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405)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朱棣望着朱高炽,而朱高炽也望着朱棣,露出了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笑容:“爹,你找我啊?什么事儿,您吩咐就行。”

听到了朱高炽这么一句话,朱棣冷哼一声,正准备发作,但又看了看不远处的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后,低声对着朱高炽道:“裁减军费,撤回关内,朕这些事情都不找你计较了。当初让你继位,估摸着也是考虑这一点。”

对于这些事情,朱棣自然是心里门清儿,非常明白的。

毕竟自己这个大儿子性格摆在这里,让他继位,是必然不会继续北伐的,在数次朝议之中,朱高炽都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在这种环境下,朱棣要是还不明白朱高炽上台之后的行动,那他真是白瞎了。

但朱棣不明白的是……

“让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为什么要停!还有关于迁都的事情,太子,你想把皇宫迁回南京?”

朱棣的声音有些许冰冷,似乎在质问着朱高炽,想要得到朱高炽的答案。

至于什么不准大兴土木、减免百姓马政之类的政策,朱棣都不在乎。

因为他早就已经预料到了。

他就是要在自己执政时期,做一些对国家好但百姓颇有怨气的事情,等到新皇帝继位,国家已经完成所需后废除。

这样,既可以让国家平稳度过某些特殊时期,又能迅速给新皇帝建立威信与好处,让他可以赢得百姓的民心。

但迁都回南京就有些违背朱棣的意愿了。

因此,朱棣才会有些愤怒……同样也不敢大声说话,毕竟应天府就是不远处朱元璋定下的。

“父皇。”

朱高炽低声道:“北京虽好,但也太过危险了些……您看,朱由检、朱祁镇的事情就是如此……”

“朱由检的问题是首都在哪儿的问题吗?他是人蠢,他是时局问题!朱祁镇那厮说了就来气,若是都城置于南京,北京焉能有于谦驻防?一来一回之下,北方许是被朱祁镇全都送出去了,怕在你孙子那一代,我大明就提前进入南明时代,似那赵宋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朱标:奉天靖难记是怎么个事儿,背后骂我是吧?

而就在朱高炽组织语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时候,一道凌厉的声音瞬间响彻在朱高炽和朱棣耳畔:“这自然是说明,高炽这孩子比你孝顺,而且孝顺的多!”

这声音十分熟悉,不用看朱棣都知道是谁来了。

朱棣看向了走来的朱元璋,摇头道:“爹,一码事归一码事。”

“四弟,还是都算了吧。要是真搞起来,怕是面子上有些不太好看。”朱标在一旁同样开口劝慰道,“朕都不好意思说你在‘明太宗实录’里都写的什么东西。朕顺便还看了看所谓的《奉天靖难记》……”

听到朱标的声音,朱棣顿时就尬住了,颇有些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大哥,那玩意儿有什么好看的,你怎么还专门去看看呢?我也不知道上面这些东西是谁写的……你说是吧,这不是乱写嘛……”

朱棣很尴尬,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去训斥朱高炽了。

毕竟这件事情确实很尴尬。

明太宗实录,不用说了。

皇帝起居录。

另一本《奉天靖难记》,乃是他主推的一本闲杂小说,里面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其於懿文太子及惠帝,皆诬以罪恶,极其丑诋。於王师皆斥为贼’。

其中就有虚构过朱元璋和马皇后在后宫议事,说朱标不行,言之凿凿的搞出一个什么‘朕与尔同起艰难,以成帝业,今长子所为如此,将为社稷忧,奈何’的话语,后来又假借朱元璋之口,说了句‘诸子无如燕王最仁孝,且有文武才,能抚国家,吾所属意’。

对此,只能说懂的都懂,不懂的说也没用了。

《明太宗实录》里,则是:洪武年太祖常曰:“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上容貌奇伟,美髭髯,举动不凡。有善相者见上,私谓人言:“龙颜天表,凤资日章,重瞳隆准,真太平天子也。”

这个已经不是懂得都懂了,这个已经明晃晃的告诉你哥们要干嘛了。

为了表示自己是正统,这位做梦都想当太宗的永乐皇帝陛下自然会竭尽所能,在书中贬低懿文太子和建文皇帝,最后姑且也算是得偿所愿吧。

只不过这样搞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作用,朱棣的上位过程可不是宫廷政变,一夜之间。

他可是打了四年。

谁不知道你朱棣的皇位怎么来的啊?

这波确实有点自欺欺人了,毕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他篡逆的事实。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不过是一个上午的时间,都被清清楚楚的记录了下来。

他这四年的靖难,怎么可能会被彻底抹除呢?

而听到朱标聊起了《奉天靖难记》和《明太宗实录》之后,朱元璋也是眉头一挑:“标儿,你不说咋还忘了这两本书。”

说罢,朱元璋便看向了朱棣:“不错,老四,你是不是该给咱解释一下这两本书里的内容?咱什么时候说过‘以后安定天下的,一定是燕王朱棣’,咱又什么时候说过,标儿不行,当了皇帝势必会带来灾祸?”

听到这两句话,朱棣直接就汗流浃背了。

朱允炆心情大好,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的四叔,想要看看他要以什么情况来回旋。

朱瞻基见状,想要出声帮衬着自己的‘皇爷爷’,但如今局势比较错综复杂,他也不太好贸然开口。

朱祁钰也是有些犹豫。

而除了他们几个之外,其他的大明皇帝就简单多了。

看戏。

对于他们而言,太祖皇帝朱元璋和太宗/成祖皇帝朱棣,都是祖宗,两个祖宗打起来了怎么办?那当然是看戏咯,反正过了这么多年,对他们而言都一样的。

朱厚熜也在乐呵看戏。

毕竟朱棣这件事儿确实干的不地道,毕竟朱标并不是他的敌人,贬低贬低废物朱允炆也就算了,连带朱标一起,有点不太OK的。

毕竟朱标是以太子之身病逝,并不是当了皇帝之后死的,这里面操作空间很大的。

他完全可以说什么……

我亲爱的哥哥懿文太子的一生是伟大的,唯一的缺点是生了个不肖子朱允炆,他这个叔叔高举靖难大义,拨乱反正,本想教育一下我大侄子,没想到大侄子感到惭愧就自杀了。

这件事让我悲痛万分,我想学周公让大哥的后代继续做皇帝,但是我大哥的未亡人与家属纷纷表示国赖长君,于是我勉为其难做了皇帝,心底里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为了大明江山……巴拉巴拉。

后面也可以将朱标当做‘兴宗康皇帝’对待,当做兄终弟及。

这样,名声是不是略微好听了一点呢。

对此,朱厚熜觉得朱棣的内心,大概是复杂的。

曾经的朱棣确实和朱标要好,但当了皇帝的朱棣,内心的想法自然是不一样了。

正如同朱元璋一般,年轻的朱元璋想要和兄弟们喝醉烈的酒,一起享受富贵;晚年的朱元璋则是天天琢磨今天要杀哪个功臣,才能让大明的江山万万年。

朱棣自然也是如此。

当年的情同手足,在皇位面前,自然是不一样的了。

或许抱有一种对当年朱标的羡慕,又或许抱有一种朱棣想要对朱元璋诉说自己的功绩不比大哥差的缘由……一切的一切,反正都已经无从可考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有朱棣自己知道。

而朱棣本人,现在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当初的复杂想法吧。

而在场所有人中,最开心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朱高炽。

这可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原本以为这波在劫难逃,怎么着也得被父皇数落个七七八八,朱高炽甚至已经做好了一两天内被摆朱棣臭脸的准备了。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