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245)

作者:羲和晨昊 阅读记录

“只是一旦如此,先生只怕会遭到晋国方面更为严厉的责问啊……”

孙武也明白,一旦吴国战败,李然肯定会被晋国责难。

“那……如果是吴国主动退兵呢?”

李然却是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有没有可能……生擒诸樊,让诸樊是主动退兵?”

倘若吴国主动退兵,放弃在江淮一带与楚国争夺地盘,那两国的战争便不会持续下去。

可显而易见的,若想要做到这一点,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而孙武一听这话,却顿时是来了兴趣。

“先生这么一说……倒也并无不可啊!”

孙武脑筋一转,顿时灵光闪现。

“哦?长卿有何计较?”

李然急忙问道。

只听孙武道:

“武与吴人也算得是几经交手,根据武的经验来看,但凡是大的阵仗,并是他们自认为是志在必得的大仗,吴王诸樊都必定会亲自出场,甚至是冲杀在最前列。”

“舒鸠之战便是最好的例子。”

“嗯,吴王诸樊先前对于楚军是颇为不以为然的,所以接连几次都是亲自领兵冲杀在最前列。若非在那山谷之中他被护着溜走,只怕此刻早已是被楚军所擒了。”

话到这里,孙武当即顿了顿,没有继续接着往下说。

可即便他不说,李然也已然明白了过来。

孙武作为曾身临一线,自然知道吴人作战的习惯。

他吴王诸樊不是最喜欢冲锋陷阵么?不是喜欢对势在必得的战事一手掌控么?

那何不再给他一个机会?引他入彀?

“前几日,从舒鸠传来的消息,楚军三次粮道被劫,似乎都是由诸樊亲自率军的。”

“可见若要引诸樊入彀,似乎也并非是一件难事。”

李然听罢,嘴角当即扬起一缕笑意:

“若能生擒诸樊,迫使他主动退兵,这场仗自然就不会再继续打下去了,届时我等便能全身而退了。”

方法有了,也可行,二人就这么议定了下来。但是最后,李然却又强调了一点:

“但绝不能让诸樊出现任何的闪失!”

是了,生擒诸樊,迫使诸樊退兵乃是最好的结果。

可一旦诸樊有个三长两短,一来,李然在面对中原诸国时,便当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二来,吴国的这颗仇恨的种子,迟早会是一个祸根。

“所以,这件事还需得是长卿你亲自出马才行。”

“诺,武定然不负先生所托!”

李然如今唯一能信得过的,便唯有孙武了。

随后,李然便立刻是转身出了营帐,并是来到了伍举的主将营帐之中,说他有办法能生擒诸樊。

当然,生擒诸樊,迫使诸樊退兵的真正用意他肯定是不会告诉伍举的。

伍举听闻能够李然有办法生擒诸樊,自然也是极为高兴。

毕竟这场仗已是耗了他好几个月,眼下天寒地冻的,楚军与吴人如此一直周旋着,他却始终不得寸功,士气也由此变得十分的低落。

若是能够生擒诸樊,不但能够结束这场战役,还能让他伍举立下大功。所以,他自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李然说得更为清楚些。

而李然当即把之前所议定的整个计划都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并是特意强调了一点,此计的最后一处环节,只能是交由孙武去办。

“哦?为何只能让孙武去?”

伍举不由是来了一丝警觉,不禁是皱眉问道。

毕竟若非他亲临,那生擒诸樊的这份功劳,对他而言,分量自然就要轻上不少。

“呵呵,大夫也应该知道长卿的本事吧?试问大夫帐下,如今又能有谁人担此此等的重任?”

的确如此,生擒诸樊,光是想一想都知道其中的难度。

而现在的楚军之中,除了孙武,却还有谁能够办得到这件事?

伍举细细一想,也是深以为然。

毕竟孙武的本事摆在那里,无论是当初他孙子伍员与孙武的一番较量,还是之前的舒鸠之战。孙武无论是他的个人能力还是统兵能力,都可堪称一流。

这件事若是换作其他人,他还真是有些放心不下。

一番思索,伍举当即是下定了决心。

“好!”

“那便让长卿去成就这一盖世奇功!”

“他需要多少人马?”

伍举当即又如是问道。

李然此时也极为坦然,径直是伸出了五根手指头。

“五千即可。”

他这些日子一直便跟随楚军大部,对吴兵实施围剿,他自然也清楚吴军现在的实力。

五千规模的楚军,已完全可以引得诸樊亲自出战了。

“嗯……那准备何时动手?”

“便在二十日后。”

原来,二十日后便是吴国先君寿梦,也就是吴王诸樊生父的祭日。而孙武之所以要选在这一天动手,为的便是要激怒诸樊,给诸樊一个不得不亲自引兵出战的理由。

“好!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伍举听罢,不由是拍案而起,脸上也不由是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喜悦之色。

是的,面对唾手可得的战功,他根本就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可是他也并未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当他兴高采烈的答应了李然的请求后,他脸上的笑意也逐渐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呵呵,此事若成,举自是不敢贪功。而先生的大名,也定当是为天下人所皆知啊……哈哈哈。”

第二百四十五章 巢邑之围

伍举显然也知道这是一个绝好的主意。所以,李然刚一献计,伍举只短暂的思考一番后便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而他所说的那最后一句话,也是十分的耐人寻味。

何谓“举不敢贪功,先生之名定当天下皆知?”

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这显然是要用军功把李然给直接“逼上梁山”呗。

一旦因李然之计,生擒了诸樊,此等的奇功,不但他伍举能够因此而沾光,倘若是再大肆宣扬出去,那便等同于是将李然与楚国是拴在了一条船上了。

届时你李然若不为楚国所用,却还能去往何处?

要说这伍举,编排起李然来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于是,他很快就又拨给了孙武五千精锐,且是将兵符一并交给了孙武,让他能够自行节制,一切行动皆无需再向他汇报。

孙武在接过了兵符之后,却并未第一时间离营,而是又如此这般的与伍举是更进一步的详述了一番具体的诱敌之策……

待得李然和孙武悉数退出之后,伍举便立刻是召来众将商议了起来。

“什么?!不单要我们主力后撤,居然还要我们拱手让出这得来不易的舒鸠城?!”

“是!非但是要放弃舒鸠,而且,所有部署在群舒的守军应当全部后撤三十里,以为策应。”

“什么?疯了疯了,哪有这样打仗的!他二人既非楚人,这显然是要坑害我军啊!若是那诸樊不上当,那我等岂不是等于功亏一篑!”

“是啊!若是大王知道了,定是饶不了我等的啊!”

原来,孙武所出的这一招诱敌之策,乃是两厢调停的奇招!一方面,即能使得楚军的阵线是全线后撤,而且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活捉吴王诸樊!让楚国立得全功后便班师而还,还两国一个太平。

而楚军的全面后撤,也同样可谓是给足了李然以搪塞芸芸众口的理由:

我李然已经尽力让楚军后撤了,如今是吴王诸樊不知分寸,轻敌冒进而误入了楚人的圈套,那完全就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了。

不过显然,孙武的这一招虽说是用心良苦的。但是,这一计的关键所在,还是在于伍举!

就看他能不能压得住楚国其他将领了。毕竟,佯装全线的溃败,乃是诱敌冒进,甚至是引诱吴王诸樊现身的最重要的一环。

“吾意已决,不必再言!各位将军只管是节制好各部,一起协同后撤即可,不得有误!”

上一篇:春风不度 下一篇:孽徒难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