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45)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现在先帝大行了,臣便成了依阿权奸之辈。臣自正德八年便已是一部尚书,此后臣之任事,全出于先帝!张九叙,你何不说先帝是权奸后台?”

被这么一顶大帽子丢了过去,张九叙怒不可遏,顿时说道:“陛下,王琼大不敬!先帝只是受人蒙蔽,王琼竟如此妄议先帝!”

王琼竟一转身面向朱厚熜,行大礼喊得极为大声:“臣王琼弹劾大学士杨廷和、毛纪罗织党羽、朋比为奸,使内阁超然六部之上,视九卿为无物;张九叙、齐之鸾等言官媚上求荣,甘为走犬,不知公忠体国,以风闻奏事之权构陷忠臣、行党同伐异之实!”

梁储、蒋冕已经被人弹劾了,王琼现在的矛头便直指杨廷和、毛纪。

但其中用意,朝堂中人又有谁不明白?

党同伐异这个词,皇帝之前说的时候大概还只是夸大其词,想要用“互相攻讦”把这一波内斗轻轻放下。

但王琼现在说的是“罗织党羽、朋比为奸”,而张九叙、齐之鸾的行为则被王琼定性为构陷忠臣,是杨廷和罗织的党羽在党同伐异打击政敌。

皇帝听了会怎么想?皇帝怕不怕能有这么多党羽、走犬的首辅?

“你……你……”张九叙气得满脸通红,随后只得说道,“陛下明鉴,王琼劣行斑斑,请陛下治罪!”

朱厚熜又笑着问梁储:“梁阁老,你怎么看?”

梁储也干脆,摘了帽子就出列跪下来:“臣忝任阁臣,无所作为。今既不容于朝堂,臣老迈不堪其辱,请陛下容臣退隐乡里,保全骸骨。”

他也不说自己有没有什么罪,直接坐实了被党同伐异的指责:说是不容于朝堂,不堪受其辱嘛。

王琼已经说了,刘瑾、钱宁、江彬,乃至于现在仍然存在的谷大用、魏彬、张永等人,他们的存在不是没有道理的。那时候阁臣都没办法,他王琼与人家结交算什么罪过?要查结交内臣、幸臣,查通逆,查有没有银钱往来,那敢查到底吗?

至于梁储,他已经是堂堂阁臣了,真要论起来的话他才是首辅,他又何必结附权奸?多年来他不就是老好人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那种。

言官是真的不懂刘瑾、钱宁、谷大用等人得势的局面里做事有多难吗?当然不是,只不过现在要借题发挥罢了。这脏水泼在谁身上,看谁势弱而已。

朱厚熜再次问向杨廷和:“杨阁老,对王德华的弹劾,您又有什么想说的?”

一脸不偏不倚的姿态。

杨廷和已经被指责结党了,他再不能退缩,出列坚定地说道:“王琼贿结权奸以图幸进,小人之举!内阁协助天子,参预机务乃是本职,何来超然六部一说?六部九卿职权分明,内阁从未插手其事!倒是王琼劣迹斑斑,陛下或未可知,臣权且列举一二!”

第48章 想逼宫吗?

“正德二年,王琼夺百姓田地献予衡王,将无辜百姓充边,几乎激起民变。”

“正德三年,王琼在任户部时不遵规制,拿太仓库银借往边镇,其后也曾因户部账目获罪调任南京。”

“就任兵部尚书期间,王琼妄调辽东、延绥兵马至宣府逢迎君意,诬陷时任云南巡抚、甘肃巡抚等下狱。”

“彭泽经略哈密有功,王琼却只追论嘉峪之败,诬陷彭泽妄增金币、失信启衅、辱国丧师,竟至彭泽被贬为民。”

“至于钱宁、江彬,王琼更是与之过从甚密,远超其他朝臣因公务所需之正当来往。私相授受之事,更是不可枚举!”

杨廷和一通输出之后,语调铿锵地说道:“臣请陛下明鉴,令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严查王琼之罪,明正典刑!”

