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69)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五万两银子而已,给他给他,早点让前朝的文武百官放心回家。

现在动手修宫殿了,对于《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修宫观给群臣带来的困扰,朱厚熜感受也很深刻。

如果不是有抄家抄出来的一千几百万两家财,如果没有乾清宫的这把火,这件事哪里能那么痛快?

他现在对于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有些概念了,如今这个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他记忆中的六七百左右。

这一次整修两处宫殿,一个只是稍作修葺,另一个也只是以尽量省钱的方式改一下格局,这紫禁城中用料、外观保持统一的一项新工程就得花去七八亿元人民币。

这样算起来,大明的朝廷岁入实银一年只有二三十亿元人民币,这着实有点逊。

当然了,这个时代很多财富还是以实物为主,比如粮食,比如布匹丝绸,不能纯粹算银两。

朱厚熜一边听着他们争论,心里一边偶尔想着这些。

群臣对于修建养心殿和设立御书房的目的,现在自然是不可能看出其中大棋的。

就这样,钱宁、江彬两人还没定下最终是什么刑罚,但他们的家产已经被分配干净了。

杨廷和他们最终没能打到那据称有四百多万两银子的密库的主意。

“既然定了下来,那重设三大营的方略便照募兵体例来拟。”朱厚熜眼睛望向了勋臣那边,“如何裁撤冒滥、以募兵形式整编其中精锐,这事兵部、五军都督府和御马监合办。郭勋,你能不能办好这件事?”

“臣必效死力!”郭勋直接被点名,立刻离座激动地跪下,随后又改口,“不!臣定能办好!”

还有什么比刚表现出一些姿态就得到重用的正反馈更能刺激人呢?郭勋回答得毫不犹豫。

现在事关陛下身家性命,他这是被当做肱骨看待了啊!

肱骨能不支棱起来?

第72章 仁寿宫?冷宫

朱厚熜不知道郭勋有没有能力办好这件事,但眼下郭勋是态度最明确的。

何况,只是办裁撤整编的事,并不涉及到之后的练兵。

肱骨什么的谈不上,郭勋纯属自作多情。

身为皇帝就好比女神,赌上一切想舔的人从来不会缺。

勋臣之中,有很多人后悔前几天的不积极了。

一百二十五万两饷银的支配啊!

这下要去巴结老郭,多塞些子弟进去了。

朱厚熜这才看着张鹤龄和张延龄,微笑着说道:“再过两日,皇兄尊谥应该也议出来了。皇兄山陵之事,寿宁侯、建昌候要多用心。”

“……臣一定用心!”

两兄弟尽管仍然非常不安,但现在该表的态是要表的。

看起来,皇帝真的为了他的大位稳固,不追究这件事了?

以两人的智商,暂时不明白其中更多的弯弯绕绕,不理解有些暗示已经给出去了。

大雨之中,这些文臣武将们离开后,朱厚熜的脸色才重新阴沉下来。

涉及到了他的皇位和性命,那还哪能是所谓宫斗,这已经是宫变!

但既然平安无事,作为皇帝,有些事就不能纯粹凭情绪去办。

这得亏朱厚熜心性是成年人,若真是十五岁的孩子,遇到这事会是什么反应?

现在立刻就宰了某些人固然痛快,但会引发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

何况,朱厚熜手里确实没有实据。

张佐、黄锦、麦福都跪了下来,眼里流着眼泪:“委屈主子了,奴婢无能。”

章奏守在邵太妃那边,张佐这时又开始掌起自己的嘴:“奴婢有负陛下圣恩,没把宫里看牢,罪该万死。”

发生了这样的事,四人中权位最高的张佐责无旁贷。

事发之前没什么眉目,事发之后找不出线索,张佐现在是真后悔了,也明白了皇帝之前要他先把注意力放在宫内的先见之明。

朱厚熜看着他们,忽然笑了笑:“别掌嘴了,起来吧黄锦。你陪朕跑步时,比昨晚可慢多了。”

只点了黄锦的名,麦福和张佐都把头压得更低,手指抠在冰凉的地砖上颤抖着。

黄锦站起来擦着眼泪:“奴婢只恨昨夜也打了盹,还是在殿内打的盹,没有及时发现留下活口。”

朱厚熜淡淡说道:“既是做这等大事,岂会让你留下活口。连着守了这么多天夜,你也不容易。”

这就是毫无根基来到这皇宫的难处,谁又很轻松呢?

