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132)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不能说毫无机会,他毕竟是两广总兵官。

除非张孚敬敢直接在这里杀了他。

堂堂侯爵,能直接不经皇帝亲旨杀了吗?

可是,朱麒并不敢赌还有没有第三道密旨是专门针对他这个特殊身份的两广大员。

张臬没见过这样办差的,他有些癫狂地笑起来:“弹丸之地,藩夷蟊贼,区区小事也值得如此大阵仗南下?有人要拿两广立威,为何会是你这个区区新科进士得此殊荣?朝堂衮衮诸公,三品以上都避之唯恐不及吧?”

张孚敬表情复杂地看着他,心里不由得想着:怪不得历来天子近臣,不论是何官职,是何品级,都比其他人要显赫。久居地方的他们,哪里清楚地知道如今的朝堂是什么模样?纵有只言片语书信传来,也大抵是多日前的消息。

上一批消息是天子刑部大堂事件后设国策会议,倚重王琼、郭勋、陈金等人抗衡杨廷和吧?

可时代变得很快啊。

张臬换上了殷切一点的表情:“两广尽是能臣干吏,武定侯、王大天官、陈总宪得以立身朝堂,诸多倚仗都在两广!钦差大人,您是陛下钦点,不可中了奸人之计啊!”

张孚敬却看着朱麒:“抚宁侯,我在等你回话。两广诸军皆听我命,你遵不遵旨!”

张臬表情一僵,扭头厉声喝道:“朱麒!”

梁储藏着担忧看向张孚敬:擒贼先擒王确实没问题,先声夺人出其不意攻其略备也没问题,但这乱忧终究是最难的一环。

这张利益的大网,四品以上只是其中首恶而已,其下还有多少兵卒、低品官员、经年老吏?

若抚宁侯这个两广总兵官不遵旨,那就相当麻烦了。

五百锦衣卫,再加上这几号人和他梁储、霍韬,那可真不够用的。

张孚敬眼神中越来越狠戾,他正要再抽刀:过河兵卒,有去无回。

“老爷……老爷……庄门有客,是抚宁侯亲子,说有京中急信务必呈给抚宁侯。”

朱麒听到梁府管家恐惧至极的禀报脸色一变。

梁储凝重地看向了张孚敬。

刀握在手,张孚敬正思考。

张臬嘴唇发白,微抖着。京中信来,是武定侯?此时才到,这个敢亲手诛杀封疆大吏的张孚敬会怎么选择?

他现在觉得这张孚敬是个疯子,说不定他连朱麒都敢当场斩了。

新君……新进……幸臣……

有些话张臬只是不敢骂而已。

“请抚宁侯之子来。”张孚敬忽然放松下来,笑着开了口。

片刻之后,朱麒的儿子朱岳到了。进门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王子言,他顿时惊惧地看着剑拔弩张的众人。

“抚宁侯,请吧。”

张孚敬竟一点都不在意地错身让路,朱岳抱拳行礼,然后急步走到朱麒旁边把信拿出来。

朱麒急匆匆抖开信件扫视起来,张臬等人想要一窥内容,却早有锦衣卫绣春刀半露围在一旁。

这封信的内容,张孚敬同样想知道,但他已经不急了。

不论好坏,他都已经有他的方略。

尽管可能会麻烦一些。

现在,他看着朱麒,只见朱麒双目之中俱是难以置信,脸色一变再变。

信件不长,可他揉了揉眼睛,看了两遍。

等两遍都看完了,他才抬头叠起纸张,满屋之中除了普通锦衣校尉,其他人全都看着他。

朱麒头皮发麻,原地双膝落地:“罪将朱麒谨遵号令!钦差大人若有所问,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臬头一回羡慕起勋臣这种身份来,但他彻底破灭了希望,嘶声喊道:“两广大乱!两广大乱!张孚敬,你担不起!你活不了!败坏局面,使陛下难以自处,你就是弃子!弃子你懂不懂?王镇抚,陛下命你随行南下,你必另负皇命,是也不是?拿下他!拿下他!”

他始终理解不了,为什么会有直接将两广重臣一网打尽的做法?

