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659)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群牧监,朵颜三部,还有即将到来的衮必里克。

但朱厚熜清楚,还要有一个擅长率领骑兵作战的将领。

“百户?”郭勋意外地看着皇帝,“陛下,这马芳所说属实与否,还要辨明……”

“该去访查的,就去访查,不耽误。”朱厚熜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一边看着,一边用着,让他在三千营的骑兵里先效命,这点小事你能办好吧?俺答都能封他一个百户,朕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臣明白了。”

朱厚熜决定还是集结主力去俺答汗庭走一遭,既是北征大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是要给一点马芳脱颖而出的机会。

从蒙古南投,他必须有机会证明自己。这样,朱厚熜才能给他尽量高一些的起点,让他成为未来驻守于这一带的一员勇将。

至于严春生……他风头太劲了,只能再另做安排,或者留待将来真正有机会决战北虏时再用。

马芳就这么开始了他在大明从军的生涯,可以说,这个起点已经比另一个故事中的他好多了,冒头的时间也早多了。

郭勋渐渐回味过来,这马芳只怕就是自己的机缘。

让皇帝另眼相看的人物,从来没有简单的。

在考较了一番马芳的骑射本领之后,郭勋更加相信了这一点——想在明军中立足,以百户身份领一小队骑兵,马芳也必须获得同袍的认同。

这都是北征大营里的小插曲了。

北征大营里现在既等待着二月的开拔,也期待着月底即将到来的献俘大典。

那既是这次御驾亲征功劳的夸耀,也是北征大军继续北进的誓师。

张璧这个领礼交部事的国务大臣主持筹办着一切,朵颜三部的族长也必须悉数到来。

朱厚熜却在行殿中审阅着张孚敬他们从京城呈送过来的方略。

河套重回大明怀抱,宣大、以北的大片土地被收复,套虏的俘虏还有朵颜三部,都必须得到妥善的安排。

按张孚敬和夏言的建议,大同宜重新纳入山西省的范围,从此从边区的体系中退出。

黄河以南的河套河套区域与宁夏、甘肃,还有被衮必里克收缩回兵力了的青海,现在得重新考虑了。国务殿和军务会议的建议,甘肃、青海改为青甘边区,而宁夏及黄河北的后套、前套,则改为河套边区,黄河以南的河套归由陕西省管辖。

至于宣府及张北、凉城、官厅、砂井、开平、应昌这一大块区域,则是新的前线,可设宣宁边区,蓟州防线北移应昌一带。

与此相关,那就是朵颜三部的处置问题了。

军务会议的意思,应昌北的原察哈尔驻牧地及宣宁边区的牧场都可允他们放牧。但是,朵颜三部要改一改。仍旧放牧、设骑兵的,改为游卫,直接受宣宁边区节制。而留在原先大宁一带的,则划出三州之地,给他们一个世袭土官过渡。

朱厚熜现在考虑着这个问题。大明缺骑兵,朵颜三部其实有一些骑兵,但是战力实在一般般。

现在嘛,就是让他们愿意安居乐业、享受富贵的,就暂时做个土官,羁縻在边区。仍更愿意放牧的,就在宣宁边区内外放牧、游走为三卫,但必须受大明调遣。

时间还不太长,朵颜三部还不可能都被大明同化,确实需要过渡。

只是这样一来,辽东边市就不是针对朵颜三部了,宣交使也如此。

这回是要朵颜三部直接成为大明的臣子。

最大的难题还是数目庞大的鄂尔多斯万户俘虏。

毫无疑问,是必须打散的。北京那边呈送过来的建议,群牧监收纳一部分,迁一部分到黄河以南。河套边区管着一部分蓄养战马,还要把青壮都迁到宣宁边区来,让建设局、转运行管着他们筑堡、修路、应役。

还有一项大计划,迁民实边——刚好前些年清丈田土人丁,有太多大明百姓可以鼓励他们到河套、宣宁了。

除了配套政策之外,最主要的是大明今非昔比,攻守易形,边区可不一定那么危险了。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在河套、宣宁边区采取什么样的边民尤其是鞑民政策?

