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聊天群,嘉靖道长只想修仙(84)

作者:呜喵王之怒 阅读记录

朱允炆心中大为好奇,同样也有些幸灾乐祸了起来。

看看,看看。

这就是四叔的后代!当初老老实实等死削藩不行吗?

朱允炆内心畅快至极,但表面不敢有任何欣喜之色,反而更加义愤填膺了起来,光头甚至有些反光。

他当年就是凭借着一手高明的演技,才从朱元璋那里承袭了皇位。

如今这种小场面,更是游刃有余。

于是。

在朱元璋、朱棣、朱祁钰、朱厚熜和朱由检的注视之下,朱允炆咬牙切齿,青筋暴起,手里死死地攥着那把褐贝丝燧发枪,大声宣布:

“朕建文皇帝朱允炆,与这什么明堡宗朱祁镇,不共戴天!诸位亲戚,等这厮来了,朕第一个上,给你们好好地打个样!”

朱允炆已经决定了,这次往死里打,狠狠地出一口恶气。

“我朱允炆,和燕藩一脉……不是,是和这个叫朱祁镇的不共戴天!”

差点把心里话讲出来了。

……

正统十四年,八月。

偌大的军队正在朝着南方行军,只不过将士们各个神态疲惫,看上去似乎劳累许久,已经多日未曾休息过了。

而在这疲惫的军阵之中,有一个看起来颇为儒雅的太监,佩着貂尾,走起路来发出一阵‘叮铃铃’的铃铛响,锦衣之下,倒是有一种另类的张扬跋扈感。

而就在这泥泞不堪的道路上,一个穿戴大明将军甲胄的将领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拦住了这名太监的去路,面色有几分悲愤,犹豫片刻后,竟然单膝下拜,跪在这名太监面前,对着太监诚挚道:

“王公公,请王公公劝诫陛下,不可屡次三番改道啊!兵部和英国公的路线皆是最适合我军行动,如今屡次更易行军路线,致使三军将士疲软,若是让瓦剌夺得时机,则我军危矣,大明危矣!”

“兵部邝尚书的意思是,还望王公公劝诫陛下,尽早入宣府,走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

听到这名将军的话语,王公公王振极为不悦,冷声讥讽道:“你是什么腌臜东西,胆敢指挥起咱家来了?真是好大的胆子!邝野这个老东西,皇爷都那么厌恶他了,他还不知道自己滚蛋,反而天天寻你们这些废物东西来进言!”

“咱家今儿个心情好,还不赶紧滚出去!”

王振冷哼一声,接着便朝着正在行进的龙撵而去,腰间悬挂着貂尾的铃铛发出‘叮当当’的清脆响声。

而被王振折辱一番的那名将领,却攥紧了拳头,咬牙切齿,十分的愤懑。

“太宗、宣宗皇帝啊,您们睁睁眼,看看咱大明朝吧!什么时候一个阉人太监都能胡乱指挥大军,致使今日如此啊!太监不得干政啊。”

一旁的太监喜宁似乎听到了这将领的话语,当即跳了出来,如狗一般犬吠:“大胆,竟敢辱骂王公公!左右来人,给我叉下去,打二百大板!”

吩咐完毕之后,喜宁便撅着屁股,十分谄媚地跟上了王振的步伐,唯王振马首是瞻。

沿途行军的将士们敢怒不敢言,握紧了手中兵刃,恨不得将这王振、喜宁给乱刀砍死。

但无奈,此两人,皆是龙撵之上的那位陛下亲信!

有陛下在,谁人能够惩治其二贼?

无数将士们在心中泣血,怀念着当初跟随太宗、宣宗时的酣畅淋漓的军旅生涯。

王振这边带着笑容,迈开步子,来到龙撵前,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立马从方才飞扬跋扈的大太监王振变成了皇帝身边的贴身奴婢,接着便浅笑吟吟地在龙撵外扯着嗓子喊道:

“启禀陛下,距离宣化府,也只剩下两日的路程了。”

朱祁镇的龙撵很大,大到可以装下四室两厅,内部装饰极为奢华。

与其说是出来打仗的,倒不如说是出来郊游的。

而在龙撵外毕恭毕敬的王振,甚至可以听到里面的嬉闹声。

而听到王振的声音之后,里面的嬉闹声才渐渐平息,紧接着里面便传来正统帝朱祁镇年轻的声音:“是王伴伴吗?快进来一叙,你和朕之间,还讲那么多繁文缛节作甚?”

