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前驸马他小叔(124)

作者:咎书 阅读记录

原本正讨论得好好地, 气氛一派和睦,张氏的目光却忽然不轻不重地在齐氏的肚皮上扫了几眼。

张氏微微一笑, 慢条斯理地说:“你与瑛哥儿成婚也有几月了吧?”

齐氏温顺道:“是。”

张氏迟疑了半晌, 又望她一眼,问道:“瑛哥儿最近,歇在你房里的时候多吗?”

齐氏一副听话乖巧的模样,她细声细气地答说:“偶尔会歇在书房, 其他时候,还是歇在我院子里的。”

事实上, 据张氏了解,这三个月来,展少瑛大半时候都是在书房中度过的。其余夜里,除了去齐氏房中,他还会去自己的通房丫头那里歇上两晚。

张氏本以为齐氏会趁自己这一问,借机向她告状。而张氏则正好借坡下驴,借此教导儿媳几句——“女人一定要看好自己丈夫”、“若是庶子在嫡子前头出生了,那正室会很没面子”云云。

不想齐氏竟然替展少瑛遮掩了过去,张氏便又觉得这个儿媳虽然家世不如嘉善显赫,倒也还算懂事。

于是张氏勉强和善了脸色,却还是做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教育她道:“既如此,你更要争些气。”

“你别嫌我唠叨,我是把你当作自家女儿,这才与你说心里话。”张氏先笑一笑,而后低低打量她几眼,随口说,“别人公主的孩子眼瞅着就要出生了,那毕竟是陛下的亲外孙。”

“你公爹虽然已经当了世子,但是瑛哥儿的位置却不稳。若你几年都不能生养,难保陛下不会生出别的念头来,这爵位呀,到时可就真说不定了。”

张氏抿了抿唇,见齐氏面上还是不为所动,她不由肃起了神色,加重语气道:“能听明白吗?”

齐氏微笑点头:“是,娘说的我明白。”

齐氏脸上笑意温和,一副没什么脾气的样子,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好像是泥捏的人。

张氏也不晓得她听进去没有,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遂有几许烦躁地挥手,示意她可以告退了。

齐氏于是行了个礼,听话地带着自己的婢子离开。

齐氏走了以后,迎春见张氏的面上不太好看,便讨好地上前来倒茶,恭敬笑说:“少夫人脾气这样好,可见夫人与大少爷都是有福气的。”

张氏用指甲尖随意拨着茶盏,拉长着脸道:“脾气好?怕是脾气太好了,来日连下人都拿捏不住。”

她今日有意刺探齐氏几句,却不见齐氏有丝毫反应。这些日子,府里的人对素玉出嫁时,嘉善送的礼讨论得沸反盈天,也不见她出来整治一二!

假以时日,还不得被嘉善骑到头上去。

张氏半叹半恨,幽幽道:“早知如此,还不如让瑛哥儿娶个厉害点的媳妇儿。”她两眼瞪得如铜铃那样大,明显是对齐氏不太满意。

跟前的迎春见此,只得呐呐,不敢再吱声。

而齐氏出了张氏院子以后,即刻就换了副面孔,她嘴角牵起一丝讥讽的笑容。拂花也银牙紧咬,恨恨道:“大夫人说得轻松。大少爷近来有一半时候都宿在书房,哪是您争不争气的问题。”

“与其在这儿给您气受,不如好好教导下自己的儿子。”拂花脸色铁青。

听到拂花替自己抱怨,齐氏反倒平静了下来,她淡道:“你记住。这世上,唯有父母之爱是最无道理可讲。”

“她偏心孩子尚来不及,怎么会因我去教训他。”

拂花咬一咬唇,蹙了眉头说:“那,大夫人说得,是真的吗?”

“若是您真的长久未能有孕,这安国公府的爵位真会落到大公主的孩子头上?”拂花焦急地问。

齐氏默了一会儿,温和道:“三分真话,七分假话吧。”

她从前听父兄说过,陛下乃圣明天子。既为圣明天子,自然不会做因小失大之事。

陛下宠爱大公主,大可对她的孩子另行册封,不会因爱子而去夺他人爵位。一来名不正言不顺,二来也容易惹人非议,反倒给公主招惹事端。

但是,张氏也有话没说错。

四叔简得帝心,大公主的孩子又有皇室血脉,再有陛下的偏爱在,长此以往下去,他那一房的风头必会超越长房。

然而,当年占尽优势的本是长房。现下四叔那房显出风头来,长房势弱,难道没有长房自身的原因在吗?

