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430)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朱厚熜并不关心他们粪界的斗争,但对他说的十一大类一百五十三种这样有精确数字的肥源却颇感振奋,连连追问。

于是,这金柯竟成为了主角,滔滔不绝地介绍起粪肥、饼肥、渣肥、骨肥、土肥、泥肥、灰肥、绿肥、秸秆肥、石肥、杂肥这十一种肥源来。

毫无疑问,他是肥界的真正专家,是生产肥的人,而不是大北京居民排泄物的搬运工。

“就是你了!”朱厚熜如获至宝,“朕今日总算有所收获。你很不错,做一行钻研一行。朕先讨个好彩头,给你赐个名。”

金柯欣喜若狂。

皇帝赐名,这是要回去祭祖的大事!

宋虎等人艳羡不已。

“就叫金坷垃!你与土有缘,若你能为朕谋划的这桩事建功,便是功名可立!”

朱厚熜感觉不把他这名字补全似乎浑身不得劲,虽然可能是他母亲姓柯,这下子他仿佛是姓金和姓柯的拉的垃圾。

但做肥的嘛,本来就是变废为宝。

朱厚熜强行给自己选的名字说些有来源的话。

金坷垃仍旧很激动:“草民谢陛下赐名,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锦,先让农学院那边安排人去金坷垃那边看看,让皇庄那边一部分田用旧肥,一部分用他的肥,比较一下长势和收成。”

“奴婢领旨。”

宋虎目瞪口呆。

有这样抢生意的吗?当着自己的面抢天下最大的主顾?

但甲方是皇帝,宋虎不敢放屁。

“朕再交给你一个任务。”

“请陛下下旨!”

皇帝交待办的事,那不是旨意是什么?金坷垃并不觉得有毛病。

朱厚熜说道:“你只知道民间有人用那些东西做肥,但那些东西为什么能做肥,你要尽量寻访清楚。”

其中原理,金坷垃自然不可能去寻访清楚那些东西里有什么成分对农作物有用。

但朱厚熜需要他把这件事当一个事,尽量先因为皇帝的要求去说出些似是而非的一二三四来。

总之,从金坷垃这里,朱厚熜多了一个届时可以问倒许多人的问题。

土里到底有什么让农作物茁壮成长?就长在水里的玩意,根不着土,为什么也能长得怪好?

从这些问题开始打破沙锅问到底,能不能让一些人真正分析出靠谱的一二三四来?

与此同时,如果金坷垃的肥真的肥力不错,那么他大概是生产着原始的复合肥。

成分含量且不说,如果有些东西的成本低、产量大,未尝不能先规模化起来、供应下去。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开头就好。

出了皇宫,所有人都晕晕乎乎:一半是饿的,一半是因为这次经历太离奇。

“金道尊,要是发达了可别忘了小弟啊。”

于是金坷垃更晕了,宋虎也更晕了:道尊不是爷们我吗?

第289章 嘉靖五年终于到了

知识改变命运,这话在金坷垃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坷垃开始“奉旨”研究他金家肥的奥秘,皇庄那边的管事太监已经亲自登门拜访,商议供肥事宜,还要他春节过后带着人和肥一起去一趟皇庄。

另外要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正有不少陆续入京。

腊月初一从淮安出发,唐枢、龚用卿、王慎中一行人有专船不停歇北送,一路上不知道省了多少歇脚、另找船的麻烦。

天公作美,今年冬不算寒冷,运河的北段还没开始封冻。

等他们刚刚从通州出发前往北京,天上竟然开始飘下雪花来。

长居福建泉州的王慎中还是第一次见到北方的雪,一时惊异非常地连连掀开马车上的窗帘子,看外面的景象。

“瑞雪!吉兆!”龚用卿连声赞叹,而后嘱咐他,“莫要看了,冷。”

窗帘一掀开,冷风就往车厢里灌。

说罢羡慕地看着唐枢:“惟中在京城里安顿之处都被刘总河安排好了,我那打前站去的家仆还不知道有没有找好住处。”

他们在通州歇了一晚,他那家仆却是连夜出发,赶早去找住处。

唐枢一路上已经被他闹麻了,此刻正色道:“京城旅邸寺观何其多?必定已办妥!”

