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242)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是为了皇兄嗣子,庄肃皇后去岁就惊惧过甚,与慈寿太后同居仁寿宫,恐会再度病重。”朱厚熜平静地说道,“等睿王府整饬完毕、庄肃皇后移居衡州,自会再接慈寿太后回仁寿宫。”

众人心里松了一口气,那样的话用不了多少时间,确实像是换了个更好的环境“养了养病”。

可这番动静,毕竟还是会落在很多人心里,被猜测、解读着。

现在去动张氏兄弟,皇帝到底是为了什么?仅仅是让“新党”往前迈出更坚决的一步吗?

不……某些心有不甘的人心里的借口多了一个,某些藩王会感觉依靠旧党的力量希望更大了吧?

明年,新君登基后要求的二十七月内于府中为正德皇帝服丧的要求就要到时间了。

朱厚熜看着他们,平静地说道:“新法想成,卿等皆需努力。新法若成,卿等是再开大明之功臣,青史上流芳百世。朕明年才十七,卿等无有功高之忧,朕之宽仁胸怀,容得下。”

利字当前,新法岂会就这么只有些紧张情绪?

没有血肉,岂会肥沃?

新党旧党的党魁都是“自己人”,那么在皇帝不断布下的天罗地网中,他们能够精确地完成这一轮点杀吗?

杨廷和到了此时终于心里再没有任何侥幸,君臣对外演了那么多的戏,到了此刻,真正的杀意才显露无遗。

“臣等明白了。”

人精们都清楚了,嘉靖五年之前新法虽然只在广东施行,但从嘉靖二年开始,依旧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余诸省要一茬一茬地倒下那些心存侥幸的官绅、富户、甚至于提前跳出来的藩王。

五年之约,只是一把钝刀而已。

此时动张氏兄弟,激进吗?

不,全看他们这些持刀人如何动手。

“三日后,朕巡阅京营!”

朱厚熜安了他们的心,让他们回去办事了。

众人看着往坤宁宫而去的皇帝的背影,心里想起去年时候他就说过的话。

国本,京营,新法。

那时候,这只是皇帝明言的他所关心的三件事。

但从一个月后的嘉靖二年开始,这三件事也会成为所有参策们最关心的三件事。

皇帝始终有退路,他们没有了。

“我去刑部。”李充嗣说。

“我去看看今年京营饷银拨付事。”王宪说。

“我回礼部看看景帝入庙之事议得如何了。”张子麟说。

杨廷和看着他们一一离开,回头望了望乾清宫。

正德皇帝驾崩时,他曾觉得重任在肩。

第184章 皇帝的数学手稿

参策们都明白了皇帝胸中有一局棋,棋盘是整个天下。

参策们也都知道了自己是其中各色棋子:不能冲锋陷阵,就会被对方兑子。

参策们甘心吗?

不甘心!若是一切如旧,他们仍能安享高位。

但时代变了,皇帝不一样了。

朱厚熜已懂得使用君权,所以参策们被他赶上了船,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可他不会寄希望于参策们本身,他的国本、他的京营,都是这个时代之下无与伦比的利器。

从正德十六年十月下旬登基为帝到嘉靖元年十二月,朱厚熜并没有离开皇宫很多次。

这是为了帝位稳固考虑,也是因为他无心去看什么民间疾苦。

从五百年后的时代穿越至此,他清楚如今大概会是什么样的民间疾苦。

那些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他面前,他无法做到无动于衷;那些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他面前,他也清楚许多事情会无能为力。

因此他告诫着自己,他已经是帝国最重要的一个政治人物,他需要冷静地去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现在的他看来,其中一个正确判断就是:他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

