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324)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到了自己亲弟弟广元郡王朱致椹那里,看到他那月娥、翠儿、兰香三个美妾,朱致格很眼馋。

“王兄,今日又准备……”

朱致格点了点头,朱致椹咧嘴笑了笑:“如今你袭封了亲王,要为王弟多请些禄米恩典啊,王弟府中难啊!”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快带本王去……”

朱致椹把他带到了一个小院里。自己的美妾是不能共享的,但朱致椹在这院中却搜罗了许多女子供朱致格淫乐。

要不然,他的身体能那么差?

虽然并不缺女人,但朱致格还是更羡慕朱致椹这种光明正大、而且所纳妾室各个美若娇花的感觉。

他开始享受起属于自己的藩王快乐生活,朱致椹笑呵呵地为他关上了院门。

而后,他脸上的笑容怪异起来。

三十二岁了还无子,这位王兄身体又这样不断被掏空,也不知他还能熬多久。

这辽王之位,将来也不见得没可能由自己这个弟弟来袭封。

朱致椹边走边思索着:自己那位王嫂确实不是个简单人物。若无她管束,朱致格一定会更早把他自己搞垮。

得想个办法让她犯点大错……

毛氏很忙碌。

筹备庆贺礼,又要安排进贺表之事。另外,辽藩宗亲有很多事也需要处理。

比如曾经计划行刺过朱致格祖父的那些人里,有一个人的两个女儿跑到她这里来哭哭啼啼了。

“王妃,罪不及后人,这是宗亲定例啊。我和姐姐都已年过三十,还不能为我们请封选仪宾赐婚吗?”

毛氏很头大。

这两个都算是朱致格的堂姐。罪人之后,两个县主都三十多了还没成婚,这确实是应该帮她们做的事。

可是,辽藩的宗亲太多了。两个县主若选了仪宾,朝廷立刻又需要另支一份禄米。

三年服丧,辽藩宗亲这边不知积压了多少需要辽王代为奏请的事。

请米、启恩、请名、请封……毛氏知道过去这三年的敏感,哪里敢让辽藩不断在皇帝面前“露脸”?万一惹怒了陛下,王位袭封的事可能都会出变故!

但现在,朱致格已经正式袭封,这些事没有理由再拖延了。

“我知道了,我会跟王爷禀奏,请他拿主意的,你们先别急……”

虽然实际是她在代为做主,但表面上,她还是把朱致格的地位摆在自己之上,也没把话说满。

忙得晕头转向的她看不到朱致格帮忙的身影,而来参加辽王袭封大典的湖广诸藩使者也陆续抵达荆州。

这些天里,朱致格也不是完全不管事。

至少,沉浸在王爷感觉里的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不少宗亲的请求,而后暗地里收了他们不少礼物,甚至还有一对他们偷偷进献的美人。

王爷的快活让他难以自拔。

“张镇,你把这几件事拿去交给左长史,让他帮本王先拟好奏表吧。”

朱致格把自己今天答应下来的几件事都记了下来,顺手递给王府仪卫司的护卫张镇,然后就急急忙忙去了王府之外的一个偏院。

那对美人,滋味还没尝够。

张镇办好了事就准备赶过去那偏院,不过也不用急,因为王爷必定是要在那里呆上一两个时辰的。

于是他顺道回了一趟家,儿子张文明还在用功,准备应对明年又一次的乡试。

张镇先看了看自己父亲的身体情况。

张家祖上也是世袭千户,只不过张镇的父亲是次子,没能袭封千户官职。迁来荆州江陵之后,张家就只是个普通军户了。

张镇的父亲说话口吃,被人戏称为“张謇子”。但是,“张謇子”热心快肠,一生积德。他平生所愿,就是张家能出个大人物。为此,他给三个儿子分别取名钺、镇、鈛,这都是青铜重器,足以显示“张謇子”希望自己后辈能光宗耀祖。

只是可惜,张镇只混到了个王府护卫。老大老三,也都不算有出息。

而张镇的儿子张文明虽然已经是秀才,可是屡试不中,如今“张謇子”又把希望放在了曾孙身上。

“叫文明夜里别温书太晚,多去去媳妇房里!”