听到朱祁镇的声音,王振颇为自得,连忙推开车门,踏入了这个富丽堂皇,装饰奢靡到甚至可以说是将整个乾清宫搬过来了的龙撵,接着便头也不抬,十分尊崇地对着主位上正怀抱美人,好不自在的朱祁镇道:“奴婢拜见陛下,恭请陛下圣躬安。”

“朕安。”

朱祁镇随手将身边面色潮红的美人屏退后,接着便露出轻佻地笑意,看向了王振,神情中略带几分不满,开口道:“一个小小的瓦剌,竟敢冒犯我大明天威!这是何等的耻辱,朕令你带兵征讨瓦剌,是为了让瓦剌小丑知道,什么是王者之师、雷霆之怒!”

“不过是小小的挫败一场,你怎么就仓皇而逃了?朕出发前可是跟母后说了,不破瓦剌,耻于坐此皇位!”

听到朱祁镇这发牢骚似的抱怨,王振心中一凛,自然知道皇帝陛下现在对自己与瓦剌交锋不利便撤军的情况很不满,王振旋即便灵光一现,叩首长拜道:

“陛下,您是不知道啊,奴婢以残缺之身领兵,那些个文官勋贵自是不服,不知道有多少武将在背后偷偷嘲笑奴婢呢……”

说到这里,王振甚至已经带着哭腔,掩面而泣:“这般情况,他们自然不会尽心竭力为大明而战、为您而战了。”

同时,王振也不忘记打压政敌,趁机进言道:“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他们两个常常出言指责陛下,一个劲儿的嚷嚷着要回京回京,陛下,依奴婢所见,此二人分明是瞧不起皇爷您,觉得皇爷您年轻可欺啊!”

“邝野、王佐,两个老匹夫,朕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等朕回了京去,一定要罢了他们的官,让他们趁早滚蛋!”

朱祁镇闻言勃然大怒:“不,不仅仅是免官,朕要把他们吊死,统统处死!”

说罢,朱祁镇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他看向王振,接着便道:“朕不是把军政一切大权全都交给你了吗?他们两个如此,你直接收拾他们不就完了,朕看谁敢说一个不字!”

一切军政大权,皆在王振这个不通兵事之宦官手中。

得到了军政大权之后,王振嚣张跋扈至极!

成国公朱勇虽然为大将军,但在王振面前亦是要膝行而前;户部尚书王佐请帝回军,王振就命其跪在草丛里,直到天黑才能起来。

随征的文武大臣不得参预军政事务,使得军内自相惊乱!

明军行军至大同之时,未曾与敌未交锋,也先北撤。

而当时的大同镇守太监郭敬禀报,怀疑也先这是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

但王振看到瓦剌北撤之后,觉得进攻立业的时候到了,坚持北进,于是一头扎进了瓦剌人的包围圈里,前线惨败,全军覆没!

惨败之后,王振便惊慌撤退,本欲使朱祁镇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

什么?

王振人蛮好的,照顾乡亲,不愿意损坏乡亲的庄稼?

只能说想太多了,蔚州良田三分之二都是王振的,他只不过害怕自己的良田受损罢了。

这些事情,朱祁镇皆一清二楚。

但朱祁镇觉得这些都无关紧要,没什么大不了的。

下次再打回来呗。

至于良田什么的……王伴伴可是朕的玩伴,你们这些贱民只不过没有饭吃,而朕的王伴伴可是要陪在朕身边永享富贵的。

勋贵、文臣?

一群死脑筋的老家伙,朕根本就信不了他们一点,还是王伴伴可靠,毕竟王伴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次的失误应该就是王伴伴说的那样,勋贵文臣一起排挤王伴伴。

朕找个机会,一定要狠狠地收拾他们!

朱祁镇这次打瓦剌,名义上是为了捍卫大明,实际上只是一个在紫禁城憋了二十多年的富五代想要出来溜达溜达,好好地嬉闹玩乐一番。

上一篇:大明皇长孙! 下一篇:大明国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