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484)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再提提精神,今夜百户村旁荷叶山安营。”李瑾看了看身后行军已显得有些疲惫的麾下,然后又望向了前方,目带忧虑。

探报确实看见了一望无边的大军,这次非同小可。

但哪怕没过万,如此多的鞑子南下,绝不仅仅只是想劫掠一番了事,那可划不来。

而若要退敌,只是固守的话,无法对敌军造成伤害,那他们在朔州肆虐数月,就算城池、寨堡不失,不是仍算大败?

若要退敌,必须胜一仗。

刘铠、李鉴能懂得这一点吗?

队伍还没到荷叶山,井坪堡那边刘铠的回信来了。

李瑾看得面色铁青:难道忘记三年前大同总兵的故事了?

那一年,也是北虏大举来犯。大同总兵杭雄也是这种策略,后来若非杨总制亲临大同坐镇大局,鞑子会那般轻易退却吗?

事后,杭雄哪里去了?这一回,更是只去山西做治安司总司了,从此离了军伍前线。

以后便只抓抓贼而已。

“既然你们不敢出来,那就逼你们出来!”李瑾咬了咬牙,“传令下去,加快脚步!到了荷叶山,把寨子扎稳!让哨骑去把鞑子引来!”

有千余明军不在城池寨堡当中,那就是最好啃的对象了。

啃下一支不弱的明军,携胜势,有些城池和寨堡守将会心怯生出投降之意。多少年来,鞑子不是最喜欢这样做吗?

那就先让自己麾下崩下他们几颗牙!

友军被围,井坪堡和马邑堡来不来援?

不来,就等着被问罪吧!

“标下领命!”

将不熊,底下的兵一般也更有战意。

“不怕?”

“这辈子只愿多杀几个鞑子,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好!到了荷叶山,今晚吃饱后就连夜垒营!明日,本将与你们一同结阵迎敌!”

在这边镇,历史的走向暂未因朱厚熜的一切行之有大的偏移。

发生在这井坪百户村旁荷叶山的那一场万人大战,终究还是要上演。

而在南面的太原城里,山西巡按御史马录在这一晚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令他十分震惊。

但稍微顾忌了一下之后,他还是愤怒地写起了奏疏。

【臣巡按山西马录弹劾武定侯郭勋因己私干预臣于山西所查办之白莲教妖人李福达假名张寅窃据太原卫指挥使一案……】

次日,这道弹章就被送往京城。

而这个时候,百户村旁荷叶山上,李瑾正率兵严阵以待。

他已经给刘铠、李鉴再次送去了信,这次说明白了自己准备以身为饵。

以他所携带的粮草,能坚守的日期有限。

带的是十天口粮,如果鞑子兵真的围了过来,粮是送不进来的。

但李瑾明说了:他一定会守下去。

昨天夜里,鞑子的哨骑已经来这里打过转了。

今天会攻来吗?会来多少?

过了一阵,李瑾站了起来,手里端起了那个军中还没有多少、但杨一清在回京前给了他一个的望远镜。

出现了。

沉闷的马蹄声隐隐传来,高据荷叶山上的将卒也都看见了远处的烟尘。

“……只有千骑,小看我李瑾了吗?”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击鼓!结阵!”

先守住一场,明日就该调更多人来围了吧?

希望刘铠、李鉴那边察觉形势果然松了一些,有那个胆子前来夹击合围。

荷叶山上第一战开始,马录的弹章在入京的路上,国议殿里正举行武进士们的传胪大典。

大明还不曾有过武举殿试,但现在文试同样在国议殿举行,更有了同样规格的传胪大殿。

只是仪式略有不同。

列席的,除了军务会议众参谋,大明在京勋臣除了李全礼和仇鸾两个正在演习的,悉数到场观礼。

“一甲第一,福建泉州俞大猷!”

“一甲第一,福建泉州俞大猷!”

“一甲第一,福建泉州俞大猷!”

