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710)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到了马六甲,随他一起来的商船自然是在这马六甲开始交易。

但是他们也很快就知道了城中将有东方的戏剧和歌曲、舞蹈演出的消息。

想要进去看,门票倒也好说,毕竟能够不远万里来航海贸易的,又岂会在乎区区五两银子一个的座席费用?

关键是来得晚了,听说座席已经被周边小国来的人和本就在马六甲城的东方商人、富人们一抢而空。

有一些北面的小国贵族子弟,更是绘声绘色地向别人吹嘘着演出里的天籁之音、美妙舞姿和绝世容貌。

他们是在北面的交趾和占城看完了还不满足,又追到了马六甲来。

路易斯被他们找到了,只能向高拱请求协助。

“那自是无妨,本就还留有一些贵宾座席。只是若人多的话,加些座席只怕有些为难……”

贵宾坐席区,那自然就要加钱。

曲艺司是国家队,所针对的自然就是外族的上层。

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些民间曲艺队,往往是民间商行自己养着的。路途中自己能够消遣一二,到了边市或域外,也能办一办演出收些银子,那些才是面对普通百姓,座席钱收得便宜一些。

在御书房呆过的高拱,早已知道如今去了礼交部曲艺司做总司的李开先所做的事有什么目的。

从交趾南北两宣尉司的一些富家子不远千里追逐到这里来还要再看数场的情况来看,大明在他们心目中是越来越有吸引力了。

而马六甲城完全是大明的行政治理体系,每一个到这里就任的都护都是在皇帝身边耳濡目染过、日后必定有远大前程的人。杨博回到了大明,已经是正三品的财税部右侍郎。尽管他大概还要一两届才有机会到达正二品,那也已经是难得的快车道了。

所以,高拱也只会在南洋都护府好好用事,争取让皇帝十分满意,任满回到大明,迈出通向台阁的坚实一步。

于是这马六甲城当中的治理之清明,也往往是周边小国的国民所感慨不已的。

这就是大明的一个窗口,从这里,跑船的水手、来讨生活的码头苦力、城中商铺的帮工、行商的商人乃至于周边小国的官员权贵,对于大明的印象是越来越清晰的。

影响力正在一点点地渗透。

就在次日路易斯再和高拱交谈,向他私下表述今年又带来多少赔偿财物时,有占城的官员来此,控诉交趾南宣尉司不断侵扰他们占城如今据有的最后疆域宾童龙一带。

高拱只能暂时中断和路易斯的交谈,但却只是当着他的面说道:“昔年交趾内乱,你们也是趁机想要真正自立。如今亚齐苏丹国,不就是你昔日占城王族之后所建吗?既要大明庇佑,何不遣使称臣,奏请陛下册封?”

“都护大人明鉴,昔日黎朝讨伐占城,攻陷毗阇耶,再破茶盤城,占城便名存实亡。如今交趾南宣尉司之主得上国册封,以占城素来臣服于交趾为由,上国礼交部也是从其所请。都护大人在马六甲,才知我占城历来谱系明晰,实受交趾所侵。如今虽欲奏请上国册封,奈何黎氏逼迫,阮将军大军压境。若无上国庇佑恩准,鄙主安敢遣使触怒黎氏,再遭覆灭之祸?”

高拱略一思忖,随后说道:“这样,本官先奏报陛下,探问圣意如何。你占城虽自成一系,百年来却又确实藩属于交趾。如今想当真自立,交趾南宣尉司恭顺大明数年,朝廷却也不能就此恶了他。本官允不了你什么,权且一试吧。”

