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前驸马他小叔(149)

作者:咎书 阅读记录

章和帝这样说,明显是今夜有事情要与她谈。

庄妃的眼风装作漠不经意般,轻轻扫过帝王的眉宇,她柔声说:“陛下日理万机,臣妾都理解。”

“这话可就不实了。”章和帝脸上依然缔结着笑意,他目光微沉,缓缓道,“朕记得,你刚进宫的时候,并不是如今这个性子。”

“仿佛是在佑成添了怀庆之后,才愈发温和。”章和帝说。

庄妃举目凝视着章和帝,笑道:“陛下这是成心戳臣妾心窝,哪有女人愿意承认自己老去。”

“不说女人,男人也一样,”章和帝低头,好像漫不经心地望向自己掌心的纹路,他缓缓道,“朕亦不愿服老。”

庄妃笑着开口安慰道:“陛下眼下正当壮年呢。”

章和帝也笑一笑,声音却是沉沉地,他说:“这几年,朕确实感到疲态了。”

他忽地凝眸望向庄妃,伸出一手去拉了拉庄妃的小手指头,他恳然道:“朕想过了,你伴朕多年,朕预备下个月,便晋你为贵妃。”

庄妃眼底闪过一丝不可察的光芒,她仰起脸,低眉笑说:“陛下能体恤臣妾的一片心意便好,至于位分,臣妾也想开了,不过都是虚名罢了。”

“怎是虚名。”章和帝搂过庄妃,他先喝了口茶润喉,继而才笑说,“做了贵妃,来日你随佑成去封地,食邑也能更加体面。”

庄妃的细眉猛然僵住,连眼角的皱纹一时都卡在了脸上。

饶是她再镇定,此时也不由地心乱如麻,庄妃的声音好像飘渺遥远地从天际传来,她道:“陛下的意思是……”

章和帝似乎没察觉到她的反应,依旧浅笑着。

他平心静气地说:“朕已打算拟旨,立元康为太子。”

赵佑成今年十八,赵佑泽也有十五了。在本朝,都算是长大成人的年纪,立太子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就好比庄妃刚才所言,章和帝如今年不过四十,是真正的正当壮年。

哪怕赵佑泽的优秀有目共睹,但这储君是不是也立得太早了?

庄妃心里早已是百转千回,然而,有些话谁都说的得,偏偏她无法开口。

在宫里混了多年的人,谁不是演戏的个中高手。

庄妃面上一派和眉善目的样子,声音也是温和地,只有细细听来时,才能发现她嗓音在轻微地打颤。

庄妃缓缓道:“四殿下今年治水大成,又是元嫡,连先前的残缺也好了,当得起太子之位。”

章和帝笑睨她一眼,慢条斯理地道:“你能这样想便好。”

“朕还怕你心有不甘。”章和帝一手放在膝头轻敲了敲,状似随意地说。

庄妃忙道:“臣妾怎敢。”

章和帝微笑,定一定神后,他说:“佑成也是朕亲自教导大的。来日,朕在封地食邑上,也不会亏待于他。”

庄妃仍然是一副温婉无意的样子,她起身去,亲自把章和帝茶杯里的水添满,笑言道:“臣妾替他谢陛下恩典了。”

庄妃今夜出奇的温顺,章和帝于是便又伸手捋一捋她肩上的发,他道:“元康还未娶妻,立储一事也不可太急。”

“朕会在他成婚以后,再宣布储君一事。”

章和帝轻轻饮了口茶,他眉头一挑:“你觉得如何?”

庄妃张了张唇,嘴边平静地挤出了一句:“陛下为四殿下如此思虑周全,自然是好的。”

她的黑眸安静地望了章和帝一会儿,轻声道:“臣妾斗胆问一句,不知是哪家的女儿,能有这个福分,嫁给四殿下?”

