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储君后我辞官了(189)

作者:东边的小周 阅读记录

男子这派天人之姿,确实让看热闹的贵女们看得脸红心跳,心中不免羡慕姜家小女的好福气,又暗暗想着太子迎娶正妃后,那侧妃的位置是不是也该添上了?

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很快就抵达姜府门前。

詹灼邺翻身下马,快步踏入敞开的府邸大门,这一举措,让不少随行的礼部官员们看傻了眼。

按照寻常人家的迎亲礼制,新郎官会在女方府邸外等候,而女方父母或者兄长负责将新娘子带出来送进花轿,启程前往男方府邸举行仪式。

除非女方家是低嫁,新郎官为了表示对女方父母的感激,才会自降身价踏入女方家里敬茶,亲自将新娘子接出来。

太子身份无比尊贵,姜家攀附上太子,自然是高到不能再高的高嫁。

可太子显然没有将这条不成文的约定放在心里,火急火燎就走进了姜府。

姜宅府邸里,正忙成一团的殷氏和姜慎也没料到太子就这样风风火火进来,二人先是一怔,回过神后匆忙就要行礼,却被太子抬手阻拦住。

“小婿来为岳父和岳母敬茶。”

一旁的礼官将备好的两盏茶端出来,詹灼邺举起茶盏,郑重其事奉给姜家夫妇二人。

姜慎在众位同僚惊讶的目光中,从太子手中接过茶,心中想了又想,终是将肚子里大逆不道的话说出来。

“还请太子殿下善待玉儿,若是她日后办错了事,惹得殿下不开心,殿下莫要责怪,将她送回来就好。”

殷氏忙跟着附和道:“是啊,送回来就好,我们可以继续养着她,不劳殿下您费心。”

见姜家夫妇二人一个赛一个语出惊人,在场的官员不由为他们捏了把冷汗。

大喜之日,哪有女方家的父母先想好和离的退路。

詹灼邺眼眸如月,笑容亲和,语气诚然:“岳父岳母宽心,孤视她,会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

躲在翠鸟刺绣屏风后的姜玉竹撩开红绸盖,她看向躬身在父母面前的太子,心底渐渐漫上蜜一样甜的滋味。

“哎哟,我说姜姑娘啊,这红绸盖没到洞房的时候,千万不能掀起来啊!

喜娘赶紧放下姜玉竹头上的红绸盖,催促道:“吉时快到了,姜小姐快些上轿罢。”

姜玉竹从屏风后走出来,遮挡在眼前的红绸让她什么都看不清楚,眼下只有方寸之地让她移动脚步。

忽而,她的手被男子温热的大掌牵了起来,头顶响起太子清润的声音,含着一丝宠溺的笑意:

“慢一些,不急。”

姜玉竹点点头,忽而想起太子看不到她的表情,于是轻声道:“好。”

二人并肩而立,对坐在黄花梨木上的姜慎和殷氏道别。

殷氏看着女儿身上华丽至极的逶迤绣凤嫁衣,心里说不上来的不舍,哽咽说完叮嘱的话,又怕女儿听出自己的哭腔,拼命按压眼中泪水,却在女子转身的一瞬间泪如雨下。

姜慎同样是红了眼眶,他拉住妻子的手背轻轻拍了拍。

太子拉着新娘子从姜家府邸出来时,有一位官员发出了疑问:

“咦,今日怎么没有瞧见姜少傅的身影,妹妹出嫁这等大事,姜少傅竟然不在场?”

有官员解释道:“听说北凉马场出了些事,太子让姜少傅前往北凉处置。”

“原是如此...”

压轿,起轿。

十二人抬的红罗纱金边花轿离开地面,姜玉竹坐在宽敞的轿子里,感受到轿身微微摆动,她悄悄将红绸盖撩开一角,看向窗外明媚的天色,缓缓蹙起了黛眉。

虽然东宫还未修建好,不过太子的大婚还要在宫中的瑶华殿内举行。

大殿前长长的跸道两边,站立着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众人翘首以盼多时,终于盼到了太子和太子妃走下龙凤车辂。

女子头上覆着红绸盖,纵然身穿繁冗的逶迤拖地九凤嫁衣,却遮掩不住她丰盈窈窕的身姿,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女子脚步从容,体态端庄,落落大方,不见丝毫怯意。

