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170)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一定是已经有后辈讲述过事情了。

毕竟朱厚熜都在这里,没有什么不可能。

朱厚照平定了心神之后,但也有些失神。

四年之后,自己就要死了吗?

不过朱厚照也立马就缓过神来,接着便一脸期待地询问道:“诸位先祖、堂弟和后辈们,应州之战赢了吗?朕在应州布置的战术,可是生效?”

“赢了,大胜。”

朱厚熜道:“不过史书上写着,整个战争过程,鞑靼军队阵亡十六人,而我大明军队阵亡五十二人。”

朱厚照:???

“不可能,绝不可能!”

朱厚照脱口而出:“就在昨日,骑兵的冲突就斩首四百余,怎么可能只斩首十六人?!”

听到朱厚照这么一说,朱元璋的脸色便阴沉了下来。

看来,这件事情确实有问题。

既然如此,那么武宗皇帝落水的事情,看来也是有问题的。

大明皇帝接二连三的落水出事儿,哪儿有这么巧的事情?

看来这些记载史书的官吏们果然有问题。

此事,一定要彻查到底!

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厚照的觉悟!朕回去之后,先学游泳

听到大家这么说,朱厚照也严肃了起来,目光深邃:“看来,朕确实是出事儿了。”

应州大捷,可是他引以为傲的战绩。

他先前一直都在学习兵法,虽然理论水平很高,那些干儿子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而朝中的武将们纸上谈兵、推演军阵,自己也经常取胜,唯有几次旗鼓相当。

但朱厚照一直都是心里嘀咕,恰逢鞑靼入侵,朱厚照便亲临一线指挥,不少大臣都觉得这个少年天子太过顽劣,从未上过战场的他怎么可能可以指挥军国大事?

朱厚照便铆足了心思,甚至亲自率领数骑去前线考察,就是为了取得胜利,告诉世人他朱厚照就算不是皇帝,也是大将之姿。

然而,历史告诉他,他的战术非常成功,鞑靼从此二十年不敢犯边,为大明打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然而史书上却记载,大小交战二十余次,总伤亡六十几人?!

这是在抹杀自己的功绩,这是刻意让自己的行为变得荒诞、变得小丑!

真以为朕是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吗?!

一时之间,朱厚照怒意从心中而起,当即站起身来,对着这个现在看上去和自己年岁差不多大的堂弟朱厚熜,当即拱手请教道:“皇弟,请教朕,正德十二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朕又是如何落水的?”

朱厚照的态度十分诚恳、十分谦卑,似乎并不在乎朱厚熜继承了自己的皇位,也并没有那种皇帝的不懂装懂感。

看到这一幕,一旁的朱祁钰大为感叹。

兄弟皆皇帝者,我大明有正德、嘉靖,亦有天启、崇祯。

他们兄弟关系都是如此,就算不熟,也还是彬彬有礼,丝毫没有他们这对兄弟复杂的关系。

唉。

兄弟和兄弟相比,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可能是因为自己当年没把朱祁镇给弄死吧,毕竟其他兄弟皇帝都不是同时当皇帝的。

早知道瓦剌把朱祁镇送回来之后,就找个机会毒杀了他,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

朱祁钰微微叹息。

而朱厚熜听到了朱厚照的话语之后,便想了想,立马将正德十二年之后的事迹,全都讲了出来。

其实也没什么重要事件,唯有正德十四年的宁王朱宸濠在六月十四日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兴兵谋反。

而朱厚照再一次发挥了自己爱玩的特点,时任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的王阳明闻变,举兵平叛,会齐各地军兵,攻克南昌,击溃宁王的军队,平定叛乱。

宁王叛乱仅43天便宣告结束。

而朱厚照自称‘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镇国公’,于八月二十二日率万余官兵南下亲征。

