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48)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废置多年的起居注官被重新设立了,天天能在天子面前晃悠的这个职位,那是升迁的捷径。

“臣严嵩……”

“臣刘龙……”

“叩谢陛下隆恩!”

朱厚熜点了点头:“来,把案桌抬过来吧。吵了这么久,正式的国事还一件都没议。你们不提,朕也会复设此官,早就备好了。”

杨廷和等人便目瞪口呆地看着太监们真的把早就准备好的两个案桌抬了出来,放在了朝堂上原本该有的起居注官坐的地方。

既然是天子早就已经决定的事,那还谈得上是杨廷和争取而来的成果吗?

什么叫做预判啊?

起居注官又叫日讲起居注官,他是不论朝会、御殿、听政、经筵、宴飨……都会出现的。

有条件的话有桌子,没条件的话也可以凭记忆甚至当场站着记点什么。

只要天子出现在公开场合,他们都可以陪侍左右。

至于后宫当中天子的私生活,朱厚熜倒是确认了没有“内起居注”这一说。后来有流传的所谓内廷起居等秘闻,大概是后世哪位皇帝开始才有内宫太监记录。

严嵩和刘龙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获得了这个职位,有幸坐到了案桌之后。

这起居注官才从七品,以严嵩和刘龙两个老资历来说自然是高配了,但意义非常啊。

朱厚熜等他们就位了,这才开口说道:“免得你们先争个头破血流,这才先定下规矩,朕暂时把这批彼此攻讦的奏疏都先留中,人事先不动。这攻讦之风、夸大之风一时之间改不过来,朕也知道。但这务虚之风,从朕这里开始先改。”

“对朕来说,继位法统就是实事,也是今天朝会本该议的第一件事。朕已奉诏登极,于情于理需要先安排这件事,上告皇兄在天之灵,下正法统名分。不必争论该不该,而是领了差事下去办,这是朕的旨意。毛澄!”

“……臣在。”毛澄很无奈地看了看杨廷和。

阁老你说句话呀!

他这是旨意,他要硬来啊!

杨廷和连复设起居注的“功绩”都被天子本人抢了,这种大大彰显天子“光明磊落”的行为在前,连争了王琼、内档司二事的杨廷和难道要在此时站出来继续大礼之争?

已经被骗了一次因反对请辞的记录在案,他杨廷和是不是打算今天就想走?

百官众目睽睽之下,杨廷和快纠结得心肌梗塞了。

“大行皇帝上尊谥,慈寿皇太后加上尊号,兴献王追尊帝号,兴献王妃上太后尊号这几件事,礼部都领了去,一一拿出仪注来。”

朱厚熜不由分说地吩咐完,也看向了杨廷和他们。

西角门内外气氛诡异,重臣悄悄看去只觉得天子表情诡异。

他为什么看着杨廷和有期待的感觉?

第51章 上高度:忠不忠?

朱厚熜的猛烈进攻让杨廷和招架不来。

他很担心一点如果今天在这里争个彻底,那么不仅数日之前在行殿中的一番臭骂将再度上演,今天这西角门也必将辞退一批阁臣、重臣,甚至会有廷杖。

十五岁的天子连起居注官都准备好了,他真的不怕被天下人乃至于后世子孙唾骂。

他一定要办成这件事。

若因此事闹得沸沸扬扬,那今天则必然真的会成为大清洗。

只不过被清洗的,将是另一方罢了。

天子本不欲大动干戈,到底是什么人逼天子非要烧起第一把火的?

经过了刚才关于王琼等奸佞小人的那一场“势不两立”的争论,现在再来一遍的话,气势上已经弱了许多。

天子的意思很明了,以皇帝旨意的方式命令去办这件事。

反对,就是抗旨不遵。

当场抗旨,当场就可以捉拿下狱了。

“毛尚书?”朱厚熜再问了一句。

等不到杨廷和发言的毛澄咬了咬牙,眼神坚定起来,跪下之后悲愤不已地说道:“臣身为礼部尚书,不敢奉此命!臣才疏学浅,实不知陛下以藩王继大统当如何同时议此四号!”

