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251)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宗设谦道能在日本做僧人,嘴皮子原本是不错的。

但现在他发现了,尽管抓住了他是使臣不容轻辱的点,虽然他手里的堪合也是真的,但他过去打交道的毕竟还是日本浪人、普通平民及大内氏领地里的贵族们。

他们拿着自己是大明后裔的身份做文章的道理,宗设谦道是理解的。

但他不理解:他们凭什么认为自己会接受这种安排?

因此他大笑了几声:“外使岂非不知礼仪不明规矩之人?只是诸位天朝上官折辱番国使臣,外使却不能无动于衷!如今前来向新君称臣进贡,外使既受此羞辱,那也只好无功而返了。若两国刀兵再起,非外使之罪!”

说罢就对月渚永乘说道:“月渚桑,我们走。诸位上官,还请将外使等所载贡物如数重新装船,让我等尽快启程返还。”

赖恩等人就这么眼睁睁地看他很坚决地带着人离开了,脸色阴沉得厉害。

谁看不出他的凭恃?以退为进罢了。

日本使团大张旗鼓入了港,还没完成朝贡就又回去了,朝廷问罪怎么办?

只让鸾冈瑞佐和宋素卿带着一船贡物的礼单去京城朝贺,朝廷觉得日本怠慢怎么办?

好好的欢迎宴会,赖恩没想到之前一直安静等在嘉宾馆的这个宗设谦道如此刚烈,而且明显也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主。

“解佥都,你看这……”赖恩看向了解昌杰,希望他给点意见。

毕竟,在座诸位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皇帝。

解昌杰想着自己的使命,淡淡地说道:“四船贡物都要呈上去。”

这单朝贡贸易的金额越大,东南富商才会越动心,解昌杰只懂得这一点。

赖恩很为难:可是那宗设谦道坚决要做正使,不肯交出主动权。

他不由得看了看鸾冈瑞佐和宋素卿:“此次必定是要发新朝堪合的,不如你们退一步算了。若能献上贺表、弘治堪合,这新朝堪合,你们二家可一家得一半。”

宋素卿却断然摇头:“赖公公,我等只有百余人。归国途中,岂能幸免?赖公公有所不知,那大内左京大夫素来招养海寇。如今他们使团中,大半倒都是海寇。诸位大人,外使曾收到友人信件,前年不是还有逆贼勾结倭寇吗?”

厅内诸官不由得变了颜色,有些没想到地看着宋素卿。

这家伙的言下之意已经很明白了:那个大内左京大夫的使团虽然有三百余人,但这里可是大明宁波。若是以海寇冒充使者之名一网打尽,那么问题不就解决了?

可是对方毕竟拿着真实的堪合。

而日本使团进港的消息早已传遍浙江,现在固然可以把他们当做倭寇办了,但消息终究也会传回日本。若那大内左京大夫怒而兴兵呢?

赖恩连连摇头:“不可如此。”

宋素卿却又说道:“如今使团全被除了武器,这事却可由外使来做。外使等奉日本国王之命率贡物四船前往大明,途中被海寇劫走三船,不意贼子竟敢大摇大摆冒充使臣前来朝贡,外使等人趁其不备歼灭之,那便与大明无关了。”

“……宋素卿,你的胆子太大了!”赖恩盯着他,“你们使团的武器也都被收了起来,莫非你要市舶司及宁州府为你开方便之门?”

宋素卿叹了口气:“那外使也没有办法了。虽有贺表,无奈却不能进献给陛下。诸位上官需明鉴,外使是真正奉了王命而来,而那大内左京大夫割据地方,实乃不臣之辈。过去数年之朝贡,其堪合本就是从正式使团中劫掠而去。”

宋素卿说的是实话,但赖恩等人仍旧不肯做这样的事。

直到宋素卿又说道:“大明沿海之日本海寇,多以大内氏为老巢。昔年足利将军清剿对马等岛海寇,是从大内氏割据地方后才渐渐无力约束。前年逆贼所勾结之日本海寇,所剩余党,恐怕也藏匿在大内氏庇荫之下。”

众人眼神齐齐一凝。

第189章 张孚敬套路越来越多

“宋素卿,你这样说可有证据?”

