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531)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可很快他就知道,鞑子的反应另有原因。

在井坪的西南面,从朔州那边过来的方向上,终于出现了大明军队的旗帜。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刘铠喜极,立刻让麾下鼓噪起来,“传下去,援军来了!”

在井坪城内的欢呼声中,虏骑分为两部。一部近两千人留在本营,另一部四千分成两个箭头,直扑来来援的军队而去。

趁他们刚到,立足未稳。

郭勋觉得井坪城那边的欢呼过于刺耳,只能大声下令:“列阵!列阵!哨探说过了,他们已经攻了井坪一天一夜,也只剩一口气吊着!先守稳这一阵!会鞑子话的,把那些话喊出去!”

现在他心里在对刘铠破口大骂:他妈的,就这么放着鞑子来攻击援军?你不能率兵出城牵制一下?高兴得叫你妈呢?

刘铠已经在城墙上变了脸色。

从望远镜里,他看到了来援的是谁:武定郭。

总兵亲自来了,而且一来就被突袭。

救不救?

那必须救啊!自家主帅不救,这战就算是赢了也会被杀掉。

“点兵!点兵!随我出城!”

这次必须亲自去了,用自己视若性命的亲兵。

哪怕救援不及,至少要有出城救援的姿态。

郭勋支撑得很艰难,摇摇欲坠。

毕竟除了自己带了两百亲兵,其余人都是马邑守御千户所带来的。其中,也只有原先李鉴的三百多家兵算是战力不错。

可扑向他们这两千人的,足有四千骑。

“稳住!稳住!”郭勋自己也很紧张,小命已经在悬崖边上,“城中已经在开城门,援兵在路上!”

一时就搞不懂到底哪边才是援兵。

其实他是瞎说的,因为刘铠开的是东门,他这个方向根本看不到。

开东门更稳妥,但要步行越过的距离更远。

刘铠毕竟是出了城门,率领着近两千人——死伤了不少,还要留一些守城门。

等他们出现在井坪城的东南角,郭勋终于看见了:“擂鼓!擂鼓!守住这一波!”

刘铠也是:“列阵!擂鼓!守住这一波!”

他没忘记虏酋身边还有近两千人呢,井坪守军只能是接应郭勋入城的,哪能离城门太远?被包饺子了怎么办?

于是郭勋目眦欲裂:你他妈耍猴戏呢?有人理你吗?老子过得去吗?

刘铠在阵中尴尬地听着自家战鼓声,虏酋岿然不动,那四千骑仍旧只是继续冲击着郭勋的军阵。

双方互相埋怨着。

刘铠:我过得去吗?这明显是鞑子想赚守军出城,我再走远一点,他们就冲过来了!侯爷你到底是不是废物?你怎么能只带这么一点人来?

郭勋:废物刘铠!废物平虏卫!死废物李鉴!

只有衮必里克很严肃:成败在此一举了。

他像猎人一样等待着时机。

刘铠猜得一点都没错。

两天时间了,哨骑陆续回报:大同总兵官的身边,真的只有两千人,而且行军过程当中看得出来良莠不齐。其他方向,暂时没发现援军。乃河堡那边,黄崖山上也还没有动静,乃河堡安然无恙。

既然如此,他一边连夜攻击着井坪,诱郭勋快一点增援,一边趁夜让一半的人好好休息了。

再加上午后休息了一阵,眼下最疲惫的那些,也在他身边休息着。

之前就能攻下井坪更好,既然无法第一时间攻下,眼下就是最好的策略。

攻出去的四千人,别看声势很大,其实没尽全力。

现在,衮必里克在等井坪城里出来的守军再往他们主帅的方向移动。

那是他们的主帅。以衮必里克对明军的了解,只要他们的主帅不是彻底战败战死了,井坪守将是不能坐视不理的,除非主帅下令让他回城,甘愿战死。

至少阵斩这个大同总兵官,再好一点,井坪主力尽失。

无论如何,这是扭转战局最好的机会!

