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202)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静立殿内殿外、听得到声音的朝参官和无职勋戚们刚刚准备等候片刻,让鸿胪寺官确认“无本上奏”就结束朝会的。

四月天里,从天而降一个大瓜。

广州出什么事了?

费宏的声音在继续。

“杨廷和漏泄中语,此其罪一!”

“杨廷和唆使杨慎于参策们未议定国策之时便于广州清查官绅田亩人丁,欲激民变使新法得势,贪功冒进不恤民生,此其罪二!”

“任用亲信,提拔新进,罗织党羽。先是以钱宁江彬案牵连攀咬,使六部诸卿顾忌重重唯恐牵连获罪,渐至把持参策席位,此其罪三!”

“逢迎陛下欲开创盛世之宏愿,假变法致中兴惟愿青史留名为虚,揽朝政尽归己用逞权奸之威为实。此其罪四!”

“陛下欲得大治,臣等自当尽心竭力!然杨慎于广州府滋扰乡绅、大索财物,生员无心备考,百姓皆误农时!以首辅亲子之尊,治下管理苦不敢言,一府之地民怨沸腾!如此凶险局面,盖因杨廷和罔顾下情,变法贪功!翻遍史册,变法岂有如此操切者乎?此真不得不变之时耶?杨氏父子如此行事,真欲辅佐陛下开创盛世耶?陛下明鉴!”

嘴炮声回荡在奉天殿内外,朝参官们和无职勋戚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诡异的是,大殿里短暂沉默下来。

杨廷和只是平静地不说话,御座上的陛下也没有说什么。

广东新法牵动人心,中枢一直都在密谈,今天,矛盾终于在朝会上爆发了吗?

去年六月里还朝的费宏为了大家的田地,勇敢地站了出来!

顷刻之间,他们或张大了嘴巴,或慌乱地低下头开始思考。

但有点不对啊:杨廷和在陛下初次朝会时被陛下踩得那么惨,诸事稳妥而行,不像是这么激烈的人啊。

如今到底是像费宏说的为了揽权而利用变法,还是有什么别的谋划?

有点怪,看不懂,再看看。

今天自然是一个群戏,毛纪第一个站了出来反驳:“臣毛纪弹劾费宏不遵国策会议规制,妄泄机务,请陛下罢其职、治其罪!”

看戏众人心里不爽了:有些东西要保密我们能理解,但新法何等大事,我们入朝为官,听一听、议一议都不行?

石珤也站了出来:“杨慎于广州府只是查问一下士绅田亩人丁,并未行什么新制。费大学士何故危言耸听?鱼鳞册、黄册本就到了该重新造办之时!”

张子麟不甘落后:“臣去岁督宪东南,所到之处百姓赋役实重!富庶之地悠然如此,费大学士以为未到变法之时,实乃何不食肉糜之言论!”

李充嗣目光危险:“费大学士弹劾杨阁老罗织党羽把持参政席位,我上个月方才履新参预国策会议,莫非就是费大学士口中之党羽?”

吃瓜朝臣都听呆了:你是不是好像不那么重要,费宏这是捅了马蜂窝?杨廷和还没自辩,倒是有四个参策跳出来替杨廷和或者新法说话了。

杨廷和站在那做着心理建设。

你们这帮杀千刀的,反正有我顶着,所以先假装“党羽”吗?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出列说道:“满朝皆知,犬子出仕以来一直供职翰林院。他受圣人教诲,每以忠君报国、守土安民为己任。子充弹劾臣漏泄中语,绝无此事。只是犬子既亲眼所见民生多艰,意气难平,以致操切行事,那是有的。”

杨廷和转头诚恳地看着费宏:“陛下有宏愿使大明中兴,岁入十年倍之。国策会议上我等共商良策,诸事不是还未议决吗?我若已把持参策席位,那又岂会议而不决?子充,昔年旧怨而已,何故如此诛心?”

两人目光交汇,互不退让。

但之前费宏是跪下弹劾的,杨廷和却只是出列自辩,这下倒是一个俯视一个仰视,显得杨廷和更强势。

杨廷和转身向文武百官,“只是如今民田日少、徭役日重!国家养士百余年,上不能解君忧,下不能安民生,有何面目高居庙堂?”

