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54)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诺!”

王诚里立马奉命,接着便扯着嗓子叫道:“陛下有旨,宣于谦于少保进殿!”

声音一个接着一个,就这般如接力棒一般,来到了殿外的于谦耳畔。

“……”

“陛下有旨,宣于谦于少保进殿!”

最后一个宣旨的是镇守在殿外的锦衣卫,听到这般声音,身子消瘦,一袭红色官袍在寒风之中巍峨不动的于谦当即站起身来,目视前方,朝着殿内走去。

他的目光凝重,对于这次的召见,很不平常。

这一路上,于谦充满心惊。

他看到了来路不明的军队,操持着前所未见的火器,成群列队,驻扎在紫禁城之中。

他看到,锦衣卫将整个紫禁城填满,让皇城真正做到了三步一岗。

这皇宫之中,凭空多了两三万的士兵!

作为兵部尚书,作为十团营的真正领导者,于谦手握京营十万兵马的军权,他丝毫没有得到任何的调度指令,也未曾见过这些兵马的旗帜。

甚至于可以说,在部分的兵马之中,于谦甚至隐隐有种熟悉感,好像是梦回永乐朝,自己当年尚且年轻时,于京师中见到凯旋的太宗皇帝……

这种怪异感在于谦脑子里挥之不去,他自然不会觉得是永乐朝的军队来到了这里,他自然也想不到驻扎在这里的军队是来自于各个王朝,而是十分紧迫地朝着殿内走去。

他现在迫切想要知道,陛下病重之际,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军队是从哪里来的?!

莫非这一切都是陛下设的局,陛下这几个月一次一次偷偷调集小股兵马,就是为了今日?

各种各样的念头在于谦内心胡思乱想着,不过他行得端坐得正,自然不惧任何,就算是有乱臣贼子谋逆,他的名字也早已留在青史之中,留在了人心里!

“臣兵部尚书于谦,拜见陛下,陛下圣躬……”

刚一来到殿上,于谦便习惯性朝着殿上行礼,不过话刚说一半,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面前,有五张龙椅。

皇帝,也有五个。

啊?

于谦愣了,主位上的那位方面大脸、面白细润的仪表堂堂之帝气势很足,倒是有些与画像上的太祖皇帝相似!

本朝的景泰帝和另一位不认识的皇帝同样端坐在那里,静静地凝视着于谦,让于谦一时之间有些错愕。

不过最让于谦感到错愕的并非这个,而而是在太祖皇帝左右位置,右面那位如太阳升朝霞,华茂春松的仙风道骨之君,他倒是不认得。

但左手边那位,脸色略黑,一身戎装,杀伐果断的君王,他却是认得!

太宗文皇帝!

永乐十九年,于谦进士及第,曾经面见过太宗皇帝,而后一直在太宗皇帝身边听差,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朝!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于谦也算是五朝元老了。

只不过这个五朝的含金量有点低,毕竟于谦从永乐十九年开始,这五朝一共也就过了三十五年而已……

但于谦见到了这位永乐帝之后,不由瞪大了眼睛,一句话不由得脱口而出:

“太宗皇帝,您,您死而复生了?!”

第五十七章 于谦: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听到于谦的话,原本还算严肃的朱棣脸色一黑:“什么死而复生,朕从未死过!”

虽然在这个朝代的永乐帝是死了,但他永乐朝的永乐大帝可是还活着的!

“于少保,中间这位乃是我大明朝的太祖高皇帝。”

朱祁钰虽然有几分病弱,依旧开口为于谦介绍道:“太宗皇帝不用多说,你也认得。那边两位,一位是大明第十一代皇帝,嘉靖帝。另一位则是大明第十六代皇帝,崇祯帝。”

“外面的兵马,便是我等带来的,驻守在东华门的,便是我朝精锐伏波营。”

还不等朱祁钰介绍完,朱厚熜便张口道:“于少保,我大明诸帝此番降临于此,你可知为何?”