大同总兵官若战死了,消息来回传递、指挥混乱,至少能给自己留足一个月的时间在大同安心大肆抢掠一番,再从容退出。

天彻底黑了下来。

天黑了,马不敢跑快,怕看不清路。

那井坪守军,总该能胆子大一点,开始动吧?

刘铠不得不动了,再继续原地擂鼓,他怕擂得郭勋越来越震怒。

“都听到郭侯那边喊的话了吧?平虏卫已经断了他们后路,鞑子这两天发疯攻城,就是为此!一鼓作气,只要这一阵守下来,他们就不得不退了!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列阵,去救郭侯!”

天彻底黑了下来,黄崖山上一如往常。

但虏骑哨探不好上来的山间小路上,两支队伍冒险穿行。

人数都不多,只有两三百。

人少,动静就小。

杨博留在寨中,他很紧张。

就这么点人,还要分三路把鞑子堵在乃河堡,何等胆大?

错非俞大猷已经一战建立了难以想象的威望,这些人不敢跟着他拼命。

可是想一想,也不是不可能:不到千人,加上一些伤兵拖累。

咱朔州守御千户所对上鞑子,好像一人能换五人……

就不知这回是攻而非守,能不能也这样猛。

好歹休息了两天,也像不缺粮似地吃……

井坪那边,衮必里克看着远处分辨不清的一团黑影,冷酷地下令:“出发!”

决定这大同镇命运的一晚到了。

第338章 曙光

那一夜在井坪城南,是大同总兵和西路参将对上北元右翼三万户统领衮必里克济农。

当时郭勋看见井坪出城援军走得战战兢兢像只没有利爪的乌龟,那个画面他永生难忘。

那一刻他在想,如果有一天他能成为边镇主帅……他已经是了!

麾下都是什么神奇宝贝?

“杀!”

重振勋臣荣光,只能靠他自己了。

这一刻,要决生死。

儿子会是什么爵,那已经不重要了。

眼下首先是:活下去!

激战到了眼前,郭勋不再有退路:“现在是夜里,鞑子要当心马失蹄!列阵固守,优势在我!”

他不像俞大猷那样武艺高强,但至少这一刻,郭勋没有临阵脱逃。

他选择了站在这里,指挥接战。

而另一边,刘铠也要为他自己的小命而拼搏。

没有了城墙保护,虏骑近在咫尺,他也只好鼓起当年的血勇。

初心虽忘了,可他毕竟也是在没有勋臣出身的背景下爬到一路守将的,哪能一点本事都没有?

“杀!和郭侯会师,城外有援军,鞑子也不能安心攻城,井坪破不了!杀过去!”

事已至此,还能奈何?

刘铠终于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这一战,很惨烈。

蒙古骑兵虽然在他们擅长的野战战场,但毕竟已是夜里。

明军虽然良莠不齐,但毕竟有了两个为自己的命全力拼搏、地位又足够高的将领。

面对骑兵,在野外,逃无可逃。

有郭勋这个级别行走的军功,也别指望鞑子不追杀到底。

郭勋从一开始只是指挥,最后也不得不与自己亲兵、与还存活下来的那些兵卒一起,在越来越小的战阵中与鞑子搏杀了。

是从第一个突破了前面刀牌手和铳手、纵马狞笑着冲到他前面的鞑子开始的。

郭勋是下意识挥出那一刀的,但砍中了——虽然那鞑子提前被他的两个亲卫各捅了一枪。

但这毕竟是郭勋亲手放出的第一缕敌人血液。

一瞬间,他想起了自己的祖宗郭英,那个为他杀出了武定侯勋爵的祖宗。

死便死吧!就算战死在这里,以陛下的性情,他至少知道信重的武定侯没有怯战!

说起来莫名其妙,一开始是为了将来,想抓住机会,结果皇帝就让他进了国策会议,后来又让他去练京营。

虽有责罚,却从没失了圣眷。这次宣大方略,还给他机会。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