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160)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有他而不用,就是要刻意营造京城防卫出现漏洞,所以不得不清除隐患的局势吗?

“陛下……”刑部大堂上跳出来之后却没想到内阁被融入了国策会议,又再次低调了许久的蒋冕开口了,“此事之后,臣可去东南,臣请常设浙闽总督,以正文教,以安东南。南直隶国本,需议好漕运、水患、田赋诸事。”

他再一次精准无比地跳了出来,摸清了皇帝下一步需要注重的地方。

南直隶是南直隶,浙江是浙江。江南喜欢嘴碎的士子,多半却不在南直隶,而是浙江。

至于南直隶……蒋冕提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把最紧要的几件事点出来。那里,有太多勋戚,太多不能跻身北京六部诸衙之官,也有南京凤阳两都的复杂。

杨廷和心情纠结无比,他最后问了一句:“陛下,若要拿人,可有首告,可有实据?”

朱厚熜在心里最后默默回想了一遍自己那些秘册中所记载的内容。

嘉靖一朝,不记得有哪个藩王造反了,越来越严重的表面问题,只有倭寇,只有边患,只有民生。

他知道那个方沐贤应该只是个不算最核心的中型角色,所以原本嘉靖朝的这个人,为什么没有搅出更大变数?

张孚敬和那个已经被张子麟举荐出来的桂萼不是仍旧试行了一些新法吗?

他不知道是有很多没被传说下来的内容,还是真的因为自己带来了连锁反应。

但既然如此,先把他抓起来,应该多少能询问出一些消息来吧?

王佐在两广搜集到的些许“证据”呈上来之后,张子麟和王佐在东南的做法应该是符合他期望的。

给朱厚照继嗣孩子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暂时没有新的动作,却有了个甘州兵变?

朱厚熜要改善大明财政状况,不能让边镇乱起来。

这是保证!至少在那场庚戌之变前,他本应有足够时间改善内部财政状况,整军备战。

因此朱厚熜睁眼说道:“无碍,他只会悄无声息被拿下来。朕防备的,是后续变化,并没有阁老所担忧的剑指谁谁谁。”

杨廷和松了一口气:“以臣多年之见……应当也是被利用吧?没那个胆略……”

他期待地看着皇帝,希望听到一个好答案。

朱厚熜没把话说死:“所以要看后续有何变化,会不会出现所谓铤而走险之事。所以说德才不能配,危害更大。”

所有人心里都冒出三个人的形象:张太后、张鹤龄、张延龄。

因为他们特殊的身份,所以有个心怀不轨之人暗藏他们身边搅风搅雨?而且必定是有一定地位了,已经到了那种被缉拿查办的话就会令这三人极度不安,因此后续可能做出什么事来的地步?

这个时候才有对他们熟悉的人,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落魄读书人的形象。

那个人……也姓方……

杨廷和知道自己想岔了,他一开始还以为真是张太后和张鹤龄两兄弟昏了头,这才哆哆嗦嗦地说什么剑指剑指,又不敢直言去问。

“陛下,确有线索?”

朱厚熜点了点头。

杨廷和难得地深吸了一口气,行礼说道:“臣与大司农这就安排,以康陵督造似有错漏处相召。甘州军报直通御前,消息未散,或可尽量不生出大乱。随后,臣过府拜会,申明利害。未审出实据,臣不回府。”

朱厚熜古怪地看着他:“阁老不担心……”

“此非常之时!”杨廷和很确定地说道,“陛下此前久居安陆,臣则常在朝堂。臣自有把握,此去无虞。”

“如此最好。”朱厚熜想了想之后就点头答应,“宫中,朕自会坦诚劝慰。希望经此事后,不再予逆贼可乘之机。地方亦自警醒,万勿有所凭恃便目无朝廷,妄言妄行。”

“若只如此,则是臣等此前惊疑过甚。”杨廷和看向杨潭,“先去户部安排下去?”

