他最重要的是,先锋军忽然走不动了,原地选择安营扎寨。

“先锋为什么没有继续进军,他们看到了什么?!”

安亲王岳乐的脸色很难看,他让镶白、正白二旗兵锋出动,就是当先锋开路的,结果这信郡王走到半路就不动了,什么情况?

他看着地图,看着先锋安营扎寨的位置,甚至已经有些脸色铁青,差点吓晕过去:“谁让鄂扎在这里安营了,此地无险可守,背靠树林,倘若敌军以火攻,岂不是八千健儿尽数丧命于敌手!这等基本功都不扎实,到底是谁让鄂扎如此的?!”

“派一快马,速速命令鄂扎移营至此山,居高临下,依有利地形,探查敌情,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敌军,为炮营占领有利位置!同时令蒙古右旗部的骑兵骚扰敌军后方!”

听到了安亲王岳乐的命令,费扬古当即领命,同时犹豫片刻,低声劝道:“大将军,不可为了这等事气坏了身子,您老人家年事已高,若是出了什么意外,朝廷可没有其他人来替您统御大军了。”

听到费扬古的话语之后,岳乐幽幽的叹了口气,却没有说些什么,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而见此情况,费扬古只能退去,吩咐快马,前往通知军报。

……

正白、镶白旗的军营之中,经过一夜的休息,鄂扎的脸色方才好转了起来,但仅仅只是脸色好转,一闭上眼睛,却依旧是那被堆积如山的人头和死不瞑目的奉天将军吴玛护。

“呼~”

鄂扎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浊气,将水囊之中的清水一饮而尽。

出征之前的他还信誓旦旦,觉得自己一定能够立下汉马功勋,立下不亚于当年祖父多铎的功绩,但真见了这人头滚滚之后,却有些吃不消,内心下意识的对即将交战的敌军,多了一丝畏惧。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现在的鄂扎懦了、怂了。

再加上镶白旗、正白旗的八旗大爷们叫苦连天,表示急行军太苦,因此,鄂扎也就顺势将营寨安下,但那些八旗子弟又说大热天的,要找个凉快点的地方,鄂扎也正有此意,便将营寨安在一片树林前,阴凉遮热。

“等吧,等安王爷来了之后就好了,安王爷当年可是南征北战,杀了不知多少汉人,有他在,一切无忧。”

对此,鄂扎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报,大将军有紧急军情!”

忽然间,帐外传来一道吐气洪亮的声音,鄂扎闻言,大喜过望,当即开口道:“快,快进来!”

紧接着,一个看起来三十余岁的八旗传令兵走了进来,铿锵有力,对着鄂扎抱拳行礼之后,接着便义正言辞道:“奴才拜见信王爷!”

“奴才此番前来,奉大将军指令特来送信,请信王爷快快起营!”

行礼之后,那传令兵才将岳乐写的军令递给鄂扎。

鄂扎不敢耽搁,连忙打开来看,却发现第一句就是岳乐对他的批评,质问他为什么没有按照原计划继续进军。

紧接着,便是岳乐对鄂扎的安排,而见到这些安排之后,这才松了口气,喜笑颜开道:“大将军果然用兵如神,就按照大将军的军令去做!诏令全军,准备移营!”

听到了鄂扎的安排之后,传令兵心满意足,立马回去,准备禀报安亲王岳乐。

而伴随着鄂扎的军令下达,这些正白旗、镶白旗的八旗子弟们便是炸了锅。

“凭什么啊!移什么营啊,这是哪个生孩子没屁眼的家伙想出来的昏招?大夏天的,你移营去太阳底下,是不是要晒死爷爷我啊!”

“唉,谁让咱们镶白、正白旗当年是摄政王的嫡系呢?现在他们正黄、镶黄的家伙上来了,当然要把咱们往死里整了……”

“噤声!这可是大将军、安亲王的军令,你不要命了?!”

“安亲王?安亲王算个什么东西?!谁还不姓爱新觉罗啊?当年入关的时候,他岳乐还跟在我爷爷身边当跟屁虫呢!现在还耀武扬威起来了啊?!”

“啊?奴才狗眼看人低,没见到您竟是贝勒爷,诶,贝勒爷您吉祥!奴才这就给您扇扇子……”

“好奴才,等本贝勒回京之后,安排你去韩家胡同去寻那小桃红……”

“……”

正白、镶白二旗的八旗子弟面对这样的军令,满腹牢骚。

甚至于在一个多罗贝勒的带领下,竟然一同朝着军帐来,想要讨要个说法。

于是乎,在一些军官的军帐外,围满了来嚷嚷的八旗子弟,里三层外三层的,他们个个穿甲带刃,看上去杀气腾腾,当真是八旗的精锐,围着军帐,叫嚷着要个说法。

不少随行的老汉奸看到这一幕,都不由一阵恍惚。

他们好似看到了当年,他们围着总兵、巡抚的衙门,武装讨薪的场景。

只不过他们当初是为了讨薪,而这帮爷竟然是因为燥热难耐。

这才几十年,八旗兵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啊?

不说几十年前,去年和前年出征的八旗兵,还不是这样啊。

老汉奸们一阵恍惚。

不过促使这些八旗兵张扬跋扈的原因也是非常简单,自然是因为这位信王爷年轻,难以服众。

毕竟,信王爷鄂扎可是多铎的孙子,他今年才十五岁嘞。

军中不少八旗子弟小时候,还是跟这位信王爷鄂扎一起长大摔跤的呢,岂能会对这位信王爷有什么威信?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