“只怕不尽然啊。”

龚用卿又拿着昨天在通州买到的最新一期《明报》手抄本,这已经是腊月十五刊行的第四期了。

他感慨地说道:“费相已受印,朝廷多了这么多三四五品官位,官场上的消息自然更灵通。只怕京城里现在除了各地赶考举子,还多了不少跑官之人啊。春节将近,正是拜会之时。”

唐枢不多言语,只是笑了笑。

无论如何,刘天和给他安排的只是一处小宅子,住不下这么多人。

他现在生怕龚用卿依旧不断去追问他关于明年会试的可能消息:本就没什么消息,都是龚用卿他想多了。

此刻一听龚用卿提到“跑官”,唐枢知道他仍旧没有领悟到设了总理国务大臣、明年推行新法置诸省之后的本质变化。

他看待问题,还是之前那一套想法。

毫无疑问,龚用卿叮嘱仆人找城内的旅邸,用意不言而喻:那位明报总编辑,只怕要多被他们这些同乡后进叨扰了。

一路上这二十多天里,龚用卿除了时不时打扰唐枢,其他的时间倒是都用在写诗撰文中,准备到了京城就大肆投递。

反倒是那王慎中,一路之上不见更多准备,只对北地风貌十分好奇。

现在三人挤坐一车,其余人在后面马车上。

车队冒着风雪,沿着京城与通州之间的道路往西面走,后来便听见外面的喧嚣。

龚用卿这下自己好奇了,掀起车窗的帘子往外望去,而后便微微张大了嘴:“此处大兴土木,却是为何?”

唐枢也凑过去看了看,凝神想了想之后便说道:“只怕是上一期刊载的那个消息,北京二园之东南郊轻工园吧。”

龚用卿这才想了起来,只不过上一期最重磅的消息是费宏担任首任总理国务大臣的消息,其他事情并不受龚用卿关注。

但此刻望着外面风雪之中的忙碌场景,龚用卿有些震撼。

“……不意这轻工园竟有这么多匠人赶工。”

“工部建设局。”唐枢目光凝聚在他们身上,“将来治理黄淮水患,只怕也会见到他们的身影。”

“……这轻工园竟如此广袤?”王慎中也不免感慨,“这是占了多少良田,不知原先世代居于此的百姓迁至何处了。”

龚用卿不以为意地说道:“既是朝廷大计,百姓自当体谅。况且,这轻工园如此之大,须用多少工役?顺天府必有妥善之策,若未处置好,如何便能大兴土木?道思过虑了。”

王慎中没有辩驳,唐枢缓缓看了他一眼。

而后,他才说道:“我昔年足迹遍布四方,京城也来过三回。若没记错,此处再往南便是通惠河,原就是一处小市集。布匹茶叶,天下百货,自通州运至京城,入城前都聚于此,原以各家商行货仓储场为主,早便不是良田。”

“……原来如此。”王慎中朝唐枢行了一礼,“唐兄博闻强识,小弟着实佩服。”

“不值一提。”唐枢却啧啧称奇地看着外面,“让这些商行让出地方兴建这轻工园,只怕比让百姓迁走更难,竟如此顺利便已动工?”

龚用卿又侃道:“这有何难?河运局一设,南北商人不就齐聚淮安,望河运局赏口饭吃吗?那十八家企业,有多少是位于京城的?民不与官争,那些商行若想继续把生意做下去,岂有不让之理?”

唐枢越发觉得龚用卿就是个指点江山、不思细节的性子。

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但能在京城立足的民间商行,哪个没一些做官的朋友?这里面,纠结的是不少利益。

能解决这里面的问题,必定是需要方法和策略的。

马车很快驶过这片热闹的工地,再往西行得数里,便已见到京城东城墙外的民居屋舍。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