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591)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那文臣点了点头:“那就派几个向导,带他们去。只要他们不接近阮贼所在的地方就行,阮贼找了人谎称黎朝余孽,这消息已经传扬开来,瞒是瞒不住的。若把这件事办成了,大明皇帝一喜之下应了陛下之请,那才是大事已定!”

“此事,要不要先奏明陛下?”

“不!”那文臣断然说道,“先找到此物再说!若找到了,我才好准备妥当献上去。若让更多人先知道了,我还能凭这功劳离开清化吗?去年若不是勉强守住了清化,我已经被问罪了!”

没让汪直和谭远才失望,这天还没天黑,这文臣家里行商的掌柜就传回了消息,说打点好了可以去寻找,但是要跟他们一起。

对此,汪直在他面前表达的态度是很高兴,还说有识途的当地人一起,也更安全一点。

第二日,一行人就出了清化城往西,一起去寻找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橡胶树。

汪直也不知道,但他在山里呆过很久,很多数割开树皮都能流出些什么嘛。

到时候糊弄一下,还刚好成为将来海贸行与阮淦交易的货物之一。

万一找到的东西其实无用……大明干这件事又不是为了赚阮淦的钱。

他们在往哀牢的方向移动,虽未深入,却也在展开着计划。

而阿瓦城里,现在的气氛颇为紧张。

高尚贤不得不强硬一点了,对着脸色有点白的莽卜信及皱着眉头的思伦、罕烈、思真等人冷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思伦看着被那曲指挥的麾下押过来的三人,眼神没往他旁边两个负伤的明军老兵身上看。

心里只是在破口大骂。

明人只派了十人去莽瑞体那边传令,自己安排了足足五十人,还是偷袭,居然没有拿下他们。

片刻之后,他就恍然大骂:“高大人,您不是问前年劫掠驿站的流贼吗?我等追索了这么久,如今终于抓到了!仔细看了看,和当时见到他们的人所说的一样!”

高尚贤看着他不说话。

思伦看向罕烈和思真:“你们也过来看看,是不是?”

“……不错,正是此人!”罕烈过来看了看,虽然心里恨得牙痒痒,却也只能这么说。

思真的反应同样如此。

曲志南眼神冰寒,走到那三个俘虏面前开口问道:“前年,是你们焚毁驿站,杀死了曹千户?”

面对曲志南,那三人中的一个看了一圈思伦三人,随后咬牙说道:“不错!正是我们兄弟!”

“既是凶手,本指挥要带回去明正典刑,告慰亡灵。”

曲志南转身看向了思伦等人。

思伦目光凌厉地看着三个俘虏,随后说道:“理应如此。这些流贼如此大胆,只怕还有同伙、家人。钦使放心,我们必定追查下去,彻底剿灭这伙胆大妄为的流贼。”

高尚贤听在耳中,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说是要彻底剿灭,其实不过是以他们的家人为威胁,让这三人不敢吐露实情罢了。

他开口说道:“缅甸这场变故,本官也大致知道来龙去脉了。既然他们不辱使命,也即将本官的意思传到了那莽瑞体手上,带回了消息,那本官这就启程返回昆明复命。袭封之事,就等你们各家都遣人到了昆明,再由督台辨明实情,奏请皇帝陛下决断吧。”

见他急着要回去,思伦心头虽然犹豫了片刻,但最终还是仍旧让莽卜信率领着他们数人,先送了明人北去。

等到那一队身影远去了,罕烈这才眼神森寒地说道:“思伦,你在我们两邦,收买了不少人啊!”

思真同样面沉如水。

“我倒想问问你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思伦并不退让地说道,“就算明人要去联络莽瑞体,你们急什么?竟遣人去劫杀。既然要做,又做不干净!不仅让人把消息传到了莽瑞体那里,知道了不是莽瑞体的人,还带回了消息!五十人劫杀十人,只杀了两人伤了四人,还被俘虏三人,真是废物!”

“你!”罕烈气不打一处来。

“莫非是看到洪发做了阿瓦王,你们以为明人就算发现了,也只会先对付我们孟养?别忘了,是我们三家一同出的兵攻下了阿瓦城,孟密离明人是最近的,最不好守的!”

思伦这番话让罕烈和思真脸色更难看了。

“莽瑞体怎么说的,还不知道。”思伦缓和了一下语气,“前年那土司千户都宰了,如今又出了这事,我们三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不论如何,莽瑞体想遣人去昆明,都要经过我们的地盘。这一次,万不能让他的人到了昆明!”

“那三个废物要是受不住,怎么办?”

对于被思伦收买了的部下,现在罕烈和思真也没什么好话了,反而开口问出担心的问题。

思伦倒是有些枭雄模样:“明人如果真要大动干戈,以前杀了那曹义就可以作为理由。他们受不住,那也只是胡乱污蔑罢了。他们的家人还在,为了他们的孩子,他们知道该怎么做的。不管如何,莽瑞体是必须要剿灭的,明人可能出兵,也是要防备的。这些,我们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吗?”

“……那个姓曲的和他带来的人,不像好对付的。”

“这里毕竟是缅甸!”思伦厉色道,“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称臣纳贡,看在金银的份上,难道他们不会更加担心莽瑞体那小子?年纪轻轻就懂得这样收买人心,他才是更可怕的人,不能让他继续成长下去!借我们的力量将他剿灭,让各族之间的仇恨更深,明人只会乐于见到依旧四分五裂的缅甸!”

思伦的判断如此,归途中的曲志南折磨了一遍那三个俘虏之后,来到了高尚贤身边。

“没有开口。”

“那是理所当然。”高尚贤说道,“不过,前年严知府也在,是不是他们,认一认就是了。”

“认出不是又如何?”曲志南恨恨地说道,“我折了两个弟兄!没死在湖广,没死在宣府,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这里!”

“放心,曲兄既然调任腾冲,为他们复仇那不是迟早的事吗?”

来外滇走了一趟,知道了最新的消息,看出了那思伦和莽瑞体同样的雄心勃勃,高尚贤也有一些变化。

他静静地说道:“岳公公去了转运行,要出兵总要先做些准备。秋粮征收、转运,到入冬时,这里的雨季也就过去了。曲兄麾下的土司将官和兵卒,不是也还没认全吗?总要先做些准备。”

曲志南回头看了看这片土地,目光深沉。

“那便等我再回来!”

正如高尚贤所判断的一样,如今云南、四川、贵州都在做着准备。

沐绍勋凭借他在平定寻甸、武定两府叛乱时在新一代土司青壮中建立的威望,开始动员内滇土司的力量。

一些像曲志南一样的新生代将领,在夏言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之下与纪维民同期一起转任云南,各自带着数十到一两百不等的护卫亲兵。

而在成都,停灵数月后,杨廷和才最终下葬。

此时,已经是十月末。

当此之时,新的旨意已经传到了成都。

京城里,议立太子的前期流程已经走完。同期决定的,自然还有对朱载垺的王位册封。

“越王殿下有皇命在身,臣回京后,等候越王还朝再行册封大典。”

年幼的朱载垺一丝不苟地行礼:“大司徒节哀顺便,小王这些时日受益良多,只憾不能常常请教。”

杨慎看着他,谦称不敢后又看向了杨博。

“惟约回了昆明,转告伍督台,四川这边不会误了他和黔国公的大计。”

“下官一定把话带到。”

杨博也看着杨慎:他是靖宁伯,是左春坊大学士。如今已经确定了立储之事,杨慎已经是明牌的太子属臣——尽管等太子长成后,杨慎也差不多到了致仕的时候。

但是他杨博,却被皇帝命令一路陪伴着新册封的越王。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