十天了,朱厚熜是睡得还可以,但朱清萍和黄锦没睡过一个好觉。

事发之时,黄锦完全是“来不及解释了、陛下快上来”的紧迫感,随后是一边背着他往外面跑一边告诉他发生了什么的。

朱厚熜虽然完全能自己下来跑得更快,但总不能让如此忠心的人失去一种最好的立功姿势。

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有身为皇帝的自我修养了。

沉默片刻后,朱厚熜这才看向张佐和麦福:“你们进宫才十天,朕这次不怪你们。但是安排在朕这里当差的都有人出现问题,去把魏彬、谷大用、张永、张锦、韦霖他们都叫来!”

天子口中传出来的声音冰寒无比:“今天,这宫里要来一遍大扫除!”

……

当袁金生再次出仁寿宫想去探探消息就没回来,而仁寿宫门口再次来了乌泱泱一群太监之后,张太后脸色难看,夏皇后俏脸煞白。

“这是做什么?要造反吗!”

张太后刚走到仁寿宫正殿门口张嘴怒叱,就见魏彬带着人走进来,满脸含笑地在已经小了不少的雨中跪到湿地上:“老奴参见太后,参见……皇后。”尊号未定,魏彬喊得心头古怪。

“魏彬,这是干什么?”张太后阴沉的目光从仁寿宫门外移到魏彬脸上,声音却不免有些颤抖起来。

“太后恕罪。”魏彬仍旧一直赔着笑脸,“阁老们和六部九卿,还有一众公、侯、伯、驸马都尉到乾清宫查勘了火起之地后,一致认为此事不是天灾,乃是人祸。”

这话一出口,夏皇后的腿顿时一软,还好身边的宫女扶着她这才没倒下去,可宫女的手腕也抖个不停。

张太后现在脸色也变得煞白起来:“那你带人围了仁寿宫是要做什么?皇帝怀疑本宫?上朝之前陛下不是还说这是天灾吗?”

夏皇后双目恐惧地看着张太后:皇帝之前说的是,起火原因有待详查,可没说是天灾。

但现在,文武重臣们一直认为是人祸,那岂非有了确凿证据?

魏彬苦着脸,很无奈的模样。

你要不要这么蠢?这样的话怎么能堂而皇之地说出口?看不出我现在的态度吗?

宫里出了宫变未遂这种级别的大事,魏彬这些老人现在浑身是泥,来得罪人的事只能他们来做。

几人当中,也只有魏彬能做好这件事。

因此他顿时苦口婆心地说道:“太后多虑了,陛下宽仁,并未责罚任何人。乾清宫中,陛下还赐宴文武群臣,叮嘱了寿宁侯、建昌候继续用心先帝山陵事。只是宫中竟有贼子试图刺驾,也不知还有多少没心肝的藏在宫里。陛下挂念太后安危,恐仁寿宫这边也会有贼子再生事端。于情于理,老奴们得好生查验一下宫中太监、宫女们这些年来的行止啊。”

张太后又惊又怕,现在却不敢再怒了。

魏彬这杀才特别提到皇帝叮嘱寿宁侯、建昌侯是什么意思?

她顿时语气中带着些商量说道:“这事本宫毫不知情,昨夜也受了大惊!”

“都是老奴们办事不力,惊了圣驾。”魏彬听她想撇清干系,顺口就往下说,“可天子震怒,眼下十二监四司八局,还有女使这边的六司一局上下,是无论如何要查验一番忠奸的。如若不然,不单圣驾难安,太后,您也寝食难安吧?”

朱厚熜用当场赐宴不计较的态度,安抚了杨廷和他们改口说是人祸,除了免一个将来被说天象示警的麻烦,就是要用这件事彻底打扫内宫,让张太后从此安静下来。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