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前驸马他小叔(71)

作者:咎书 阅读记录

更糟糕的是,大臣们迟疑也就罢了。一道圣旨下去,那是不行也得行,只有少数极不开眼的人才会抗旨不尊。

眼下真正麻烦的,是皇帝不知吃了什么迷|心|药,瞻前顾后地犹豫了起来。

章和帝觉得,给赵佑成指的妻室如果拥有过高的家世,那么未来赵佑泽成婚时,该如何自处?

他原是打算将寿宁侯的女儿魏氏许给赵佑成。寿宁侯年纪大了,官职虽不算顶高,但他有个儿子却极具出息,如今在做盐运司转运使。

盐运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转运使更是个了不得的肥差。“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形容得大抵就是这样的官职。

虽然庄妃更希望赵佑成的婚事,能与武将的家庭沾上关系。但是寿宁侯的儿子魏安,已连任两届盐运司转运使,单从这儿,就能看出他必是章和帝的心腹爱将。

别的不说,若他们能和寿宁侯府联姻,便是在向世人显示一种态度——皇帝是很爱重大皇子的。否则大皇子的舅兄,怎能在盐课上,圣宠不衰呢?

而且魏安这人能在盐课上连任,也必不是无能之辈。有这样的人帮衬自己,庄妃和赵佑成心里都会更有底。

所以章和帝提这茬时,庄妃便笑着应了。

不想,还没过两天,章和帝却又来了一趟承乾宫。彼时,旨意还没下下去,寿宁侯也未收到确切消息,不过是庄妃请寿宁侯夫人及其女儿进宫,悄悄看了一趟。

一切都是风平浪静地。

这回,章和帝道:“那日与你说过后,朕左思右想,寿宁侯家的闺女今年年方十三。佑成若要娶她,还需等两年。朕觉得,有些委屈了佑成。”

他意味深长地望向庄妃。

庄妃陪在章和帝身边十几载,哪里不懂帝王的心思,知道这是他觉得这桩婚事不妥,在自己这儿来找台阶下了。

她嘴角一僵,回说:“那,依陛下看呢?”

“平阳侯的嫡长女,或者卫国公家的嫡孙女,”章和帝一开口就是换人的决定,他道,“这两人明年及笄,也能与佑成相配。”

庄妃端正了颜色,随即分析起章和帝说的这两家人选。

赵佑成和淑娴如今都到了婚配的年纪,庄妃这几年,对京城名门很有些上心。一听章和帝提,心里很快开始筛。

卫国公和安国公家一样,都是开国的功勋之辈,是传承了好几代的国公府了。可是安国公家的小辈里,有个出挑的展岳,卫国公家的子孙,最卓越的也不过是在鸿胪寺任职。

鸿胪寺主掌朝会,掌四夷朝贡之类的交际。虽凭得上是个中枢部门,但是于她,用处不大。

平阳侯倒是个有些威仪的人物,先帝在时曾任过浙闽总督,前些年回调回京,如今在大理寺当差。可他也年事已高,没几年就要致仕。

至于后代的小辈里,有在两广做宣慰副使的,但两广离京城何其远,出了事儿,怕是鞭长莫及。

有了魏安这个盐运司转运使珠玉在前,庄妃心里对这两个人选,都不怎么满意。

偏她嘴上还要笑一笑道:“臣妾瞧这两个闺女都不错,恐怕得挑花了眼。还是陛下决定吧。”

身为皇帝,蓦地朝令夕改,章和帝多少觉得有点惭愧,便说:“今年的冬天长,宫里的梅花开得正好。你便借此为由,将她们传唤到宫里来相看一二。”

庄妃应了:“是。”

她应下来,当然是还存了别的心思。请宫外命妇进宫来看梅花,总不能只请平阳侯和卫国公家的吧?

宫里那么大的地儿,只请她们两家,未免太小家子气。

章和帝都不会允许她干出这样的事儿来。

庄妃是想借这机会,多瞧瞧京里的贵女,也是想借此和命妇们更进一步。更是想让那些没法站队的人看看——

赵佑泽还没能看见呢,这前朝后宫都没跟着他姓。你们也别一个两个地,全都畏手畏脚,刮阵风就不敢乱动了!