齐氏可不这么想。

她眉毛一扬,轻笑半声:“婆婆的目的,还是想激我与公主发生冲突。未免把我想得太蠢了。”

即便她也出身不差,可怎能与公主那种天之骄女相比肩。古往今来,除了那些主动掺和到谋反案里的,其余的,有几个公主是不得善终?

汉时公主地位高贵,还有明目张胆养面首的呢,我朝公主地位已经下降了不少,但是也比许多王妃要显赫。

毕竟,一个是皇帝的女儿,一个是皇帝的媳妇儿。

即便某日,公主的夫家获罪,那也牵连不到公主头上去。

齐氏自觉自己的脸不算大,不敢去和嘉善争锋。何况,她嫁进来这么久,也没见大公主主动来为难。

倒是婆婆,一而再再而三地妄图去挑起纷争。

国公府的人即便嘴儿再不严,若是主家有心遮掩,素玉成婚一事也不会传到这样沸沸扬扬的地步。明显是张氏有意为之,好叫别人都能看看嘉善的跋扈。

也不想想,仆从议论主家,丢的究竟是谁的脸。

齐氏微微摇头,深觉安国公府是处泥潭,会拉她越陷越深。

拂花不解道:“大夫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与公主闹翻,于府上,难道有什么好处吗?”

为什么?鬼知道为什么?

齐氏没好气地哼唧一声。

她也老大不明白,连拂花都懂的道理,张氏一个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为何一点儿门道都不懂?

别说如今四殿下风头正盛,又占着嫡子之名。就是当年四殿下看不见的时候,陛下对大公主的宠爱也是众公主里头的头一份。

何况四殿下早已今非昔比。

大公主嫁入安国公府,这原是陛下赏的体面,偏偏有人能把体面弄巧成拙。闻老太君的身子已一日不如一日,怕是她老人家一驾鹤西去,这安国公府就要分崩离析了。

齐氏想着,还是得找个机会暗地里见上大公主一面才好。人与人交心,八两换半斤。不为了张氏与展少瑛,她也要为自己的将来筹谋。

可惜的是,一个夏天过去,齐氏仍没找到个机会,与嘉善说上三言两语。

嘉善本就苦夏,现下怀着身子,太冰太凉的东西都不敢乱用。

天一热起来,几乎不愿出门动弹。绿衣只好每日在房里,放置几份大冰块来给她消暑。

好在章和帝心疼她,冰块的份例是不缺的。

饶是如此,胃口也清减不少。每日都是在展岳的一番好哄下,才勉强用一碗饭。

好容易挨过了夏天,嘉善的身子便愈发重了。

九月初,章和帝于宫中赐宴。

进宫前,嘉善换上尚衣局才做的一身新衣裳,发现自己虽然每日用得不多,倒是没有耽误肚子的长势。

原本一尺多的细腰,已经多长了四指宽。夏天以前,肚子的隆起还不大能看出来,眼下已有大腹便便之势了。

幸好尚衣局的女官们都有经验,衣裳都赶大了缝制,这才让她尚有喘息的余地。

换完衣裳,嘉善又穿上木屐,因为许久没见父皇与阿弟了,便提早了时候进宫去。

谁知,在东直门口,却正好与秦王妃的车架碰上。

自那次梨园一别,嘉善就没有再与秦王妃见过,却从汝阳长公主和郑嬷嬷嘴里,听到了许多有关她的旧事儿。

嘉善撩起车帘,宠辱不惊地率先行礼:“王妃也这么早?”

秦王妃轻颔首,本该凌厉的丹凤眼瞧着却很温柔,她道:“是啊。约了德宁皇姐,去庄妃娘娘宫里坐坐。”

似乎是怕嘉善听到庄妃会多心,秦王妃便又解释道:“听说大殿下的婚期好像提前了,庄妃娘娘这才邀我们进宫恭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