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649)

作者:肥鸟先行 阅读记录

李成梁这么调动了几次,想要突破东南的防线,都被陈璘迅速利用铁路部署兵力,牢牢的守住了。

等到了后期,李成梁手下已经怨声载道了,根本不愿意再做这种无用的突袭了。

反而东南这边,通过前线对峙训练了新兵,让新兵迅速完成了战场的蜕变。

这一次停火,是李成梁实在撑不住了,秘密派出了使者,向东南这边请求停战。

东南这边也接受了停战请求,双方各自撤出部队,返回驻扎的城市。

等李成梁返回济州城之后,立刻向京师的明廷表功,夸赞自己这场“史诗级的大胜”。

虽然自己一寸阵地都没有推进,也没有任何战果,可是对方也没有推进阵地啊!

在明廷对阵东南的多次战役中,这次徐州会战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史诗级的大胜”了。

张居正在接到了李成梁的布露文书之后,虽然他也知道前线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还是立刻让明廷的报纸开始配合宣传这场“大胜”。

这倒不是因为张居正和李成梁的关系多铁,而是明廷确实需要这么一场“大胜”来稳定人心。

明廷和东南开战以来,别说是胜仗了,就连这样的平局都没有过。

东南反贼头子苏泽亲自督战徐州,动用了大量军队却没有能攻下山东一块地方,这样的宣传确实能够让明廷官员士绅们过一个安心的年了。

在明廷的宣传下,李成梁成了一名指挥若定的神将,挫败了东南这一次“前所未有”的进攻。

东南寸土未占,李成梁带领的新军三镇牢牢的守住了阵地,多次打退对方凶猛的进攻。

而这一切,不过是张居正执政半年不到,刚刚实行了新政的成果。

也就是说,只要张居正继续推行新政,靠着明廷更大的疆土,更充沛的人力,一定能够扭转对东南的劣势,马上就可以反攻东南了。

在这一套宣传下,京师的读书人立刻激动起来,纷纷写文章称赞张居正。

京师读书人更是肉麻的说他是当世周公的,一定能够带领大明平定东南贼叛乱。

山东前线这场不存在的“大胜”,总算是给明廷隆庆三年的春节增添了几分喜气。

紧接着张居正也宣布,要以本届内阁的名义,筹办一次鳌山灯会,庆祝李成梁在山东取得的“大捷”。

相比明廷这边的喜气洋洋,东南反而对这场徐州之战没有过多宣传。

甚至很多地方都不知道在徐州爆发过这么一场战争。

腊月十八日,陈璘等第五旅的军官从徐州前线返回,苏泽却不是让他们回南京休假的,而是直接让他们住进了南京陆军学校。

陈璘身边站着第五旅的参谋长宋潜,这一次的作战中,第五旅的参谋处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无论是情报分析,制定作战计划,安排后勤补给,这些工作都被分解到参谋处,由不同的作战参谋们协力完成。

这倒不是说陈璘这个旅长没了作用,这一次徐州战役能够完美收官,和陈璘本人稳扎稳打的指挥也有很大的关系。

陈璘对着也很紧张宋潜说道:

“大都督让我们回南京,就是总结交流徐州之战的经验的,你是军校科班毕业的,这点阵仗对你不是问题。”

宋潜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徐州会战之后,第五旅参谋处就没日没夜的总结经验,光是材料就堆满了一辆马车。

这不是宋潜这些参谋们形式主义,搞什么文山会海,而是这场会战值得总结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陈璘带着参谋长宋潜,在军校报到安顿住宿后,立刻被引导到了一座礼堂。

等陈璘和宋潜走进礼堂,看到了坐在下方的众人,吓得差点立刻逃出去。

包括苏泽在内,东南新军几乎所有的将领都齐聚在这座礼堂中,直勾勾的看着陈璘和宋潜。

陈璘首先想到的是,莫不是大都督要宰了我?这是什么林冲误入白虎堂的剧情?

没想到苏泽看到陈璘和宋潜,立刻站起来说道:

“让我们欢迎徐州之战的两位功臣。”

随着众人鼓掌,苏泽又起身将陈璘和宋潜拉进了礼堂。

“这一次,就要请陈旅长和宋参谋长好好给大家上课了。”

宋潜紧张的都要晕过去了,苏泽却拉着他说道:

“这次徐州之战,参谋处起了很大作用。”

“诸位可能还意识不到这场变革的重大意义,但是我要说,参谋制度将是奠定未来几百年战争方式的重要变革,后世要研究战争史,永远都绕不开这一次的徐州会战。”

“宋参谋长,就请你给大家讲讲,这一次徐州会战中,你们参谋处做了哪些工作吧。”

第453章 将军和参谋

在穿越之前,苏泽是搞历史研究的研究生,他在东南搞参谋制度,纯粹是因为穿越看多了。

不少穿越都会搞参谋制度,苏泽在起兵前,为了培养年轻军官,也搞起了参谋制度。

苏泽一开始搞参谋制度,是将参谋当做年轻的后备军官培养的,主要是放在自己身边学习兵法知识,辅助完成一些日常的军事管理工作,就相当于古典主义时代皇帝身边的郎卫,又或者西方将领身边的骑士扈从。

可是随着苏泽在东南建立起来参谋制度,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参谋制度是近现代军事变革的发端。

在参谋之前,古典主义时代打仗,可以说是一门玄学,打仗是一门艺术。

战争的成败,靠的是将领的个人能力和魅力,一个能力强大的将领,可以通过对战局的把控,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创造军事奇迹。

但是在参谋制度建立以后,打仗依然是一门玄学。

近代战争很多决定战争成败的战役,输赢依然非常玄学。

但是这是一门在玄学中掺了科学的玄学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打仗变成了一门技术而不是一门艺术。

通过参谋制度,将领个人能力的高低,依然能决定战争的走向,在苏泽穿越的历史时间线上,就在参谋制度出现后,多次说明了一名杰出能够带领军队创造了不起的军事奇迹。

但是参谋制度也确保了一支军队的下限。

苏泽一直在向陆军和水师学校塞各种课程,各种东南最前沿的课程。

地理、测绘、气象、心理学、算学、后勤学。

在这一次的徐州会战之中,苏泽在前线的作用就是充当吉祥物,而陈璘也没有做出太多的决策。

真正制定战略计划,分析敌方情报,安排后勤补给的,都是第五旅的参谋处。

而平心而论,包括宋潜在内的第五旅参谋们,领兵作战水平都是不如陈璘的,如果让他们单个人指挥一个营还可以,指挥一个扩编的万人旅是不可能的。

可这些年轻的参谋们,却靠着参谋制度和团结协作,将整个第五旅安排得稳稳当当,陈璘这个旅长都没什么临阵指挥的机会了。

参谋制度将战争变成了一门科学。

这是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融入到了军队中,将战争量化分析的一门科学。

参谋分析战场的时候,不再是以往玄之又玄的“军心可用”,“士气可战”,而是具体到士兵最近有没有休息好,有没有吃饱饭,能够负重走几里路,哪一支修整完毕的军队可以投入战场,等等这些具体的定量分析上。

在分析战场局势的时候,也不再是简单的“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抽象概念,而是对战场地理进行评估,对战场天气和风向进行预测,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进行分析预案,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在分析情报的时候,也不是简单的刻板的分析敌人将领,而是从敌人将领从前的指挥风格,从敌人将领的心理学开始分析,从政治经济基础上预测敌人的行动。

这些都通过各种分析变成了科学流程,更不要说原本那就是更专业化的后勤补给和遣兵调将了。

上一篇:农夫家的漂亮小人鱼 下一篇:春月藏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