慷慨激昂地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向朱厚熜跪下来,激动地说道:“陛下虽藩王继统,然天资卓成、贤明英断!陛下欲使大明再致中兴,臣亦久思革弊图新!陛下知其难,故而赦臣屡有冒犯之处;臣亦知其难,故而请奏新法当择一省先试行,又先于国策会议之上商议周全!”

“臣等草拟陛下登基诏书,所请裁撤冒滥、清理皇庄皇店等诸事,陛下尽数应允办成!陛下问何以富国,臣对曰当行新法。如今费大学士以四大罪状弹劾臣,新旧法之争曝于朝野。臣曾说过,赋役乃富国根本,动之内外皆掣肘,不动则富国无望,请陛下圣裁!”

吃瓜朝臣们听到了当事人的自辩陈词,来龙去脉是听清楚了。

皇帝想富国,杨廷和的答案是要变法。

别看陛下登基前后踩杨廷和、刑部大堂之上杨廷和又示威,但大方向上,君臣是一致的。

这就是杨廷和的地位始终没被动摇的原因吗?

现在,费宏就是杨廷和所说的掣肘,那么需要陛下圣裁的是什么?

对支持杨廷和革弊图新的决心!要为他树立足够的权威!

但为什么感觉有点假?

“陛下!”孙交忽然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此时既已于朝会之中公开议及,当集思广益令众臣各抒己见。新法要不要现在就开始试行,有什么其他法子可以富国,群策群力之下,朝廷也不致争议不休,万不可仓促决断!”

大家迷惑了。

孙交,皇帝的老乡,顶替袁宗皋的帝党领袖。他这番持重发言,却是隐隐站在费宏这边啊。

那陛下与杨廷和在变法上真的是一致的吗?

封闭议事已经十个月的国策会议,里面涌出团团迷雾出来。

起初,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场朝堂上的辩论,只是曾出现过无数次的方略争议。

直到这场辩论在随后几月里波及到几乎每一个人,带着血……

……

收到京城回音的时候,广东已经到了四月下旬。

杨慎已经拜访到了靠近惠州府的县界,桂萼前来探望他。

桂萼的小眼睛里满是不可思议,看着杨慎黑了不少的面容连声说道:“用修真有古人之风,失敬,失敬……”

饶是桂萼,也只敢想着统一科则,缩小官吏上下其手的空间,让老百姓的负担少一点是一点。

他从不敢想着直接对士绅富户动刀。

杨慎的身后还跟着三大才子。

确实并不颠簸,反正每到一处都是吃住在士绅家里,但他们现在的心理状态不太好。

每日都仿佛站在暗流汹涌的巨浪之巅,谁都清楚杨慎的这些行为意味着什么。

臬司衙门的兵保护着杨慎,广州府的官员们都在,当面杀起来是不可能的。但强撑起来的笑脸背后都是怨气、怒气、杀气,三大才子是感受得到的。

而行走于乡野之间,见到羸弱衰病的乡民劳苦于田间,面对官员胥吏时战战兢兢的胆寒姿态,也都落入他们眼底。

他们对杨慎的感觉和现在的桂萼很类似,只见刚毅的杨慎沉郁地说道:“什么古人之风?无非是借家父之威肆意妄为罢了。朝廷如何决断我不管,我只是不想愧对我所读的圣贤书。”

一段时间下来,杨慎说话掉书袋都越来越少了。

两人正在县界闲聊,不远处一队仪仗急匆匆地赶来了。

“府尊……哦,桂府尊也在。”当先赶来的人对他们行礼之后焦急地对杨慎说道,“朝廷有旨意下来,黄参议行文府衙,请府尊速回府衙接旨!”

那队仪仗就是来接杨慎的仪仗,轿夫抬着空轿在田间奔走过来,显得匆忙至极。

“这么快。”杨慎算了算时日,随后却对旁边松了一口气的同知、通判们说道,“本府回府衙接旨,你们继续代本府拜访查问!”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