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前驸马他小叔(176)

作者:咎书 阅读记录

“太过良善”的大公主殿下眼眸微弯,唇角却稍抿,压成一个苦思的弧度。

天行寺内。

李氏身边如今尚仅存两位贴身伺候的婢女,等嘉善走后,其中一位扶着李氏在塌上坐下,口中嘀咕道:“奴婢还以为您会与公主说从秦王妃处听到的事儿。”

“哪里还有秦王妃,”李氏口吻淡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是犯妇韦氏。”

“既然是犯妇,她说的话又有谁会当真,我何必枉做小人。”李氏说,“适才与大公主说那些话,也不过是想试探她是否存了急流勇退的心。公主既然不喜欢被打探心思,那便罢了。左右她是公主,是太子唯一的同胞姐姐,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只要她愿意,她就能护得住怀庆。”

婢子感慨道:“是啊,公主眼下已是天下中最尊贵的金枝玉叶,不过奴婢还是好奇,您怎确定公主一定会来?连淑娴惠安二位公主都只图自保。”

“我不确定,一个赌罢了。”李氏说着,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低声道,“她若来,我便将秦王妃告诉我的秘密一同带进地府,以后再无人知道,她若不来……”

若不来呢?

李氏心说:那我便想方设法让她知道此事,到了那时,便是天下大乱,不知太子还会容下她吗?

好在……她来了,好在她是个良善的人。

李氏阖上眼,手上微微使劲,感受到来自肚皮里的蓬勃的心跳声,默默流泪道:可惜,我却不是个善良的母亲,要对不起我的孩子了。

十日后,李氏夭于天行寺,一尸两命。仵作验过尸身后,说她怀的是个已经成型的男胎。

李氏是自戕的,自戕前留了一张遗书,上面写着:平阳侯府有负皇恩,罪妇自知罪孽深重,不敢诞下皇嗣,求陛下宽恕自作主张之罪。

这份遗书被原封不动送到了章和帝与太子手中,章和帝看了一眼后便放在一边,问太子道:“你如何看?”

第141章

赵佑泽自上而下地扫过这封遗书, 叹道:“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李氏忧思过重,实在是可惜了孩子。”

章和帝侧头去打量他一眼:“你觉得可惜?”

“稚子无辜,”赵佑泽的声音清澈安宁, “大皇兄成家几载, 至今子嗣单薄。李氏毕竟与他是结发夫妻, 她孕育出的孩子,对大皇兄而言,会不一样。”

听赵佑泽说完, 章和帝嗓音冷淡道:“他已被废为庶人, 不再是你的大皇兄。”

“儿臣一时失言。”赵佑泽低头应道。

“既然李氏一心求死,那便将这封遗书一并送到凤阳去, 也好免了赵佑成的痴心妄想。”章和帝指尖夹着那张纸,轻飘飘落到御案前。

很快有小内侍上前恭敬地捡起, 谦卑应着是。

赵佑泽对此目不斜视, 只专心饮着茶。

一盏茶随即被他饮完,陈功上前又替他斟满,章和帝在这功夫里开口道:“朕记得嘉善的月份与李氏差不多, 不久也要生了吧?”

赵佑泽应道:“是。儿臣昨日正好见到龚院判,龚院判说阿姐这一胎的怀相好, 尽可放宽心。”

“龚必行是妇科圣手, 自然不会看错。”章和帝微笑颔首,又问了句,“太子妃如何?”

赵佑泽本该于几个月前就大婚的,只是突生平阳侯府叛乱一事儿, 他的婚期就耽搁了些日子,月初才正式迎娶太子妃。

赵佑泽明白章和帝是在问什么, 笑说:“儿臣与太子妃尚年幼,子嗣倒不着急。何况,儿臣此前十年一直目不能视,也想再调养下身子。”

他说到“目不能视”四字时,章和帝的面色微微变动,少顷后,才恢复成淡淡的神色。

章和帝道:“吾儿已恢复,又有真龙之气傍身,自然可放心绵延子嗣。”

“父皇尚在,儿臣怎能算真龙之气。”赵佑泽从容笑说,“最多只能算是依附真龙的一条小龙罢了。”

章和帝侧首凝视他,见赵佑泽的侧影青涩年轻,好似那样熟悉,便唤了声:“元康。”

