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246)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一张陌生的旗帜已经被悬挂在桂阳城的城头,这座在他看来无敌的城池,不过是半个时辰,便落入了‘长毛’的掌控之中。

这些‘长毛’的速度之快,让李友文产生了深深地后怕。

“太,太可怕了!”

同时,他的心里也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念头:“这些长毛把我们抓起来,该不会是想要囤起来当军粮吧?!”

对此,李友文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这些‘长毛’是把自己抓回去当种地的奴隶了。

……

桂林府,朱厚熜脸都黑了。

他万万没想到,朱瞻基这么简单粗暴,他把抓来的战俘全都当奴隶抵债了。

怎么说呢……倒也没有违反之前朱厚熜制定的规则:不能拿大明子民当奴隶。

这些都是满清的战犯俘虏,和大明子民有什么关系?

如今,聚集在桂林府的战俘,已经有三四万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一旁的朱棣看到朱厚熜这般模样,不由得轻轻一笑,接着便舒爽道:“这个瞻基,真是想了个好法子……不过厚熜啊,你也不用担心,朕已经让高煦和李彬、刘荣、宋晟三将率兵三万,攻打兴义府了,不日之后,朕便将启程。”

朱棣笑道:“这个法子不错,朕打的俘虏,也统统转交给厚熜你抵债吧,到时候就辛苦厚熜在后方整合俘虏了!”

朱棣也欠着朱厚熜奴隶呢!

不仅朱棣,还有不少人也都如此。

朱厚熜觉得,这一仗自己可能无法参与,只能当战俘处理员了。

不过……

这倒也不错。

朱厚熜嘴角微微上扬。

对于战俘,这些急于开疆拓土的君王们自然觉得是累赘,但对于朱厚熜而言,倒也不错。

毕竟在乾隆朝,朱厚熜只能布置一万五千名士兵,但如果将这些战俘利用起来,那么嘉靖一朝在乾隆朝中的话语权,可不仅仅只有一万五千这么简单了。

“也行。”

朱厚熜点了点头,接着道:“成祖,朕会让并毕的建州营和屠莫的满洲营协助你,他们虽然是满人,但战斗凶残,尤擅屠满城。”

“如果有什么俘虏,可以让他们押送回来……若是战事不利,建州营、满洲营也就将投入战斗。”

朱厚熜笑道:“成祖不必担心伤亡,放手去用就是……只要屠莫和并毕这两个奴才不死,建州营和满洲营的兵马管够。”

听到朱厚熜的话语,朱棣不由有些惊讶,接着便毫不犹豫的赞同了这一项提案。

“好!”

朱棣郑重的点头之后,接着又忽然面色古怪地对着朱厚熜道:“还有一件事,厚熜……不,大明世宗皇帝、嘉靖皇帝,商量个事。”

“成祖您说。”

朱棣深吸一口气:“下次称呼朕,能不能用太宗?”

“好的成祖,知道了成祖。”

望着朱厚熜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朱棣只能强行压住自己想要上去打一拳的这个想法。

毕竟打不过。

“行,朕走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太极:什么?要朕援助你而不是你援助朕?!

明军旌旗猎猎,战火在整个南方蔓延。

战线是一直在往北方走,尤其是湖南一带,大明的军队甚至已经抵达了长沙城下,终于和清廷爆发了第一场比较像模像样的大战。

清廷集结兵力十万众,固守城池。

不过这一切都和李友文没有关系。

被俘虏之后,李友文便一路从湖南被押往了广西,李友文一直以来惴惴不安、惶恐莫名,生怕‘长毛’给自己活剥吃了去,但没想到的是,抵达广西之后,他竟然被编入了军团之中。

没错,编入了长毛的军团!

这可把李友文吓坏了。

李友文算是家道中落,他的二爷以前在康熙爷一朝时,考过秀才,因此从小倒也算是听了不少故事长大。

他听说过,在以前有一种打仗方法,就是让炮灰冲在前面送死,等消耗的差不多了,真正的精锐才会上……这种打法来自于八旗。

不过让李友文没有想到的是,他被编入了‘大明第一生产建设军团’的军列之中。

分给他的并不是红缨枪、朴刀之类的武器,更不是火绳枪、燧发枪这样的火枪,分给他的只有锄头和钉耙、铲子。

这倒是让李友文有些诧异。

与其说他是士兵,倒不如说……他是农夫。

当然,和农夫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每晚吃饭的时候,都会有文官来给他们讲历史,同时还有康熙朝的八旗兵亲身讲述八旗兵的所作所为,这一幕幕无疑不是让这些建设军团的士兵们感到愤怒。

除此之外,每天翻土播种之余,他们还要被来自大明的军官操练,听说这些军官都是来自于‘大明第一学府国子监’的武科生。

李友文不明觉厉,不过在这个生产建设军团之中,每天大明军队都提供两顿饭,晚上还能听历史故事,这让李友文已经很满足了。

听说,每个月还能领到几百文的军饷,这更是让李友文振奋不已,发誓要为大明效忠!

什么?长毛?

都是那些清妖污名化罢了,我大明乃是华夏正统,那些清妖懂个屁,留那种恶心的辫子,才是妖魔!

李友文义愤填膺,甚至恨不得马上加入前线的队伍,对清妖进行征讨!

李友文不是一个人,他是建设兵团的一位位士兵。

他只不过是一个缩影。

整个建设军团在桂林、柳州一带迅速开垦良田,同时也负责修补城墙,部分时候还要负责维稳治安。

这就是朱厚熜对他们的第一步转变。

在康熙朝的时候,大明的军队第一次攻打其他位面,不太懂当地情况,只是草草的将投降的降兵编成新营,随军出战,而战俘则是关在战俘营里,等待战争的结束。

说实话,弊端很大。

一方面,那些降兵的军纪、素质远不如大明的军队,只有在和大明军队一同行动的时候,才有些战斗力,不破坏当地秩序,一旦让他们单独行动,大概率是要重新投敌,回到清廷的怀抱的。

而如今,利用这些俘虏,朱厚熜正好可以实验一下自己心中的想法,因此成立了两个建设军团。

每个军团有五万人,可以说是大大超过了战斗序列,人数从两千到一万五千不等的营级单位。

其中,有战俘。

当然,也有当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主动参军的。

这十万人,朱厚熜完全不指望他们上战场杀敌立功,因此只是给他们洗一洗思想,锻炼一下,负责耕地、运粮、修城墙等等琐事便好,名为军团,实为民夫。

当然,每一旬(十天),必须要有两天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起码要能根据军官的指令,展开某些阵型。

想要向后世差不多名字的军队相比,这是不可能的。

但对于现在的朱厚熜而言,勉强够用。

大明打下来的城池,不能随手一丢了事,是需要有军队驻守的。

因此,这就是生产建设军团的作用。

一方面在当地进行生产建设,另一方面还能够驻军在那里,震慑蠢蠢欲动的遗老遗少。

同时,还能对国子监最新毕业的武科生进行一个‘实习’,优秀毕业生将会配往一线战斗部队,成为随军参谋或基层军官,而成绩一般的军官,还是在生产建设军团实习,等明白了怎么指挥,再去前线吧。

生产建设军团的成立,总而言之,利大于弊。

不过同时,朱厚熜也在考虑,将前线战斗序列,也集结成军团的形式。

之前,军队分成一个个营,其实是为了便于掌控,每个营的主将都是不同的,他们掌控的军队数量并不是全部,就算是突发特别情况,那也是有人想造反,有人不想造反,自然能够牵制,使得造反派的实力削弱。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