第117章

既然章和帝决心立赵佑泽为储君, 那么他的妻子,就很有可能是来日的中宫之后。

所以章和帝为他挑选婚事时,比以往每一次都要谨慎。

京城世家贵女,经过从小的熏陶, 模样教养当然都是不差的。但赵佑泽若当了太子, 他的婚事, 自然不可避免地要掺杂政治因素。因此,模样好教养好,也单单不能够。

考虑的方面一旦多了, 决心往往就不那么容易下。

听到庄妃这样问, 章和帝似是出神,过了一会儿, 他才道:“朕还没个完全的主意。”

“宁平郡王的长女,或是泾阳姑母的孙女, 都是极为不错的人选。”章和帝道, “朕也想听听元康自己的意见。”

宁平郡王袁家乃是功臣之后,祖籍河西,自前朝起就是名门, 早年又跟着太/祖皇帝一起东征西讨,是那时所保留下为数不多的功臣之一。其家族子弟有在营中从军、也有在各地外放为父母官或是于京中经营的。

袁家是真正的世家大族, 资历甚至胜于皇室。

至于章和帝所说的泾阳姑母, 则是先帝唯一的嫡姐,身份非常尊贵,在大长公主里排在第一位。

而且,泾阳大长公主为人忠厚公正, 在宗室里极有威信。其夫婿和子女,章和帝一直对他们屡有加恩。

泾阳大长公主的孙女, 庄妃也是见过的,是个恭孝而大方的品行。

这两方皆是非常不错的姻亲,不仅各个家世显赫,而且都能给赵佑泽带来实际的帮助。

即便庄妃和鲁王妃已有默契在先,可这两个女孩儿一样让庄妃眼热不已。

庄妃略一凝神,试探性地看了眼章和帝,她低声说:“四殿下果然得陛下厚爱。”

章和帝微微一笑,没有再应声,也不继续讨论这个话题。

他看了庄妃一眼,转而和颜悦色地说:“惠安的事儿朕也一直放在心上。”

说着,章和帝似乎是记起了淑娴,淑娴自成婚起,便一直与忠义伯世子钟毓不合。二人只在淑娴小产之事发生后,有过短暂的夫妻相得。

别的时候,见面好如仇人。

真正造就了一对怨偶。

淑娴和惠安是亲姐妹,要为惠安指婚,章和帝难免就会想到淑娴。

淑娴原本一直被圈禁在府里,是赵佑成自鲁地巡回以后,庄妃方请旨,求了章和帝把她给放出来。

现如今,淑娴虽然没有被接着软禁在公主府了,可是章和帝也明显厌弃了这个女儿。不过是看在庄妃和赵佑成的面子,才没有夺她的食邑。

想起淑娴,章和帝面上不禁带了些冷硬之意,他慢慢道:“惠安的性子还算娴静,朕会为她选一门好亲事。”

“也愿她是个懂得惜福之人,”章和帝的目光缓缓地放在了庄妃身上,话里似有若无地带了几分警告,“莫要学她的皇姐才好。”

庄妃面皮一紧,强笑着回了句:“是。”

这一夜,章和帝就宿在了庄妃的承乾宫里。翌日,章和帝起了个早去上朝,庄妃伺候他穿上龙袍以后,也没再继续歇着了。

她一边对着镜子描眉,一边接过宫婢端上的茶水饮了口。

茶香掩盖住了她的面色,也让庄妃的心绪逐渐平静了下来。

她缓了一缓后,将茶碗轻轻掷在桌上,微阖着眼睛说:“本宫也许久没见到怀庆了。”

“着人去鲁王府吩咐一声,让王妃下午把县主抱进宫来。”庄妃沉声道。

宫婢应“是”。

庄妃抬起头,目光先是穿过宫门口的地砖,而后一直延续到了火辣的日头上。此时,秋日的阳光正好,只是门口枝丫光秃的梧桐树显得有些凄凉,晓风一吹,落叶就那样无声地被打落在地。

连一声轻响都听不到。

赵佑泽要被立为东宫太子的事儿,章和帝除了当夜来承乾宫给庄妃透了个风外,便没再与其余人说过。

即便是赵佑泽本人也不知道,何况嘉善。

嘉善于是笑话展岳“说他猜错了上意”。

展岳倒不太以为意,不管怎样,赵佑泽此次立功而归是事实,可章和帝至今,也并没赐多的封赏下来。

章和帝不是一位赏罚不明的君王,按照展岳的判断,东宫之衔不是不到,只是时候未至罢了。

所以他十分气定神闲,坦然地和嘉善道:“我又不是活神仙,当然会有猜错的时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