“臣愚不知。”

骤然传来的消息倒是如雨点一般,把于谦打的晕乎乎的,听到了一个皇帝讲话之后,当即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

过去的皇帝,现在的皇帝,未来的皇帝。

都凑在一起。

算上南宫那位,咱大明现在有六个皇帝啊?

这让于谦怎么反应过来啊?

而于谦偶然间看到了朱棣身后站着的少年朱瞻基,更是让于谦苦笑不已。

得,还能看到先帝。

现在是七个了。

于谦已经人晕了。

“明夜此时,石亨、张軏、许彬、徐有贞会同太监曹吉祥在孙太后的示意下发动‘夺门之变’,控制皇城,迎立南宫太上皇复辟。”

朱厚熜淡然开口,没有丝毫的停滞:“复辟之后,景泰帝朱祁钰忽然暴毙,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处死,籍全家,北京保卫战功臣尽数清算,你麾下爱将范广,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了大功,朱祁镇直接将他的妻女宅院送给了投降的瓦剌俘虏皮儿马黑麻!”

“复位之后,朱祁镇不仅为王振立精忠祠,还为了感谢瓦剌首领也先的不杀之恩,为也先立庙。”

对于朱祁镇,朱厚熜是无比厌恶的皇帝,大明十六帝……不,大一统王朝之中,比朱祁镇还垃圾的皇帝,也就只有胡亥那几个类人生物了。

后世有人为朱祁镇洗白,说朱祁镇废除了殉葬制,乃大功一件。

但夺门之变后,景泰帝朱祁钰去世,朱祁镇亲自下令其后宫嫔妃悉数陪葬,不留一个。

此举岂不是打脸?

况且诸多污点之中出现一个优点,难道就能夸赞这个皇帝是个杰出的好皇帝,把他的错误之处全都洗白?

堡宗就是堡宗,朱见深给他上庙号‘英宗’,那真是指着鼻子骂他、让后世嘲讽他呢。

听到这句话之后,于谦的脸色骤然一变,大为错愕:“石亨、徐有贞、张軏、许彬竟然想复辟?!”

这一点,是于谦没有想到的。

复辟,太上皇?

太上皇都垃成那样了,真有人能想复辟太上皇啊,没脑子是吧?

“于谦,你手握京营,却坐视南宫复辟,致使你我君臣的结局是如此光景。”

朱祁钰在一旁幽幽叹息,接着便道:“曾经,你屡次劝朕迎回太上皇,却会被太上皇所害,斩首弃市……两袖清风,功在社稷,却是如此,于少保啊于少保,你的心中,如今可会有所悔意?”

他想看看于谦到底是怎么想的。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于谦坦荡开口,对着朱祁钰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观点:“百姓重要,江山社稷也不可亡,若是江山社稷亡了,臣可以去死,可以殉国。但如若只是皇帝驾崩、皇位更易,臣只有心伤难过,却不可为天家私事,妄动刀兵!”

听到了于谦的话语,朱祁钰忽得愣在了原地,而下一刻便失笑了起来。

至于主位上的朱元璋,面容倒有几分赞许。

不过,他仅对于谦这个人赞许,对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套理念,不认同。

百姓重要,江山社稷也重要,而皇帝也是极其重要的!

毕竟他是皇帝。

朱棣、朱厚熜和朱由检就更没什么可聊的了。

虽然于谦是永乐朝进士,但他是永乐十九年进士,朱棣那边是永乐十二年。

而紧接着,于谦也毫不犹豫,直接对着五位皇帝,行大礼叩首道:“若臣有罪,臣甘愿向五位陛下领死!”

朱厚熜及其余三位都没有说话,而是看向朱祁钰。

毕竟这里是他的朝代,其他诸帝倒是不便指手画脚些什么。

“于少保,不计较个人得失,惦念着天下的黎民百姓,是大才啊。”

朱祁钰为自己之前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这七年以来,他防范的对象一直是于谦,而没有防范朱祁镇。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