可他前世只是一个会计,他不懂得什么技术具体的原理,他没有别的金手指。

他所知道的常识、知识,在这个时空里要发挥作用,都要落脚于人。

依托于他的重视、他给予的资源,这些人才会得到重视、有动力、能够心无旁骛地去钻研某些东西。

历史上某些技术的突破常常以数年、数十年甚至百年为单位才能完成,朱厚熜急也急不来。

他只能尽力用好这些人。

正如最开始在南洋长大、混饭于葡萄牙人船队、最终被大明“劝降”的戴明。

应允了兵仗局掌事太监赵运发的要求,广东按察使汪鋐劝降的杨三、戴明二人中的一个来到了京城,负责协助兵仗局改进西洋人火铳、枪炮。

戴明是大明后裔,但他自小在南洋长大。

他听说过关于大明的故事,知道郑和曾率船队远渡重洋,远播四海,但他并没有接触过大明。

后来,他被汪鋐派人劝降了,他帮助广东海防道将葡萄牙人赶出了屯门岛,他来到了京城。

他有了个万法馆供奉的身份,他工作于兵仗局,他也清楚了什么叫大明。大明究竟有多大的国土、多少百姓、多强盛的国民。

今天,他见到了皇帝。

北京城郊,京营校场,大帐之中,他跪在了一个人的面前。

“戴明。”前方的声音响起,随和又轻松,“朕已经听说你很久了,只是每次去万法馆,你都在兵仗局的火药局那边忙碌。”

“……臣既受皇命,不敢懈怠。”戴明谨记着赵运发他们教导的见驾礼仪。

“起来说话,不必拘礼。”朱厚熜看着面前这个人,等他站了起来就说道,“若非有你,朕的将士没办法用上更好的火枪、威力更大的火炮。”

“……臣不敢居功。”

“你是万法馆供奉,朕之下,无人能指使你。”朱厚熜强调了他的身份,随后才和颜悦色地问道,“以你之见,大明火器若要进一步拥有更强威力,朕需要如何支持你?”

戴明实际是很惶恐的。在葡萄牙人的船上,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船员,顶多因为火器方面的经验不等同于最底层的船员。

可是皇帝延请他为万法馆供奉,京城之中衣食无忧,到了兵仗局也是人人听命。

于是戴明回答道:“臣所知已尽数如实相告,臣本是一个普通人,陛下之问……臣不知如何作答……”

“若无喜好,你不能于火器之道有这样的经验。”朱厚熜看了看他和兵仗局底下的其他火药大匠,“万法馆不同于翰林院,不以圣人学问分高低。只要于国有益,都可成为朕的万法馆供奉。俸禄、尊荣、子孙,朕都能尽力满足。戴明,赵运发,今日检阅尔等大半年来成果,朕拭目以待。”

“臣必尽心用事,不负陛下所托!”

朱厚熜笑了笑。

火药究竟要如何改进配方?火器究竟该如何设计制造?兵卒究竟该如何使用新型兵器?

朱厚熜一窍不通。

可他是皇帝!

他只需要一句话、一个命令,总能激励一些人,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或许慢一点,但不会错失良机。

大帐之外的不远处,郭勋安坐于马上,面前是神机营下辖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军。

“去年去剿匪,今年没有去!”

郭勋骑着马在这神机营五千巡视着,用上了他最大的音量嘶吼着。

“但是今年,陛下来检阅你们操练得如何了!”郭勋面红耳赤,“个个都是拿饷银的泼才!你们的银子,每年定数,是不是都拿到了?”

“有!”

“是!”

郭勋恶狠狠地说道:“老子是侯爷,你们营中的将官,谁克扣了你们的饷银,谁贪了你们的钱?陛下就在那里,告诉本侯爷!”

话问得有点傻,于是底下只有一片回复:“没有!”

“饷银给足,专心操练,陛下要来巡营了,你们敢给本侯爷丢脸吗?”

“不敢!”

“陛下一年花了几十万两银子在你们身上,等会能看到什么操行,全看你们这帮泼才表现怎么样!”郭勋声嘶力竭,“哪一营、哪一冲、哪一衡、哪一乘歪瓜裂枣,本侯爷会瞪大眼睛瞧着!”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