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619)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在马芳的计算里,这时还只过去了不到两个时辰。

“换马!累了的马,就在这里等着后面的人。”俺答挥舞着弯刀,“大胆的明军出了他们那可笑的长城,想在大雪里攻打我们的兄弟,屠杀我们的女人和孩子,抢走我们的牧场和牛羊!率兵出来的,是让我那哥哥丢掉了几千草原儿郎性命的俞大猷!用你们的弓和箭告诉汉人,土默特和鄂尔多斯不一样!杀!”

马芳热血沸腾,也举着他自己造的劣弓喊道:“杀!”

明军里还有这样的猛将吗?让济农麾下的精兵死了几千?

“哨骑在前,天黑前赶到凉城!”

俺答下了令,他亲卫之中作为哨骑的竟把马芳也点了进来。

“做哨骑,是最危险的,你怕不怕?”

“不怕!”马芳只激动得颤抖。

“好,跟着一起走。向可汗证明你的英勇和忠诚!”

他是从一个孩子在草原长大的,这么多年过去,马芳已经和草原上的青壮没什么两样。

俺答亲卫认为他只是需要一个机会,马芳也只需要一个机会。

一个哨骑对大战又能有什么影响?何况有他盯着,一支哨骑小队是有数人的。

实际上,此时此刻的马芳也确实不会对当前的战局产生影响。

但将来呢?

马芳终于成为了一个战士,他警惕地随着哨骑前进,心里琢磨着逃回大明的机会。

现在他胯下有一匹马!

问题是,他这个模样,去了大明的话,会不会被当做鞑子杀了?

于是马芳小心地瞥了瞥身边的几人。

现在,他希望能碰到明军的哨骑,这样的话才会有机会。

雪下得大了一些,他们不断前进,搜寻着敌人的踪迹。

草原上的这个时节,并不宜作战。

但南方的交趾,旱季之中更宜出兵。

严世蕃一路慢悠悠地,终于抵达了吉婆岛。面对阮文泰,他直白地说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莫登庸肯还是不肯,一句话的事!若到了升龙,你以为本公子会有好脸色?他一怒之下杀了本公子,交趾肯定是要没,但本公子的命也没了,找谁说理去?我最多再等一个月,行不行,过年后就见分晓!赵将军已经从东莞出发,你不信的话,过完年就能见到大明海师!”

新命令还没传来,他不知道赵俊是真的已经准备开拔了,但这不妨碍严世蕃无师自通、天然熟练地玩着极限施压。

他心里也嘀咕着:不知道那个汪直和南澳县爵行不行,都这么久了,西洋人的船也该来了。万一阮淦顶不住真的就这样被剿灭了,等交趾的军队回防清化,那可要坏事。

好在汪直终于提前赶来了,他自不可能与阿方索他们一同去打清化,他还要准备什么雇佣谈判呢。

这些事,石宝已经备好,人和文书都有。

就在阮文泰又无奈地去升龙时,葡萄牙商人联军的商战两用船出现在了清化东面的海上,而此时的凉城南面,俞大猷直面俺答。

这一仗,他仍是守,战略目的达到了:俺答冲着他来了。

在他的东面,赵本学看着已经被拉出边墙,在雪地里被艰难拖行的巨炮,对这边的主将说道:“俞将军把功劳让给了你们,务求速战速决。若等俺答反应过来,那可就要有变数了!”

“赵先生放心!”平白捡到大机会的郭勋麾下亲兵营参将脸色发红,“有这雪橇车,最多一天半,就能到土城!”

“前方还有哨骑,他们若侦知,一来一回也很快。”

“俞将军在凉城那边,俺答也只能分兵来援,不怕!与其清除哨骑,不如尽快行军。到了土城,炮一响,就热乎了,赶得上在土城里喝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俺答也不傻,看到俞大猷一副连哨骑都没排多远、倚着旧长城准备固守的姿态,就知道被牵了鼻子。

土城那边也侦查到有明军出边墙的消息,甚至远远看到了郭勋的将旗。

赌哪边才是主攻方向?