赖恩问出话后,紧紧盯着宋素卿的反应。

这个人不仅知道前年方沐贤的事,现在更是暗示方沐贤的余党就在大内氏那边。

“外使只是猜测。大内氏盘踞之地,是日本国离大明最近的一带。”宋素卿平静地回答,“外使素在日本关西一带京都附近,足利将军及右京兆大夫细川大人已经十年未能与大明往来。那逆贼既在大明生事,借大内氏之力是最容易的,而那九州岛一带也是浪人、武士很多的地方。”

解昌杰和赖恩他们对日本所知不多,平日里也并不关心。

但现在不管宋素卿说的是真是假,他们都不敢赌。

万一他有什么证据,只是现在不肯说呢?

对市舶司来说,以宗设谦道他们为主还是以鸾冈瑞佐这边为主并不重要。可如果以宗设谦道为主,人送到了京城,回头宋素卿他们拿出了证据出来,那是什么性质?

把前年密谋在日精门刺驾的逆贼余党以国宾身份送到奉天殿上?

再行刺驾是不可能的,但万一出了什么事,谁来担罪?

赖恩语气不善地瞥着他:“你只是猜测,便想巧舌如簧,让咱家暗助你们除掉日本左京大夫所遣使团?你们两方相争竟想借咱家做刀,好大的胆子!”

“左京兆大夫大内义兴,原本只是周防一地守护,如今已是七地守护,在九州一带声威赫赫。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家臣、智将陶兴房。而陶兴房有一个义兄陶义清,原名绪方沐义。绪者,世系。方沐贤,绪方沐义,赖公公,外使虽只是猜测,但称不上巧舌如簧吧?”

解昌杰和赖恩都不能再等闲视之,连忙问道:“确有此人?”

宋素卿看向了鸾冈瑞佐,只见他点了点头:“陶氏是大内氏十分重要的家臣,大内氏讨伐各地,陶兴房兄弟二人功不可没,在日本也是远近闻名的人物。”

虽然不太懂宋素卿说的是真是假,但鸾冈瑞佐当然是帮他。

赖恩看向了解昌杰,再次问了一句:“解佥都,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若果真如此,倒不得不防了。”解昌杰想了想之后说道,“但毕竟是持国书堪合而来,不如先问问那宗设谦道有没有陶义清此人,原名何人。若果如其言,则要呈禀陛下如何处置了。”

说罢看向了宋素卿:“你点出此事,莫非盼着大明对那什么大内氏兴兵,好助你们除掉他们?”

“外使岂敢如此?只是大内氏实乃割据不臣之辈,又包庇大明逆贼余党,这日本朝贡正使岂能由其委派,新朝堪合岂能发给他们?”宋素卿说来说去,似乎都只是为了这次以及以后的朝贡之事。

“郑提举,就如解佥都所言,你借安抚商议为名,再去问问那陶义清之事吧。”

宴会都已经准备了,自然还是得进行。

郑守介去了一趟之后很快回来:“这宗设谦道不肯再来,不过大内氏陶家确有陶义清此人,也确实是陶家义子。只是原名如何,宗设谦道不得而知。”

“你问起此事时,他神情可有变化?”

“我留意过了,颇有惊诧警惕之意。”

宋素卿坐在席间淡淡说道:“宗设谦道原姓徐,也是大明后裔。若那绪方沐义也是大明后裔,他们二人同在大内氏帐下用命,绝不至于没有深交。诸位上官,若不审问,他岂肯直言?诸位上官不信外使之言,如今却是打草惊蛇了。”

这话听得郑守介连连点头:“他确实姓徐,宁波有不少人认识他。”

说罢急切地看着赖恩:“赖公公,若果真如此,可是大功一件!”

赖恩想着宋素卿关于一船贡物赏赐的让利,想着宗设谦道的不肯退让,又想着宋素卿所说的绪方沐义。

这家伙说了不用市舶司出面,只需暗助他们,让他们先以日本国内争斗的名义先做掉那个大内氏使团。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