毛澄这带着些悲怆但坚定的声音响彻在西角门内外,朱厚熜不由得笑起来。

果然来了。

毛澄首当其冲,无法回避。

杨廷和居然没站出来,朱厚熜倒是挺意外。这是先让毛澄冲塔,他等会再表态,进可攻退可守?

良乡时毛澄最为反对,行殿之中有杨廷和扛着,现在杨廷和不发声了,毛澄却只能带头冲塔。

经历了朱厚熜这远比记忆中老秦讲述的大礼议更为坚决、更为迅猛的天子表态,毛澄这不是冲塔是什么?

事实证明,只要有人带头冲锋,就会有小兵摇旗呐喊。

眼下算是国事了吧?

算是具体的一件事了吧?

对此发表反对态度,陛下你也说过了反对你的决断没关系对吧?哪怕以请辞反对,也有三次机会对吧?你刚立的规矩。

反对他!

严嵩的手在发抖。

谁知道作为新朝第一任起居注官要记录的第一笔,是关系到天子继位法统的事呢?

这样让人不认爹妈的事,严嵩虽然觉得继嗣确实万无一失,但难道不是可以理解、左右都行吗?陛下又没有提出现在就把太庙中的祖宗牌位祧出一个,把亲爹牌位现在就搬进去。

他是皇帝,他给死去的亲爹追尊个帝号,他活着的亲妈进封为太后不是理所当然吗?

真就得摁着他的头认张太后做妈?

严嵩看了看天子的脸色,竟从这十五岁的天子脸上看不出什么愤怒。

朱厚熜只是淡淡地微笑着看他们表演。

这时,太阳已经渐渐升了起来,晨光从奉天门那边照过来。

朱厚熜看了看阳光,点了点头站起来:“每天这个时候,朕都会晨跑。今天没法干脆利落地把几件事处置完,朕本来也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事事都这么麻烦。你们的反对朕知道了,这件事朕没有问你们建议,朕是下旨让礼部去办。毛澄,你办不了?”

“臣不知该如何办!陛下若执意如此,当如何称呼孝庙与太后……”

“朕叫伯母。”朱厚熜笑了起来,“朕每日晨间晚间去看望太后,叫的都是伯母,自称侄儿。太后对此没有意见,与朕也是相谈甚欢。”

毛澄顿时无语,他正要开口,朱厚熜又问道:“定国公,朕没记错的话,城外行殿之中劝进之前,朕已经明确表达过态度吧?”

定国公陡然被问起,只能走了出来沉声回答:“陛下确实明确过此事。”

“朕曾有言,若要朕继嗣方继大统,朕不继位,然否?”

“……陛下确有此言!”徐光祚浑身难受,你别点我名了,求求了!

“现在朕继位了。”朱厚熜目光睥睨,“大宗伯,你是奉迎团一员,你忘了吗?朕的态度,太后很清楚,诸位阁臣与奉迎团诸人也都明明白白。朕在行殿中说过了,朕是奉诏以兴献王长子身份登基的,遗诏是朕的法统,朕不继嗣。如今你却推说才疏学浅,办不了?”

朱厚熜还在笑着:“那么毛尚书,你到底是真的办不了,还是反对朕,不想办?”

毛澄一脸正义模样:“当日陛下已至行殿,是太后与臣等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才暂改仪注,先迎陛下登基。如今先帝大行,头等大事乃是丧仪,是上尊谥,陛下何故令臣同议四号?”

你就不能先别提这么尖锐的事情,缓一缓吗?

“严嵩。”朱厚熜忽然开口。

“……臣在。”严嵩陡然吓了一跳。

“朕方才是怎么给礼部旨意的,你复述一遍。”

“是……”严嵩瞥了一眼前面最开始的记录,“陛下说……大行皇帝上尊谥,慈寿皇太后加上尊号,兴献王追尊帝号,兴献王妃上太后尊号这几件事,礼部都领了去,一一拿出仪注来。”

朱厚熜摊手:“朕何时说过要你们同议四号?礼部领了旨意,自然是按顺序,先议大行皇帝尊谥,再议慈寿皇太后可加封什么号,随后才是朕先父与母妃之事。毛澄,你听不明白?”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