俞大猷的将旗在远处的雪中飘扬,俺答眯了眯眼睛:比雪中野战?缩在边墙之后的明军,真知道这草原上的冬天有多冷吗?

“这是好事!”俺答冷笑了起来,“土城不要了!明人有胆,就在寒冬腊月守土城试试!让土城那边的将卒躲到破狐堡北面,把他们再放出来一些,专心劫掠他们运出来的粮草辎重!”

不管大明天子打的什么好算盘,寒冬腊月北征,兵家大忌!

亏他想得出来!

腊月初六,俞大猷和俺答耗在了这里,蒙古大军竟然没有趁人数更多在野外攻来。

腊月初七,明军到了土城,一炮未发就夺下来了这空城。昔年在大明疆域内的这旧城已经多年失修,只被蒙古人视为一个军用据点。

现在,这个据点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迎接明军的到来。

俞大猷没往前方派哨骑,但土城方向的哨骑不少。

土城的情况传到了这边,俞大猷明白了现在是什么情况。

“他在等过年。”俞大猷望着远处的帐篷和马群,在雪中露出笑容看身边将士,“过年放大炮仗,杀敌庆功,你们觉得怎么样?”

“美滴很!”

陕晋之地的汉子们如是笑答。

第383章 南北两开花

消息自然要回报京城的,日夜不停。

杨慎担忧不已:“寒冬腊月于塞外固守,凶险至极!靡费至极!俺答欲擒故纵,他正愁大明粮草军资不运出边墙!”

朱厚熜却开心了:“一炮未发?这么说,俺答还不知道大明新炮的厉害?”

人的名树的影,俞大猷还当真就一面将旗两三千兵卒让俺答疑神疑鬼,竟没有仓促抢攻。

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土城,那却是大大一步错棋。大概他认为大明这次的胃口不止土城,还会进攻得更远一些,会有一条长长的粮道能够抢到更多东西,弥补他本身也是大军出征的损失。

只不过,大明并没有一口吃胖的意思。那么多炮铳架到了土城,土城就已经回来了!

“俺答已经想通了。”王守仁点评道,“如果只是把大明逼回边墙以内,他纵有俘获,也是得不偿失。就算声威更振,然边镇禁绝私市后,他只要不是真能一统右翼,便越过越穷。反之大明若要守住土城,粮饷、军资,必定要不停歇地往那里送。再有半个来月,到过年之时,边军也必须犒赏饱食,土城定是一块肥肉。”

夏言心头大定:“战机一失,俺答已经败了此仗。本是野战败我王师之局,眼下却又要攻城了。只要那三十余里粮道不失,俺答无可奈何!”

“怎么保粮道不失?”已经转任财税部尚书的杨慎心烦意乱,“拿下土城,北虏守军未失一兵一卒。晾马台那边虽也是朝发夕至攻其不备拿了下来,此刻猫儿庄一带却还有近两千鞑子。土城仍是孤悬于外,若要保住粮道,西起破狐堡,东至镇羌堡,都要于大雪之中前出至少二十里,扫荡土城南面残余或隐藏起来的鞑子!此后要守住土城、晾马台,新防线何止两百里?还没有边墙!”

这就是攻出去之后的问题,防御体系要重新构建,钱粮将像流水似地倾泄过去。

夏言却笑了起来:“怎么保粮道不失,杨尚书已经说了出来。陛下,此前也是这么布置的,郭总兵本就已在镇羌堡,俺答既然不抢攻,郭总兵定然已经依策行事。”

杨慎不由得张了张嘴。

你杀了我算了!

不是就俞大猷一部出边墙吗?那本身大概只是五六千人的事。现在这么搞,规模又要过万了!

过万大军出动,却只是为了拿下小小的土城和晾马台。

管家汉杨慎陷入了只算经济账的斤斤计较当中。

在大同北面,土城被拿下来之后,由腹地守军前来换防后,破狐堡立即前出至旧边墙东段,俞大猷则移防土城。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