他说完后,只见随后又有多人出列,全都出言附和,请朱厚熜圣裁把王琼夺职下狱论罪。

而杨廷和显然一副有他没我的架势,毕竟这是在新君前公开撕破脸了。

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实质当中九卿之首的吏部尚书。

相较而言,梁储这个次辅,其他三个被弹劾的尚书反倒像是王琼的添头。

梁储已经一副去冠待罪的做派,王琼自觉该说的都说了,跪了下来面向朱厚熜就悲愤说道:“群起而攻众口铄金,此正党同伐异之势!臣百口莫辩,唯请陛下圣裁!”

王琼是一步步经历了诸多职位爬上来的。

他没有杨廷和、梁储这样帝师出身的身份,没有在京多年培育出来的“同道”。他每往上一步,都没离开内臣、幸臣的帮助,其他人哪瞧得上他?

但王琼只能把这条路走到底:现在内臣、幸臣已经因为正德皇帝的驾崩,式微的式微、下狱的下狱。王琼能依赖的,只有新君,只有他对于打压势大的杨廷和、掌控朝堂话语权这个需要。

杨廷和他们之前不管是对天子查账的行为会错意了,还是在新君登基前就已经组织好了这一波对梁储、王琼等人的进攻,都已经不重要。

现在天子把这个话题第一个抛出来,他王琼就是要明确地给杨廷和扣上结党这顶帽子。

这样的大帽子,杨廷和势必站出来针锋相对。围绕朝廷要职的大事,他若真要保持甚至提高内阁、他自己的话语权,一定要在这场对王琼的攻击中获胜。

陛下你担不担心杨廷和势力过大?

杨廷和多年首辅,这么多年所收门生、举荐提拔的人该有多少?

现在杨廷和带头对王琼发起总攻,附和的竟占了文臣中的绝多数。

天子会因为需要异论相搅,会因为与杨廷和争夺朝政话语权保下他王琼吗?

朱厚熜如愿看着这局面,感慨地说道:“好啊,真是好。朕前面的话白说了,都装聋作哑。国家大事第一要务是用人,对吧?粱阁老都请辞了,先另说。来来来,从王琼开始,坚决与他势不两立的,都站到中间来。”

张九叙是最早上疏给新君弹劾蒋冕王琼等人的,他必须留在中间。

而杨廷和既然已经在新君面前与王琼撕破脸,自然是留在了原地。

有他领衔,随后出列站到中间的也就越来越多。

朱厚熜甚至让人在门外大声喊着,防止后面的人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情况。

现在走到中间站在朱厚熜面前的,全都是与王琼“势不两立”的人。

朱厚熜知道将来无论如何都会有这样的局面,那就不如由他把这个局面先逼出来。

哪怕他开场就基本上表明了朝堂中攻讦成风、夸大成风、务虚成风的态度。

哪怕他指责了齐之鸾、张九叙不应该在这时掀起什么“大清洗”。

哪怕王琼指责了杨廷和罗织党羽、朋比为奸、党同伐异。

现在,随着杨廷和站了出来高声指责王琼犯过的“罪”,附和认同杨廷和的还是有这么多,好像这确实是一桩就事论事,浑然不顾朱厚熜说的“势不两立”是带着什么样的情绪。

朱厚熜心里倒是欣慰的。

整挺好,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局面不是因为大礼议,不是因为他继嗣的问题。

怎么说也是因为朝堂显要位置的权柄嘛,这确实是国家大事。

朱厚熜点了点头:“朕只问一句:王琼有罪无罪,都是皇兄在位时期的事。他到底有什么罪,是要等朕继位了,才要治罪下狱?”

杨廷和却慨然回答:“如今奸佞既已下狱伏罪,虽余孽尚在,但王琼失了倚仗,这才能凭陛下圣明使其伏法!拨乱反正澄清宇内,此乃天下归心之正举,群臣百姓苦王琼等久矣!”

王琼冷眼看着他们。

合着不办了他王琼,就是不圣明了?

他们只差把正德皇帝昏聩说出口而已,也不知还躺在这宫中几筵殿里的正德皇帝作何感想。

“天下归心,就靠朕办了魏彬他们,办了王琼他们?”朱厚熜笑了,他听懂了杨廷和正义发言当中暗藏的威胁,“朕既已御极,天下为何不归心?奸佞在朝,再加上朕是藩王继统,朕不准备继嗣到孝庙之下,是不是恐有清君侧之危?”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