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481)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

仇鸾顿时不那么快乐了。

他底下都是老兵,有没有兵器是两个样。至少这箭都不能用,非要上去肉搏,这算什么事?

可又不能建议真的上兵器,不把兵卒的命当回事。

听都听得出来,这是陛下的意思。

不仅如此,仇鸾觉得很多东西白准备了。

五军营的老兵,那主要都是打阵地战的。

这些老兵里在这样一些考较重点里的优势,顿时就被拉下来不少。

这一场秋狝演习,最主要的精力得放在侦察、行军、粮草上——他攻方难道就不吃喝?

“显统帅大军本事的地方多了。”杨一清看了看两个人,与他们不同,杨一清是真在边镇统帅大军多年,“行军打仗,不是只有阵前搏杀。”

“杨公,之前说若据点两百步内进了人便判负,这……咸宁侯若只派一二人趁夜摸进来……”李全礼并不轻松。

“咸宁侯,你需记住,只派一人摸进去是没用的。人少于据点守军,你的人全退出,守方一人兑你三人。”

杨一清的回答让李全礼轻松多了,而仇鸾则很郁闷。

“……总参,太麻烦了。”

虽说守方占地利,但也不是没有过几人就摸掉对面很多人的战例。现在,仇鸾感觉自己的老兵受到的限制更大了。

杨一清瞥了瞥他,不然呢?枪炮齐名真杀个死伤过千?

他又看了看李全礼,然后沉声说道:“想必你们也听明白了,这一场演习,演的是北虏打草谷、攻边寨。我大明将卒与北虏多年来,当真据寨接敌时,均算下来折一人能换几人,这个数字陛下那里有统计。虽都是边镇报上来的数字,不见得完全真,但权且以此来算。除了小队侦察和劫粮,剩余便都是接敌拔寨,人不会少。”

“故而,二位都需按这个数字来分派攻、守人数,这又牵涉到口粮转运。演习结束之前一旦接敌,就按这数字判每一处据点胜负。负的一方都退出演习,胜的一方退出相应人数。演习结束前,襄城伯也可派人夺回据点,规矩是一样的。这一次不把伤员需要照料这种情况算进去,已经是简单了。”

“……”两人都觉得已经很麻烦了。

“既如此,那所携军器辎重、口粮,为何也要记?”仇鸾问了一句。

如果只是拼人数,那……

“要记住,只有接敌了,因为不能真打才这样来判。可若攻方空手空脚跑过来,那是送死吗?接敌之前,诸事求真。攻方军器辎重口粮,不足三日用的,攻方判负。”

“……总参,可那蒙古人,都是骑马来去如风,以战养战啊。我这五军营可都是步兵车兵……”

“所以侦察在先,劫粮不战拔寨为上,行军隐蔽为上,提前侦知敌军动向增兵救援为上!”

杨一清凝视二人:“最后告知咸宁侯哪一日演习结束,若他战局不利,必会加紧攻伐,襄城伯自然也知道那是决战了。此次演习不必分出最后的彻底胜负,最终战局形势便是结果。再加上这段时间里的军令决策,便是参比武将和你们得失的评判依据。若真憋着一股劲不服气,将来,有的是机会,与敌军见真章!”

众人都心头一凛,参比武将中的前十也听明白了:很显然,这是最大限度只考察他们十个人和这些主将的指挥、日常安排、统帅能力,而尽量不因新兵老兵的战力高低受牵连。

这确实是演,但……这个演法,能在李全礼和仇鸾这两个人立功心切的统帅下看出一些真本事。

甚至包括他们这些将官在勋臣底下用事时候,怎么与之相处的本事!

第313章 大家都要面对很新的东西

“不消我说,你们也该知道咱们演的是大明天军!个个都是花了大半年时间,一道道关闯过来的勇将!兵,也是你们练了三个月的。若在京城北面输了这一仗,本都督都没脸面继续掌着神机营!”

李全礼在动员。

留到最后一轮的十员参比武将懂得他的意思:模拟北虏寇边,守军败了,不就是大明败了?

何况对方主帅只是刚过弱冠之年。

“寨在人在!必坚守之!”

“开拔!”

守方先行,而这一次也并没瞒着谁。

京城人都知道了,这是演习。演,说明不是真的。习,说明了练兵的目的。

但是近五千将卒自京城南面开拔奔赴北面,这动静看着真的不小。

通州与京城之间,各色人等往来何其之多?

往北面去,这到底是……

口口相传中,一些刚来到京城的很快就知道了几天之前还有一次更大的阵仗。数万大军齐聚京城南郊五军营大营,炮响连天。

虽然解释的人嘴上也说着“听说只是演习,并非真有边患”,但总觉得背后是不是藏着不能说的秘密,现在只是扯一个幌子。

而此时还在秋收。

尽管只有数十里地,但是大家都清楚这是一次考较。难道因为此时并无危险,就不顾着会不会有人掉队全速行军?

因此路上,还有扎营、埋锅造饭、哨探侦查,一样都不能少。

从京城南郊到密云,第一天是在顺义县城西面扎营的。

“只留一晚,除了值夜和哨探,谁也不去出营!都吩咐下去了,别因为是新兵,现在知道百姓家里收着秋粮就起什么心思。本都督丑话说在前头,陛下治军,军纪为先。有犯百姓者,提头来见!”

真正打起仗来会怎么样,李全礼也不敢打保票。

可现在若是参加演习就因为行军在外给地方造成了什么麻烦,李全礼真能杀人。

“都督放心,此前大比之时,标下就约束过。”

留在五军营的仇鸾则在这一晚开始了行动。

“不能明知他们会在北上各处密布眼线就束手束脚。”仇鸾看着自己麾下的老兵营把总们,“各位也是当初从各地选来的名将!带的还是操练多年的老兵,若输给了他们,陛下怎么看我是小事,怎么看你们,怎么看京营?”

“侯爷放心,弟兄们都憋着劲在!”

“那便按这几日定下的,辛苦一点,先出居庸关,绕到古北口!”仇鸾现在还年轻,眼里都是战意,“军务会议既然是因为考虑到将来北虏从古北口南下的隐患,咱们就得把密云后卫那一带的防线有哪些隐患都找出来!”

也许真正打仗仇鸾不算有谋略,但是他懂这些。

随后更是对其中一人说道:“蒋游击,你在大同与鞑子战了多年,路上再和弟兄们多商量商量,从古北口南下后如何行事。”

他摆出了十分看重麾下老将的谦虚诚恳姿态,两军之内都在摩拳擦掌。

京城南郊良乡、涿州、固安、武清等县经历了之前那一次鸡飞狗跳之后,现在轮到了京城北面的昌平州、顺义县、怀柔县,尤其是密云县。

现在,密云知县正招待着兵部派来这里的人。

演习的地点定在了密云,知县是发愁的。

“……十一月,陛下真要来?”

兵部职方司负责的是舆图、军制、城池、镇戍、简练、征讨等事,现在来到这里主管这次演习后勤的,是从五品的员外郎带队,还带了一个正六品主事,以及一个改制之后由从九品提升为正七品的司务。

原先的司务,品级很低,但直接由尚书管,是尚书的秘书。现在,各部底下各司的司务,则是办理具体事务的正七品官职。

眼下,这个司务看向了自己任职的这兵部职方司的员外郎。

面对知县假意的喜色,员外郎笑道:“佟知县勿忧,两边的粮草军资都不从密云征调,转运也有专人负责。我等来此,正是为了防着扰乱地方。到十一月,不仅陛下要来,新科武进士们也要来。佟知县倒不必过多准备,陛下御驾到后,也是到我们设于城外的演习指挥部中。”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