赵佑泽:“儿臣在。”

“从前十年,你贵为嫡子,朕却对你不甚疼爱,你可怨过父皇?”章和帝的眼睛深如夜色,他道,“看着朕回话。”

赵佑泽听话抬首,瞳仁明净,并无几分惧怕颤抖之意,他说:“儿臣不曾有。”

赵佑泽的面庞清隽,长得真的很像裴皇后,只是比起裴皇后的端庄华贵,他身上更多了些平静沉稳,或许就是章和帝适才所说的“真龙之气”。

他道:“自古从没有过眼瞎目盲之君,儿臣出身元嫡,父皇若过于疼爱儿臣,对儿臣而言是祸不是福,儿臣心里都明白。后来,儿臣治好了眼疾,父皇也给了您能给的一切,元康岂会怨怼父皇。”

赵佑泽的眼眸亮晶晶的,即便在晦暗的宫殿里,也好如天上的星子一闪一闪,那样清明澄澈。

章和帝神色平和,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道了句:“好孩子。”

“有空多去看看你阿姐。”章和帝说,“展砚清不在,她月份也大了,朕不好叫她常来宫里。虽然龚必行说她怀相好,但是忧思伤身,你去陪她说说话,也好解了她的烦闷。”

赵佑泽暗地里琢磨了遍“忧思伤身”四个字,温和地应道:“是。儿臣也想阿姐了,明日便去公主府探望。”

赵佑泽是位言出必行的太子,说了明日去,第二日散了早朝,便带着东宫的侍从们骑马去了公主府。

自展砚清去了西北以后,赵佑泽怕嘉善在府上一人待着无趣,也来陪过她好几次。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他任太子之后,既要修学问,还要辅佐政事,空闲时候少了许多。加之他也长大成亲,总不好以外男之身三番四次过府,因此姐弟俩也有月余没见过了。

见到是太子前来,公主府的侍从婢女们上下忙成一团,嘉善也挺着大肚子亲自出来迎接,脸上笑道:“怎地今日有空来了?也不提前遣人来知会一声,我好让人备着你爱吃的菜。”

“宫里日日山珍海味,我已吃腻了。正好今日沾阿姐的光,一道用些清淡小菜就行,阿姐不必让人特地准备。”赵佑泽见嘉善大腹便便,已经不大方便行走,忙上前去亲自扶她坐在塌上。

“阿姐最近还好吗,肚里孩儿调不调皮?眼瞅着要生了,这府里没个男人帮衬,若随时有不好,阿姐遣人来东宫说一声,我必然来陪阿姐。”嘉善刚一坐下,赵佑泽便张嘴细密嘱咐了一番,一点儿不似位年轻的太子爷,活成了个碎嘴的老嬷嬷。

丹翠现在是嘉善身边最老的人儿了,从宫里出来的,到底比府上的侍女胆大些,便笑说:“太子待我们公主如此仁厚,公主哪敢不好呢。有奴婢们伺候着,太子您尽请放心。”

嘉善也调侃道:“你已入主东宫,也娶了自己的太子妃,怎好随时到我这儿来。何况前几日太子妃才来探望过我,你们夫妻的心意,阿姐都晓得。”

“瞧,光说我,”嘉善笑一笑,“我还没问你与太子妃处得怎么样。”

太子妃袁氏是宁平郡王的嫡长女,宁平郡王乃世家贵族,家教极严。嘉善从前就见过袁氏几次,论品行教养,袁氏也算无可挑剔,绝对当得上未来皇后的位置。嘉善对这位弟妹挺满意,只是不知道元康如何想。

赵佑泽道:“太子妃是个好姑娘,我会待她好。”

他是个一言九鼎的人,嘉善闻言点点头。

展岳不在,连瑄哥儿也都去了学堂,昔日热闹的府上不免显得冷冷清清。

赵佑泽环顾四周一圈,笑说,“阿姐还不知道吧?今早的朝会上,我与父皇一同看了西北传来的加急捷报。姐夫已经拿下安定侯,顺利接管了他麾下的将士,待西北安定下来,姐夫就能带人折返了。”

“我知道,”嘉善扬一扬手中的几张纸,“你姐夫寄了几道家书回来,你来之前,我正好在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