于是张镇去点了点儿子,而后出了家门。

现在王爷在操心子嗣的事,张文明既然已经成婚,那也得多在子嗣一事上用用心了。

张镇并不知道,自己这个将来的孙子将会如何名震千古。

现在,小护卫张镇赶到了那处偏院,就见院里已经吵闹着。

“王府中多少事,王爷就躲在这祸害自己的身子?”毛氏气不打一处来,“还有,如今何等时候,岂能如此大肆乞恩,还要赐田!王爷怎么不先与我商量商量!”

她有些话都不好在这里说:那些王府属官,只怕巴不得王爷安排他们奏请这些事,让皇帝对辽王产生恶感,递刀惩治辽王!

等她看见了张镇,目光立刻危险起来。

第233章 水能载舟?搅起这潭水!

被辽王妃盯上,张镇只能心头大呼苦也。

好在毛氏虽然心头很不满,却也不至于迁怒这个只能听话的护卫。

朱致格已经是王爷,他要做什么事,王府上下其实没人能阻止他,而毛氏又不可能直接跟王府属官安排。

结果就发现王府那边已经递上去了很多奏表,乞恩请田。

现在她只能看了张镇一眼,开口说道:“护送王爷回府!”

说罢转头盯了一眼院中那两个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少女,先拂袖离开。

朱致格爽快到一半却被“捉”当场,此刻心头竟有些忐忑。

毛氏大怒,他也就乖乖地先离开这里回到了王府。

寝殿之内,毛氏已经调整好了情绪,准备跟自己的丈夫好好谈一谈。

朱致格一开始还好,听她讲着眼下的情形、许多事情的利害关系。

他心头松了气,毕竟没有去说他在偏院里做的事。

这让朱致格更加感受到正式袭封亲王之后的不同,想得越来越多之后,他反倒沉了沉脸:“这些事,本王怎么会不明白?适才在那边,下人面前,你如何能那般训斥本王?本王威严何在?”

是大了胆子说出了这些话,但他内心还是比较忐忑的,不知这试探算不算作死。

然而毛氏还真的行了行礼,认真说道:“是我心急了,王爷见谅。”

朱致格呆了呆:她居然认错了!

这就是正牌王爷的地位吗?

于是他挺了挺胸,正要说点什么,毛氏又正色道:“王爷既爱惜威严,更不能让下人轻看,举止皆应有度!如今辽藩恩荣系于王爷一身,王爷如何行事,陛下都会留意!常闻陛下勤勉好学、天威莫测,只看如今朝堂重臣如何一心用事、助陛下推行新法,便知陛下才是真有威严!王爷当以陛下为表率才是!”

朱致格感觉脑袋有些疼。

这么多年了,这个王妃总是这么一本正经,总是对他说教不停。

现在又拿朱厚熜做他的榜样,朱致格却只想到一点:“本王若以陛下为表率,那就也要两次妃九妾?”

毛氏气不打一处来:你脑子里能不能有点别的?

然而毛氏无法反驳:尊贵的皇帝陛下确实开了大明先例,一次性选了一后二妃九嫔。

事实虽如此,毛氏只是勃然变色:“天子才十二女,王爷这话若在外面说,那就大祸临头了!”

“……那诸侯九女!”朱致格虽然根本不怎么学好,但这些事他懂。

面对自己这杠精王爷丈夫,毛氏只感觉心累。

你自己什么身体你不知道吗?

她眼泪都急出来了:“我并非妒妇!我辽藩宗亲之多,在诸藩之中都居于前列。荆州府屡有上奏言辽藩岁禄负担之重,此前我劝王爷少近女色,一是为了王爷身体着想,二也是担忧朝廷深感辽藩宗亲负担过重,寻到由头将辽藩除封。我种种苦心,王爷莫非不知?”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