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338)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写完了这道圣旨之后,朱元璋忽然道:“对了,咱都差点儿忘了,咱在这个雍正朝找了半天,倒是寻到了位才女,咱见你后宫之中,似乎只有姓陈的那一个皇后?这怎么行,你可是皇帝,多子多福才是啊!”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开口说着。

他有一个多子多福的buff状态,这个倒是不需要朱厚熜为他解答,毕竟是buff状态,直接添加,朱元璋自然知道这多子多福的buff状态如何。

只能说很爽。

直接叠加在朱元璋身上,现在朱元璋得到了不少的加持,修行速度都快了那么一点。

可惜buff有上限,不然朱元璋现在已经开始广纳群妃,开始专职生子了。

“所以你该不会给朕选了秀女吧?”朱厚熜诧异道。

“没有,咱刚平定此方世界,大肆的选秀女还是有些不太好的。”

朱元璋笑道:“那些个汉奸降臣里,倒是有个知府,提到了一个才女,咱派人给她请过来了,老徐家的丫头试过了,是个才女。写的诗还算不错,平日里随你出行,替你暖暖床什么的,还是不错的。”

“叫什么贺双卿,长得端是不错,要是老朱咱年轻个十几岁,都轮不到你嘞!”

听到朱元璋的话语,朱厚熜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贺双卿。

他当然知道这个名字,在后世的名气不显,但却有一个‘清朝第一才女’、‘清朝李清照’的称谓。

对于这两个称谓,其实都有些差强人意吧。

勉强让人满意。

所谓第一才女,朱厚熜个人认为还是乾隆末年的王贞仪更加合适一些。

王贞仪撰写的《月食解》一文,精辟地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她总结了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和西方筹算法,写下了当时的科普书,《勾股三角解》《历算简存》《筹算易知》《象数窥余》等等。

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宇宙宏观与微观结合来理解‘天圆地方’这个概念的,她还弄清楚了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并写下了《月食解》。不仅语言直白,还有配图,一目了然。

只不过在古代,这些科学方式都被称为‘奇技淫巧’,在写诗词方面,王贞仪比之贺双卿还是稍有不足的,因此第一才女的称呼才落到了贺双卿头上。

而另一点,清朝李清照……有点辱易安居士了。

李清照的诗词,可大部分都是传世之作,什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诸多词……就不用说了,贺双卿比之李清照,自然是有所不如的。

但。

无所谓。

朱厚熜又不是来当语文老师的,既然是太祖皇帝的一番好意,朱厚熜又岂能推辞。

而见朱厚熜正在思索,朱元璋还以为是别的事儿呢,当即道:“咱在史书里看了你的记载,听说那什么陈氏善妒?啧,要是在这事儿上有什么阻拦,咱的建议只有一个,废后,狠狠地废后!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就连后宫妃嫔都容纳不下,还算什么皇后,看看你马太祖奶奶,再看看老徐家的女儿……哦对了,老徐家还有个小女儿未曾出嫁……”

“可惜了,徐达的二姑娘徐妙清早年被咱许配给了代王那小王八犊子……”

而见朱元璋似乎在沉思着想要把徐达的小女儿徐妙锦给送过来时,朱厚熜连忙摆手道:“算了算了,贺双卿就可以了,太祖皇帝实在是太客气了。”

其实小女儿(其实是三女儿,还有个四女儿,不过现在太小)徐妙锦还算不错,颇为有才华,而二女儿徐妙清,这个老二可没有她大姐和三妹的气度,反而骄妒,曾虐待了代王府的两位侍女。

见此,朱元璋只能作罢,接着便摆了摆手,对着朱厚熜道:“那行了,待会儿咱便让人把贺姑娘送来,咱还有事儿,先走一步。”

说罢,朱元璋便踏出大明宫,站在蔚蓝的天空之下,心情畅快。

“快,快给咱弄回洪武朝,咱现在就要回去,将皇孙给挖出来!”

复活吧,咱滴皇孙!

第二百三十四章 起死回生的朱雄英,震惊的洪武朝众人!

洪武朝的天,依旧是蔚蓝一片,并没有因为这片土地的帝王征服了另一个世界而有所改变。

而皇城内的太监们,倒是格外悠闲。

毕竟皇帝陛下去了另外一方世界征战,他们这些留守皇城的,真的没什么太大的事儿要干。

因此,平日里也不需要伺候什么人的宫女、太监们时常凑在一起偷懒,晒晒太阳,享受一下没有洪武大帝的休闲人生。

甚至有些宫女和太监们公然谈恋爱,搞对食。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朱元璋也不禁止这个,毕竟太监都那样了,他们还能干啥啊?

不过就在洪武朝的宫女和太监们以为岁月静好,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忽然一道金光闪过,天边隐隐传出一道龙吟,紧接着,洪武大帝竟就这般猛然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而洪武大帝今天,兴奋之色溢于言表,已经难以遮掩了。

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将他开心到了这种地步。

宫女、太监们在心中这般想着,不过很快他们便幡然醒悟,跪下参拜朱元璋:“奴婢拜见陛下,恭请陛下万安!”

面对朱元璋,宫女、太监们可谓是两股战战,不敢直视。

毕竟,这位可是驱除鞑虏的洪武大帝,而且脾气不太好,虽然近年有所改观,但谁知道具体如何?帝王一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

面对这样的大帝,还是小心谨慎一些,方才为妙。

而听到了周围宫女、太监们的声音,朱元璋倒是并不清楚自己在这些下人们眼里的形象,当即衣袖一挥,爽朗道:“都免礼!去,把五军都护府的那群蠢杀才找来,一起去钟山,给咱把咱的大孙给刨出来!”

太监、宫女:?

他们属实是为之一愣。

毕竟朱元璋的话,有点太让人感到科幻、魔幻许多。

皇帝陛下,竟然要掘皇长孙的坟!

皇长孙怎么你了,为啥好端端的,要挖人家坟啊?

虽然朱雄英已经去世一年多了,但皇宫里的宫女、太监们还是对这位聪明伶俐、心地善良的大明皇长孙存有深深的好感,如今听到朱元璋的这句话,端是有些惊讶,但也不敢违抗朱元璋的命令,只能匆匆去报。

他们自然是不知道朱元璋得到了什么样的好宝贝可以让朱雄英原地复活,他们只是感叹世事无常。

而朱元璋,自然也不会和这几个人多说什么,而是点起了五军都护府的人马,径直朝着钟山行进。

钟山,即紫金山。

明初的大部分达官显贵都埋在这儿,而朱元璋的陵墓,也是修建在这里的。

原因无他,盖因……

南京附近风水最好的山,就是紫金山了,古往今来不知埋葬了多少英雄人物……当然,最大的英雄,当属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了。

皇帝出行,向来是庄严万分。

不过这次,朱元璋一切从简,他只想快速带着五军都护府的家伙,抵达钟山,完成自己梦寐以求的一件事。

抵达钟山后,山上林木葱茏,绿意盎然,山路盘曲蜿蜒,两旁大树林立,树影婆娑,照得人身上沁人心脾的清凉。

钟山草木充满活力。古老的树木穿过久经风雨的岁月,树干粗壮高耸,而在树木之间的一座山丘之中,一块陵墓则是躺在那里,看起来无比的庄严,甚至有太监常年在这里守陵。

这里,安葬着一位皇孙,陵墓周围篆刻着悼词,气息古朴,陵墓庄严,为钟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朱雄英虽然仅仅只是被追封为虞王,但在《皇明祖训》中,朱元璋曾亲自写过,‘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