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195)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伴随着一阵山呼海啸,朱厚熜淡然点头:“朕安,诸卿平身。”

这下,才起身一片大臣。

还不等太监例行公事,内阁首辅张璁便已经迫不及待的上前,对着朱厚熜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自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阁老告老后,兵部尚书之位空置多日,臣斗胆,请兵部左侍郎桂萼补缺。”

听到了张璁的话语,朱厚熜当即点了点头,开口道:“准奏,令桂萼为兵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并太子太保。”

而在大臣群中的桂萼当即跨步而出,对着朱厚熜拱手道谢:“谢陛下!”

桂萼在大礼议中,疏请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赢得了朱厚熜的心,同时,桂萼确实也是一员干吏,和张璁的配合很好。

杨一清下台,让桂萼来顶替杨一清的位置,也正好。

朱厚熜登基之后,虽然进展迅速,但也是要和文官妥协,因此才保留了两个老臣在内阁之中。

现在的朱厚熜权力达极盛,因此无需考虑这么多,想让谁上位,谁就能上位。

同时,朱厚熜还要对康熙朝进行一个初步的裁定。

康熙朝,也需要有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制衡。

“王阁老平定江南之后,南京的朝廷皆废,改制。”

朱厚熜淡然道:“责令南京大小官员,无罪者往南京去,前往新朝,担任要职。”

反正南京那些官员,留着也是养米虫,左右还是有点作用,而且被王阳明杀了一波,老实很多了。

先发到康熙去当官,等稳定之后,再行其他。

对于新朝是什么样子,在场的各位大臣们并不清楚,但根据源源不断的运粮、过冬棉衣以及各类援助,也能推断出来,战事十分激烈啊。

而对于这些南京的同僚们,在场的大臣们只能默哀了。

朱厚熜见他们这幅样子,便摇了摇头。

康熙朝那边并不像是他们想象中的那般兵荒马乱,不过现在还不是澄清的时候,等国战结束之后,康熙朝和嘉靖朝的官员,是会有所调剂的。

嘉靖朝的官员有可能会去康熙朝任职,而康熙朝的官员,也有可能来嘉靖朝任职。

唯一恶趣味的一点,就是康熙朝的官员来嘉靖朝之后,或许能找到自己的祖宗呢。

“陛下,臣亦有本奏。”

工部尚书费宏上前一步,对着朱厚熜拱手道:“江南制造总局喜报,第一艘铁甲舰已成功下水,当前一切正常,还请陛下为其赐名!”

“除此之外,江南制造总局仿制‘永乐一号’,已经制成一批枪械,性能略逊于永乐一号,但整体使用感相差无几,还请陛下能够赐名。”

听到了费宏的话语之后,朱厚熜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喜过望。

紧接着,毫不犹豫,直接脱口而出道:“铁甲舰便以大将之名来命名,称之为‘常遇春舰’吧。”

常遇春,大明帝国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

先前的风帆战列舰,已经出现了蓝玉舰、徐达舰,如今的常遇春舰出现,倒是补足了不少。

皇明舰队已经出航,这铁甲舰如果试验成功,当与福建水师一起北上,进军日本的。

毕竟日本的银矿,还没开采。

大明并非产银国,还是很需要这个银矿的。

“至于仿制‘永乐一号’的枪械……”

朱厚熜想了想,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张口便道:“就叫‘嘉靖一号’吧,反正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件。”

既然江南制造总局能够批量生产嘉靖一号了,那么朱棣的财路马上就要没咯~

桀桀桀。

朱厚熜笑了笑,不过并不会大批量生产。

毕竟军火生意还是让朱棣来便可,朱厚熜没那么多社会资源来加班加点生产嘉靖一号,江南制造总局还是用来造船为主。

对了。

江南制造总局,在天津。

朱厚熜相信,如果后来真有什么考试,这绝对是一道送命题。

毕竟谁能想到,地址在天津的造船厂,名字叫江南制造总局啊?

工部尚书费宏进而上书道:“陛下,江南制造总局局正、天津总督、天津市舶司司提举、天津港口总指萧诚斋上书,恭请陛下驾临天津,为新舰加彩,鼓舞军心。”

“好,朕知道了。”

朱厚熜点了点头,表示清楚。

萧诚斋可以说是在天津一手抓,数个官职加身,可见朱厚熜对其的看重,而对于萧诚斋的请求,朱厚熜觉得可以去一趟天津,看看这艘铁甲舰到底是不是自己印象之中的蒸汽铁甲舰。

听到朱厚熜这般言语,费宏倒是狠狠地松了口气,接着便退回了官员序列。

而不等朱厚熜开口,下一位又出场了:“臣,有本奏。”

出言的乃是礼部尚书,席书。

“有佛朗机使臣与河南……荷兰使臣求见。”席书道,“为仰慕大明当皇帝威仪,他们还带了奴隶三百人,黑白都有。”

听到席书的话语之后,朱厚熜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惊讶。

毕竟之前两广总督柳文就上书,说过这件事,有使臣在广东等着。

现在好像已经到南京,在南京等候着。

那荷兰在如今,应该还是在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之下,直到1568年,也就是隆庆二年才开启了独立战争,而1581年,也就是万历九年才彻底独立,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不过他们现在自称是荷兰,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因为荷兰,其实是这个地区一个省份,最大、最富裕且最有权力的省份。

因此,在那里不少人都以自己为荷兰人自傲。

佛朗机便是西班牙,如今佛朗机人和荷兰人一起出现,是非常正常不过的事情。

“让他们去天津候着吧。”

朱厚熜想了想,懒洋洋地开口说着:“朕也要去一趟天津,去看看常遇春舰的情况,同时用常遇春舰,震慑一番这些化外蛮夷,让他们不要没事儿找事儿。”

他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这些个家伙想要在南方的某个地方开一个港口。

朱厚熜的评价是,有多远滚多远。

现在大明有铁甲舰了,不是他们在大明开港口,而是大明在西方开港口。

怎么,你不服气?

那就打死完事儿。

无敌舰队是吧,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敌舰队!

而听到了朱厚熜的话语后,席书当即点了点头,同时对着朱厚熜道:“臣领旨,这便让鸿胪寺去做。”

鸿胪寺,礼部下辖专门负责外交的部门。

当然,外交的对象通常都是大明身边的小弟和‘乖儿子’。

偶尔有几个逆子,只需要上报兵部,兵部再上报皇帝,皇帝再命令兵部调兵遣将,去把这个逆子揍一顿。

这就是鸿胪寺简单的日常工作。

本来蛮无聊的,只有朝鲜、安南这么几个小国,现在佛朗机使臣都来了,又有工作了!

而朱厚熜倒是挥了挥手,却见又有其他大臣上奏。

“陛下,关外已经清扫完毕,建州女真已经全灭,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为先锋,杀的其人头滚滚,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请求内附,希望大明可以在关外修筑城池,令其二部沐浴王化,海西女真首领改姓叶,自称为叶公沈诸梁之后。”

听到了这个奏疏之后,朱厚熜整个人都有些憋不住笑了。

叶公沈诸梁?

要知道,这一支叶姓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不过无所谓了,后世的海西女真首领也确实改汉姓为叶,这般也倒是颇为符合情况。

“准奏,责令朝鲜出民工,在关外大兴土木。”

朱厚熜打了个哈欠,接着便道:“取消奴儿干都司,改立辽东省、辽西省、松江省、黑龙江省。”

虽然朱厚熜很想一步到位,直接变成黑吉辽,但毕竟要一步一步来,现在的地名要慢慢改。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