其实没什么心理障碍——形态更落后的草原部族,现在以战败和俘虏身份,为奴为仆都是他们很习惯、很适应的。

朱厚熜揉了揉眉心:要消弭仇恨、同化一些,除了足够的时间,那还需要让俺答无法再成为指望,还需要让边区的生活能比以前更好。

甚至连衮必里克这个人,他的结局如何,也会成为那些蒙古俘虏心里的风向。

要让他们老实下来接受现状而不至于人人自危,衮必里克还得有个看得过去的结局——这是张孚敬和夏言共同的建议,封他做个王公。

他们甚至建议朱厚熜在赶跑俺答一次之后,自己也加个汗号,用更温和的政策进一步分化草原部族,用河套和宣宁边区更好的生活吸引更多人南投。

这不是说从此就接受了大明与汗庭南北对峙的局面,只是要消除将来再次绝灭北患时境内那么多蒙古人可能会带来的隐患,也让北征时有更多带路党。为此,应该接受镇安伯严春生的建议,纳鄂尔多斯部一女为妃。

朱厚熜心里琢磨着,这样的做法,好像唐太宗有过,后来的清朝皇帝也有过。

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的问题,管控庞大疆域所需要的交通、通信手段的问题。对于游牧不定的草原部族,有这种“归顺”就仿佛顶峰了,再加上联姻、时不时的敲打。

朱厚熜觉得,在俺答还没被彻底赶走甚至消灭之前,就这么办吧。张孚敬他们是更了解这个时代的,大不了等将来真的扫灭了还存在的统一汗庭之后再做调整。

严春生与衮必里克渐渐接近开平,这一次北征已经进入垃圾时间。

朱厚熜已经看到结局:俺答那么聪明的人,应该还是会抵抗一下的,但是将一举两得,既让各部族直接感受到大明如今的强大,又削弱一下仍旧不算特别忠诚的部族力量。

强大的外敌有助于他凝聚内部力量。

决胜之局不在这次了。

正月底,看见严春生坐在马上昂扬地出现在视线里,朱厚熜的眼神复杂。

这是自己冒出来的、自己并不曾有印象的人物,谁能想到竟猛到这种程度,甚至盖过了唐顺之、俞大猷的风头?

只能说,这片土地从来不缺豪杰,只是需要历史给他们机会。

从这一次开始,朱厚熜大概不需要亲征来激励什么士气了,只要他给机会,就会有更多人冒出来,完成他的命令。

数月来的忧愁一扫而空。

俺答又做了一次正确的选择,那又怎样?丧家之犬而已,草原版本已经大更新了。

呆到天气暖和,该回京了。

把精力花在发展那些让将来的俺答能歌善舞的技术上。

第402章 博格达彻辰汗

嘉靖十二年的二月底,北京外城已经建好的钟楼响起连续不断的钟声。

京城百姓知道,又有一位重臣离世了。

很快,消息得到了确定:是国丈、靖安侯孙交。

耄耋高寿,无疾而终,这是喜丧。

消息传到开平,这成了皇帝提前回京的原因。

丧事可以先办,朱厚熜是皇帝,孙交的丧礼有太子这个外孙以监国名义参与,规格已经够高。

孙交有个儿子,作为皇帝的“大舅哥”,孙元是正德九年的进士。虽然仅仅是三甲二百零四名,但有个皇后妹妹,他现在也官至长沙知府。

兄长还要赶来,靖安侯府之中是孙交的另一个儿子孙京答谢宾客的吊唁。

父亲离世,孙茗虽是皇后之尊,却也要来。

她那最年幼的妹妹孙岚只比朱载墌大一岁,两个孩子都面带悲伤。

朱载墌更记得自己监国的这段时间,来探望外祖父时,外祖父私下里对他说的许多话。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