到达涿州时,王守仁捷报传至,朱厚照仍一意南征,身边的嬖幸甚至建议将朱宸濠放回鄱阳湖里,让朱厚照生擒,以展示皇帝威信。

为了将平叛功劳延及到朱厚照及其诸幸臣,正德十五年闰八月,王阳明不得已将擒获的朱宸濠押至南京,献给朱厚照,名曰‘献俘’。

朱厚照百年和诸近侍身着戎服,假装摆开作战的阵势,将朱宸濠除去桎梏,释放在军队的包围圈中,然后伐鼓鸣金而擒之,重新给他戴上枷锁,列于队伍前面,作凯旋状而归。

宁王之乱虽然平定了,但朱厚照打算在江南一带游山玩水,于是在回程路上,游镇江,登金山,自瓜洲过长江。

八月,经清江浦,朱厚照见水上风景优美,鱼翔浅底,顿起渔夫之兴,便自驾小船捕鱼玩耍。

结果,提网时见鱼多,朱厚照大喜过望,尽力拖拉,使船体失去平衡,他本人也跌落水中。

朱厚照不懂游水,入水后手忙脚乱,一阵乱扑腾,亲侍们虽然把他救起,但水呛入肺,加之惶恐惊悸,身体便每况愈下了。也可能他是受惊之后,加上秋日着凉,引发了肺炎。

回北京后不久,便驾崩在了豹房。

听到了自己的结果之后,朱厚照一时之间竟然陷入了沉思,开始揣摩未来的自己,这举动的意义何在。

而一旁的朱元璋便忍不住问道:“你这小子,抓了宁王就抓了宁王吧,为啥还要重演一次?莫不是你们燕藩一脉存心欺负宁藩?”

朱棣在一旁显得有些尴尬。

对于宁王一系,朱元璋还是忍不住开口说了。

当年在朱棣靖难之时,曾经和宁王拉着手许诺,咱们兄弟打了天下之后,共富贵,从宁王那里骗来了朵颜三卫和大批军队,这才有朱棣靖难的资本。

否则就算是李景隆放水,朱棣他本钱也是略显不足的。

而后来,宁王倒霉蛋也没有被共江山,还被朱棣一脚踹到江西去了,尽夺其兵权。

到了江西之后,宁王便深感前途无望,开始自娱自乐,所撰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为了大明宗室里,第一个道士,而且成就还不低。

至少可以和朱厚熜论道的级别。

本来宁王这一脉就有点倒霉蛋了,宁王后代谋反,就和汉朝的吴王刘濞谋反一样,是有理由的、有历史渊源的。

但谋反之后,还这般羞辱人家。

作为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看不下去了。

而朱厚照闻言,似乎也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干,从容不迫的为朱元璋解释道:“太祖皇帝,朕之所以这么做,全然是为了要巡视江南。”

“若是宁王被平定,朕便没了借口南下,无法亲眼见到江南的种种景象,当年钱塘发生命案,死者身中五刀,刀刀致命,钱塘县令却断定此人系自杀身亡!江南一代本就富庶,如此欺上瞒下之举,都嚣张到上报至朕耳边了,太祖皇帝您说,朕要不要去查一查究竟是什么情况?”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接着便道:“朕在归途之中落水,或许是查出了江南的一些隐情?不……也不对,若是查出来了,自当是当场就行事,以朕的风格,倒是不会如此。”

听到朱厚照这般说法,朱元璋倒是点了点头,略有认可。

而一旁的朱厚熜,也开口道:“关于皇兄落水,朕也派人查了查……那些文臣虽然可恶,但皇兄当政期间,通过种种手段打击了他们一番,他们还没有什么本事能够谋害皇兄,这多半真的是皇兄自己玩水出了问题。”

“不过御医有没有问题,朕便不知道了。”

在朱厚熜看来,朱厚照的落水,倒是十分秉承其一贯风格,多半是真的不小心落水,其中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隐情。

正德朝的文官还没有一手遮天到那样子,他们只能在正德帝死了之后,偷偷进行摸黑,更改史料而已。

毕竟正德帝在位期间,虽然显得荒诞不经,但对文官可以说是处处压制,让他们难受极了。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