能够得到态度的松动,占城官员已经欣喜不已。

前一任南洋都护杨大人对此事一直是态度明确,不予支持。

现在换了人,果然有了变化。

路易斯在一旁看着大明这边陲重镇的官员处置着偏远小国的命运,心里不由得凛然。

高拱面不改色,和他继续商谈。

知道了他这回带来了多少财货,听他说了葡萄牙国王这回有什么诉求,高拱开始提笔写奏报。

而占城一事,自然也在其中。

不光是占城,从外滇一战后,安稳了数年的这外滇和南洋,又开始隐隐不太平起来。

数年之间,杨博在这里,还有各地的宣交使馆,都隐隐传达出一个态度:受大明册封的诸藩国之间,是不允相互征伐的。但是在这里,还有大量权力真空的地带。

杨博在南洋数年,对这里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几乎整个外滇和南洋一带,由于地形的原因,由于雨季旱季及交通的原因,其实这里与大明腹地极为不同。

除了交趾等寥寥数国,其余诸国,大的国主之下,实则是中型、小型的部族首领。有许多中小部族,他们既臣服于一个大国,又臣服于另一个大国。国与国之间,其实基本上没有明确的分野。

因此,哪怕有大明册封国之间不允相互征伐的约束,这么些年里,策反、争取中小部族的行为多了去了。

而只要大国都城与大明之间的边贸等事不受阻碍,大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实则是一种鼓励。

这正在促使外滇、南洋更多的小国尝试获得大明的直接册封和庇护。

但杨博采取了不予支持的态度,他有一心经营好南洋都护府基础的借口。

高拱来此,却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了。

他默默思考了很久,才继续提笔写着自己的意见。

皇帝派杨博做首任南洋都护,绝对是有深意的。

高拱还记得杨博当初是和越王一起到云南的,而越王在黔国公府呆了近一年。

如今,越王已经年满十八了……

世镇西南的黔国公,封号为越的皇长子,杨博那篇阐明南洋格局情势的策疏,难道都是事出无由?

高拱接棒,应当是要为下一阶段做准备的。

马六甲城的戏开始演了,高拱的奏报提前赴京。

近半个月后,路易斯带着他的副手弗洛多启程再次前往大明。这一次,他要争取以后常驻大明,并恳请大明的皇帝陛下派遣外交官去里斯本。

只有这样,才能在欧洲即将开始一次不同联盟的作战带来的形势变化中,让葡萄牙有更多的底气抵御来自哈布斯堡家族虎视眈眈的目光。

这时,他并不知道,大明帝国有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京城里,朝堂重臣之间的气氛很压抑。

去年初,王守仁离世,赐新建公,谥忠武,陪祀太庙,入英杰殿,这倒是正常。

但从那之后,皇帝一整年都面临着丧讯。

先是蒋太后离世,然后是先帝皇后夏氏离世。接着,皇后的母亲去世,而后又有一位皇子和两位公主夭折。再是庄嫔和一个婕妤、一个昭仪病逝,还有惠嫔难产、一尸两命。

而从去年冬开始,本以为皇后只是母亲离世哀痛之余偶染风寒,却不料病情越来越严重,都到了三月底还不见好。

年已三十五的皇帝,已经有一整年笑容很少了。

第426章 新阶段的必然苦恼

坤宁宫里,朱厚熜脸带忧伤,殿外的御医们忐忑不已。

“陛下……臣妾……只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面容苍白、消瘦了许多的孙茗眼中含泪,“太子……太子……”

朱厚熜“人到中年”,终于开始密集面对医疗技术落后的这个时代亲近之人的生离死别。

彻查过了,庄嫔她们和一子二女的离世,包括皇后的病,都没有什么后宫手段,只是单纯的病重难医。

他母亲蒋太后,六十二岁病逝,在这个时代也算高寿。而没到四十岁却走了的庄嫔,和如今病重的孙茗,那也只能说是没办法。

三十多岁就早逝的人,上至宫廷,下至民间,不知有多少。

就算大明天子,也有许多没活到四十以后。

现在朱厚熜知道孙茗心里始终忧虑的是什么,他有些心疼地握住她消瘦的手:“载墌跟着我,学得很好,你放心便是。你呀,就是因为母亲过世,太过悲痛。从当年到现在,你总是心里装着太多事。”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