太子挽着女子的手,两人十指相缠,并肩而行在晨光下,看上去仿若是仙宫里走下来的一对儿神仙眷侣。

大殿里,耀灵帝望着款款走来的一对儿璧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意。

琳琅啊,你若是能看到这一幕,心里亦会感到欢喜罢。

吉时已到,司礼官扬声宣布典礼开始,洪亮的钟明声在大殿四角响起来,声音悠扬又严肃。

姜玉竹与太子携手登上汉白玉台阶,二人从祭祀手中接过香火,插进龙凤呈祥鎏金大鼎中。

“一拜天地!”司礼官开口道。

太子与姜玉竹正准备弯下腰,天色忽而暗沉下来。

虽然头上覆着红绸,姜玉竹透过脚下骤然暗沉下来的白玉方砖,仍感受到天色在转暗。

殿外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们纷纷抬起头,脸上皆露出惊诧又恐惧的神色。

更有人伸手指向一点点消失的太阳,颤抖着大声惊呼:“天狗...天狗食日了!”

第87章 大结局中

姜玉竹扯下了头上的红绸, 抬头看向天幕。

几乎是眨眼间的功夫,原本艳阳高照的天空变得阴沉沉。

闪耀的金轮好似被一只看不见的怪物咬下一小口,又一小口, 随着越咬越多, 天地渐渐开始变暗,直到最后一大口下去,太阳被怪物彻底吞噬,整个天地陷入一片黑暗。

一丝月光和星光都没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黑暗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叫, 有凌乱的脚步声,有器皿落地的撞击声,亦有禁卫军高声呼喊护驾,大殿内霎时间乱成了一锅粥。

姜玉竹只在古书上读过天狗食日的天象, 如今身临其境, 方真正体会到这种可怕。

仿若眼前黑暗没有尽头, 给人一种无尽的绝望和恐惧。

姜玉竹感到身上一暖, 鼻尖嗅到淡淡的雪松香, 男子沉稳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孤在这, 不用怕。”

她伸手揽住对方遒劲的腰, 轻声道:“臣不怕。”

不知过了多久, 天空上出现一道细如刃锋的缝隙,透出微弱的光亮, 那缝隙越来越大,明亮的阳光再度倾泻而下。

眼前的视线慢慢变得清明,姜玉竹终于看清大殿内的情景。

方才还东倒西歪躺在地上的官员们, 这会儿正惊魂未定地站起身,众人脸上还残留着惊魂未定的神色, 殿内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宫人跌倒时碰落的物件。

忽然,殿中响起皇贵妃惊慌的喊声:

“陛下...陛下您醒一醒啊!”

众人纷纷循声看去,只见方才还好好端坐在赤金龙椅上的耀灵帝,此时却软绵绵地靠在椅背上,头歪向一边,双眼紧闭,脸色灰暗,似是昏迷过去。

百官大惊失色,数名太医疾步奔上金阶,围拢在皇帝身边把脉问诊。

过了一会儿,太医院掌院对皇贵妃耳语几句,皇贵妃缓缓站起身,脸上一片严峻,她微微皱着眉头,沉默了几息,然后在众人焦急的目光中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不必担心,陛下这几日操劳过度,体力不支,暂时昏睡过去。既然陛下身体抱恙,太子与太子妃的大婚典礼先行终止,择日再办。”

皇贵妃的目光落在太子身上,又缓声道:“如今陛下病倒,太子身为一国储君,理应留在宫中主持大局,今夜,你就留在晏安宫里罢。”

皇贵妃沉着冷静的安排,让人挑不出一丝错漏。

昏迷中的耀灵帝被宫人抬去晏安宫,各怀心思的百官亦陆陆续续退出瑶华殿。

詹灼邺看向黛眉紧促的女子,手掌覆上她冰凉的柔荑,神色平静无波,淡声道:“爱妃替孤打理好府邸,若是觉得孤单,就把岳父岳母他们接过来。”

姜玉竹用力握紧太子的手掌,盈盈水眸里溢出不安,轻声叮嘱:“臣妾知晓,殿下要...保重啊!”

詹灼邺低眉浅笑,长指轻轻勾了下女子精巧的鼻头,眸底盛满缱绻柔情:“乖乖等孤回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