传话的也不再是鸿胪寺的文官,而是宫中禁卫的头领。

国议殿内外,禁卫列队。

朱厚熜并未坐在殿内,而是站在殿门口。

丹墀之下,俞大猷从队伍中走了出来,先在下面行了陛见大礼,然后在禁卫之间缓缓走上台阶。

与文进士们传胪大典不同的,就是朱厚熜在五军营大营里曾经玩过的那一手。

在朱厚熜身后两侧,飘扬着三十六面将旗。

每面旗上,现在只有一个姓。

将来,这些将旗还会有升级的空间,加上他们的爵位封号。依等级不同,那姓的周围圆圈还有不同颜色的绣线。

现在,俞大猷只是独自地,终于走到了朱厚熜面前。

心里虽然惦记着山西那边的战局,但朱厚熜现在的心情是开心的。

俞大猷的文试策文,果然没有让朱厚熜失望,也让杨一清、王守仁他们为皇帝连连道喜。

文试第一,武试也因为增加了策略元素而居于第二,这个武状元,无人不服。

“俞志辅,今日授尔将旗,以命守护光耀之!”

“臣接旗,必不堕大明军威!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武状元开始,并不像文进士那样只点到五个人的名字。

皇帝一个一个授旗,只有先后之分。

陆炳排名上升了一点,毕竟这么多年他是被系统栽培的,文试的兵法韬略上得分高了一些。

当然,也还有朱厚熜的感情加分。

现在,实际上已经分开了六年的幼时玩伴也正式闯过了道道关卡,站立在了朱厚熜面前。

“陆炳!今日授尔将旗,以命守护光耀之!”

“臣接旗,必不堕大明军威!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炳看着皇帝眼里的笑意,心情激动。

从今天开始,要准备正式为皇帝效命了。

等这传胪大典结束,武进士们各擎一旗,林立于殿外云台之上。

朱厚熜站在门口,望着他们,最后看向俞大猷,肃容说道:“此时此刻,北虏数千骑正入寇山西朔州!”

众人闻言心头一凛。

“边患何时能绝,从今天开始便是你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思索的问题。朕也每日在思索,故而今年有武举殿试,有武将大比!以后都是军中将领,没那么多繁文缛节。现在,都随朕一起去密云,观武将演习。待那边结束,一同回京,武英殿赐宴!”

皇帝的行程安排得就是如此紧凑。

一大早武进士们传胪大典之后,马上便都擎着自己的将旗随御驾去密云。

但这么多面将旗和兵部已经为新科武进士们准备好的战甲簇拥之下,一时之间倒真是数十位猛将侍卫着天子出行的模样。

不……像是出征!

第315章 荷叶山之战

“这是第几次冲阵了?”

荷叶山上,李瑾觉得臂膀与虎口都酸痛得厉害,但现在还不能卸甲。

“冲过七回了,将军。井坪和马邑那边的守军,什么时候才能来?”

李瑾没办法回答,沉默片刻之后就只是哈哈大笑:“咱们连铳都还没放过,鞑子已经冲了七回,可曾上得山腰半步?”

他是将领,他能不记得已经被冲击过几回了吗?

此刻虏骑再退、又做休整,这一回看样子,要等到明日甚或后日再有兵来援,才会发起总攻了。

但井坪和马邑的友军,不见来援。

李瑾望着自己麾下的旗校,一一看了一眼之后才说道:“我知道,咱们镇守的是中路,不必来这西路。但北虏入寇,侵的都是我大明疆土,难道把这看做两家事?”

“……将军,三日不到战了七场,已经折了八十二个兄弟,伤重不能上阵的过百了,口粮也只剩不到七日……”

“鞑子丢下的命也不少!这里是大同镇腹地,担忧什么?”李瑾混不以为意的模样,“咱们要在荷叶山拖出他们,这消息,我也不只是放向井坪、马邑。鞑子连咱们一个临时山头都啃不下来,敢久留此地等王师将之合围吗?少啰嗦,不用省着粮食,让弟兄们吃饱!”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