让庄妃想不到的是,小黄门来报喜的消息,偏巧也是在这一日,浩荡地飘到了承乾宫里。

第055章

来给庄妃报喜的这位小黄门, 名叫武直,他也是一位嘴甜的。

这年头,领差事同样分好差事和苦差事。譬如向华,四殿下的眼睛好了, 去给大公主报喜, 那肯定算顶好的差事儿。能领到赏钱不说, 这也等于在大公主和驸马面前挂上了号。

想想,那可是大公主的亲弟弟,大公主可是四殿下唯一的姐姐。

向华带着这桩喜事儿, “啪嗒”一下出现在大公主跟前, 那不得和金光闪闪的弥勒佛一样啊。

反之,武直也很有自知之明。如果说向华是弥勒佛, 那么自己对于庄妃娘娘而言,必然等同于“扫把星”了。

武直平日里因为来承乾宫的次数, 要比别的小黄门多, 所以陈功特地点了他来给庄妃“报喜”。

武直也知道今日后宫里除了庄妃娘娘外,还有别的世家夫人在。因此,很是小心。

宫女通传了以后, 他方进去请安做礼。

庄妃娘娘正携着平阳侯夫人在说话。

作为御前的人,武直的小道消息也是很灵通地, 知道陛下原有将寿宁侯的闺女和大皇子结亲的意思, 可后来由于四殿下的缘故,陛下另选了平阳侯的闺女与卫国公的孙女给庄妃来挑。

如今,见庄妃和平阳侯夫人谈得热切,武直笑着叩了个头, 他道:“奴婢知道娘娘这儿有贵客,可兹事体大, 只得来叨扰娘娘了。”

庄妃平日在自己宫里虽有些嚣张,但是向来会做面子,尤其对皇帝跟前的人,一向态度都很谨慎。

她先唤了武直起身,而后才说:“怎么,是出了什么事儿?”

武直道:“娘娘宽心,是个好消息。”

在宫里待的时间久了,庄妃不得不多长了一颗七巧玲珑心。她很明白,自己最近是没什么好消息的。

赵佑成的婚事还未定,她如今正在相看,淑娴的婚事,皇帝已与她商谈过,十有八|九不会变了,惠安又还小。

而自己到了这个年纪,肚皮也很难再起变化。

庄妃原是以为是哪个妃子有了身孕,可一想,皇帝后宫已十分充沛,子嗣也有不少。即便有孕,也不会是武直来向她亲禀。

这个好消息,只怕没那么简单……

庄妃慢条斯理地品了一小口茶,喘气声不易察觉地变粗重了一点儿。

倒是平阳侯夫人笑了笑,问道:“是什么?公公便别没卖关子了。我看着,都替娘娘觉得着急呢。”

陈功特地让武直选在这个关口来,自然是有其用意的。武直也只好强笑着说:“四殿下的眼睛,有了好预兆。陛下说这是大喜事儿,晚上请您一道去长乐宫赴宴。”

武直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这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听了个清。

一瞬间,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升腾起了各异的表情。

丫鬟们更是面面相觑,就连刚才与庄妃把手笑谈的平阳侯夫人,眼角都不由褶皱出了深深的细纹。

倒是庄妃面部平静,只是手上端着的茶盏,不动声色地洒了些茶渍到她的袖口上。

针落可闻的平静过了以后,是命妇们齐齐的贺喜声。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秦王妃。

秦王妃是一品的亲王妃,除了庄妃以外,便属她身份最高。秦王又与章和帝是一母同胞,她扬声贺道:“果然是了不得的喜事儿呀。”

“早就听闻有位杏林高手在替四殿下医治,如今看来,真是峰回路转了。”秦王妃道。

秦王妃的话里并不存挖苦之意,只是庄妃的面色,还是瞬间变得冷凝。

然而,有秦王妃一马当先,其余的命妇们,也一人锦上添花地添了句吉祥话。

唯独庄妃没有言语。

默然片刻后,她才貌似波澜不惊地道:“本宫知道了,确实是好事儿。你走这一趟,辛苦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