翻遍史册,闻所未闻!

这两广,哪有那么好接手?

张孚敬却不用管了,肃然吩咐:“本钦差命你戴罪暂署两广总兵官事,关防印信交由北镇抚使王佐保管,形影须臾不得离。”

“末将遵命!”

“来啊!先将两广四品以上悉数看押在此!张指挥,你速率旗校一百前去接管臬司衙门,点海防道、盐法道、府城兵马司、周边各巡检司堂官入衙暂扣!石指挥,你速率旗校一百随王镇抚带抚宁侯调广东各卫各营将官于南头寨,商议再攻屯门之事。赵千户,你速率五十旗校随广西二位百户回转梧州,持陛下印盒督宪广西剿抚事一应如昨!”

张孚敬迅速把一半的人都撒了出去,策略很明确:广西那边,稳住就行;广东这边,有兵的力量全部先点齐控住。

张臬喃喃自语:“你疯了……你疯了……就凭久未归乡的梁叔厚,就凭你这个新科进士,就凭那个躲回西樵山读书的怕事会元,也想就此稳妥接管两广……朱麒!郭勋的信里究竟写了什么?傅伦没来,傅伦有回天之力啊!”

“……傅公公……自尽了。”朱麒的儿子忽然开口说话。

张臬顿时喉咙里像是噎住了什么。

“王镇抚请,事需从速!”朱麒却乖巧恭敬地先让王佐带他去办事。

王佐看向张孚敬,只见他凝重地点了点头。

于是王佐走到了王子言的尸身旁,摸索一番之后就站了起来,睥睨之色顿显地看向身边一个校尉:“老十老十一都去了臬司衙门和王宅吧?”

“是!”

“麻烦,印信果然没带在身上,又要多跑一趟。”他嘟哝着带朱麒离开了这里。

朱岳不敢跟上,留在这里不知所措。

“傅公公何时自尽的?”张孚敬笑着问他。

“……我不知。傅公公的干儿子也来了……他说若我父亲安然无恙,就请我转告钦差大人。宫中老祖宗差人送来了四卷册子,说是陛下命傅公公转呈钦差大人。”

张孚敬呆了呆,想起王佐说的那句话:上官自有章法。

还真的横冲直撞就行?

这不是扒开他的嘴巴把功劳往里塞吗?

我说了一晚上黑话套出来的罪证线索,陛下您干脆派人送来四卷?

我就是执剑人,真的!就刚才我还觉得我挺能!

张孚敬顿感这成功很空虚。

第124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

听涛雅舍里安静下来,地已经洗干净了。

张孚敬也不空虚了,因为他知道虽然陛下有章法,但两广的善后更麻烦,还是得靠已经在两广的人。

“梁师既然能携宝印、秘藏锦衣校尉五百南下,还望不吝指点。”张孚敬又摆回了学生姿态。

提刀砍人,收剑请教。

“张臬说我梁家、张家多有不法,钦差大人要查吗?”梁储目露精光,盯着张孚敬的眼睛。

“若学生猜得不错,应当是地方望族慨然解囊同仇敌忾才是。梁师威望素重,眼下两广有倾覆之危,梁师当为岭南柱石。”

张孚敬目光诚恳。

“老朽脊梁不硬朗,何以为柱石?”

“王子言纵兵为匪,想来过去诸多大案必将水落石出。梁师箪食壶浆,学生当奏以两广如今情势,请陛下起复梁师为两广总督,以镇岭南。”

梁储摇了摇头,张孚敬目露担忧。

“我既已致仕,便不能再出任。”梁储语气严厉了一些,“两广四品以下多有罪,不能拔擢!治政安民,尚赖彼辈。戴罪履职,若巡宪不严,秋粮难收,岁赋不齐,战事堪忧!我老迈之躯,如何巡宪四方?”

张孚敬无奈:“梁师不肯出仕,总要指点学生一二才是。霍渭先毕竟从未授职,只能先从巡按御史做起。”

张臬等人虽然知道来者不善,但没料到张孚敬敢于初次见面就一网打尽的原因就在于此。

两广头脑都没了,底下还不乱成一锅粥?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