“……”杨潭看了看他,然后又看了看其他人,略微尴尬地说道,“我只知是哪家府宅,但传召何人?”

真的很尴尬。

他没跟上。

崔元看到杨潭的反应,顿时心里大感安慰:不是我一个人不适应。

但这件事,他知道得比杨潭清楚清楚一些,因此说道:“陛下,臣与大司马先去安排京营及九门、五城兵马司诸事,另签调令召武定侯回京。大司农这里,臣有法子。”

说罢就请杨潭一起离开了。

这个时候,骆安和张镗才一起来到中圆殿。

“骆安,张镗,天级戒备。”

剩余罗汉:???

却只见骆安和张镗直接眼神一凝,单膝跪地双双抱拳道:“臣领旨!”

然后就匆匆出去了。

杨廷和呆了呆:“陛下……何谓……天级戒备?”

朱厚熜经过了之前那一阵不犹豫的安排,却没受到他们过多劝谏后,现在心情放松了不少。

半年多的恩威并施,还是让他们相信自己赢面更大、而且也相信自己“宽仁贤明”的,虽然派了张孚敬南下引出这么多连锁反应。

因此他笑了笑:“朕说过,朕其实很持重。既有过做最坏打算的心理准备,自然也提前做了些布置,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剩余罗汉们只觉得这句话里好多新词,就跟所谓“天级戒备”一样。

天地玄黄?

这是顶级布置?

朱厚熜看着他们说道:“外松内紧,不用担忧。”

他想起最终被嘉靖在牢里关了不知道多久的张延龄,据说虽然憋屈但活得比嘉靖亲妈还久的张太后,心里更有把握了一些。

但愿逮到那个方沐贤之后,能问出点东西来。

朱厚熜真的不是很理解:这些事十有八九是出自其手,但他图什么呢?

第141章 天网,滑鱼

骆安直奔承天门外。

左手边是六部,右手边是五府。

锦衣卫在右军都督府右手边、通政使司之南。

堂堂锦衣卫都指挥使,现在谁人不知?

尽管只是暂署的。

他匆匆入宫,不久后户部尚书、兵部尚书王宪、左军都督府掌事崔驸马就一起出了宫。再过一会,骆安也出来了,身后跟着几个锦衣校尉就板着脸直奔锦衣卫衙署。

“所有堂官,除了在宫里正当差的,其余全喊回来。不管在做什么,立刻停下手中事。天字第一号,各按条例行事。勿急,勿乱!”

锦衣卫门外,骆安冷声放下几句话,身后那几人齐声称是,随后散开各往城中紧要片区。

骆安走入门内开口就喊:“千户以上,到本指挥案前报道!”

留在锦衣卫衙署内的高层们很快就得到通传,骆安刚走到正堂内门,身后已经都是急匆匆的脚步声。

转身走到案桌前,他转头看了看疑惑的众人,心里闪过一句话:这句话说得极对,既是朕命你做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你便有朕撑腰。

他绷紧了脊背,眼神锐利地扫视了一遍:“天级戒备,今日口令:石榴花开!都听明白了吗?”

已到场的众人顿时心中剧震。

六月底张镗石宝南下时开始,锦衣卫内部千户级别以上武官从此每日还有了功课。

指挥使每次从宫中拿回来让他们背的条例,真的要开始用了?

石榴花开……更是北镇抚使回京后开始制定下来的一个行动预案。与平日相比,一切并无大不同。但是,一旦开始,锦衣卫要在京城九门如常的情况下盯紧很长一份名单上的各宅要员,以一炷香一次的频率向指挥使汇报动向。

那份名单……

“都听明白了吗!”骆安皱起眉头,目光如刀再问了一遍。

“卑职领命!”

“虽然从未试行,但本指挥盯着谁会出错!”骆安寒声凛冽,“今年天字第一号,陛下,也在盯着我们能不能做好!”

片刻沉默后,只一个字从他口中吐出:“散!”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