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736)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就在小王府上,黄公公径去取便是。”

他不由得看了看严世蕃,就因为他那一句惊叫,陛下就知道了是显微镜制成了?

之前来请见,只说了是蒸汽机的事。这显微镜的制成,朱载堚是想给皇帝一个惊喜的,顺便看看有没有把生身父母从凤阳高墙里解救出来的机会。

如今想不惹眼一点,去考进士就过于引人注目了。

和严世蕃一同进了御书房,自是先行礼。

严世蕃的动作幅度夸张太多:“臣严世蕃叩见陛下,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的事等会再说。”朱厚熜很随意地让他起来了,而后则显出一些迫切,“载堚,那显微镜,你们磨出合用的镜片,还能对准了?”

“……启禀陛下,正是。臣也是参悟了一下礼交部译的一些西洋论述,而后又细细推算过许多遍,这回磨出了合用的镜片。另外,如今宝金局的螺纹刻得越发细密了,这才制成。”

朱载堚感觉到皇帝对于这件事的惊喜,心里不由得多了一些期待。

他立刻又补充道:“那蒸汽机上陛下说的冷凝器,臣和陶真人、郑大匠他们又绘了一个新型状,此前单独试了试,有些成效。要观测在蒸汽机开动时能不能用,得造办实物再实验一下了……”

“朕会吩咐下去。”

说完这话,朱厚熜看着朱载堚。

蒸汽机项目组的实际负责人不是他,由他来汇报,而且先隐了显微镜的事,这孩子心里的想法朱厚熜也猜到了。

看来陶仲文如今既了解皇帝,也欣赏这个睿王,这才想帮他一帮吧?

再问了一下他们这回解决两个问题的详细考虑和过程,朱厚熜就吩咐了下去,让人把陶仲文也喊来。

细问了一番,他翻阅了《墨经》中“鉴洼”、“鉴团”的记载,所谓“鉴洼”、“鉴团”,就分别是凹面镜和凸面镜。

而另外,从路易斯搜罗来的托勒密的书里,又有关于光的折射的详细阐述。

大明的科学人才还不算多,陶仲文是被他纯粹喂成了这个领域的耆老,但朱载堚能够主动去研究东方、西方对某些现象的经验总结,就算本就有皇帝虽不具体但方向明确的指引,那也是很难得的好苗子。

归国见驾的新封东瀛伯就这么被晾在了一边,有一种被冷落的委屈。

不过他倒是也想看看睿王说的是不是真的。

睿王府本就离皇宫不远,那台显微镜原型很快就被抬了过来,陶仲文也从博研院被叫到了这里。

“去院里摘一片叶子。”

朱厚熜再次吩咐了黄锦,然后就自己上手先试了试。

透过小小的目视孔,旋动沉淀了十几年的师傅们磨刻的精细螺纹旋钮,视线里的那一小盏生水里,诸多微生物显露了出来。

朱厚熜的心里不由得有些激动。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了,终于又见到像这样的景象。

这是科学研究开始进入到微观领域的第一步,从此后,大明有了一样新的工具。

“大功一件!”朱厚熜先开了口,然后又对回来的黄锦说,“把叶子拿给朕。”

这一次,他还先剥开了叶子的外层,露出里面细嫩的叶肉,然后才放到显微镜的置物台上。

叶片中的细胞已经大致看得出轮廓了,只是内部结构还不算十分清晰。

想了想,应该是倍数还不够的原因。

他只知道显微镜这种东西的大概原理,现在有了第一台就是进步。

在历史上,猛人列文虎克是磨出了完美曲线的单面镜,让他那个透镜的放大倍率达到了将近三百倍,看到了细菌、酵母、水中更多的微生物。再之后经过了改进、进一步提高倍率,微观世界的大门就被越推越开。

细胞也有很多种,朱厚熜不知道大的细胞需要大概多少倍能看清,但如今既然能看到叶子里的一个个小格子了,就确实证明了这台显微镜的可用。

“大功一件!”朱厚熜再次开心地笑了起来,还对陶仲文招了招手,“你来看看。”

“……陛下,臣自然是都看过的。”陶仲文也不隐瞒,微笑着说道,“当年陛下说的细胞,臣这次是真正看见了。这显微镜如今才制成,陛下竟有如此先见,臣钦佩之至……”

“……那是朕推想的。”

朱厚熜糊弄了过去,严世蕃试探着找存在感:“陛下,能不能让臣也看看?”

“你看吧,看水。”

严世蕃好奇地走过去,把眼睛凑近。

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只眼不用紧闭。

正因如此,他看得更清晰,顿时就吓了一跳。

“真有虫子!真有!”严世蕃的声音都打颤了,“那臣每日喝的水里……”

从皇帝到陶仲文,再到睿王,三个人对他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

严世蕃心有余悸,再次把眼睛凑过去看了看,这回脸色更白了。

在水里,有一些长着许多只脚的小虫子游来游去,也有长着很多毛的,还有带着尾巴的,又有像线团的……

他难以置信地挪开眼睛,又看了看那一盏干净清澈的水。

“这……这……”严世蕃呆呆地看着皇帝。

“再看看叶子。”

严世蕃直摇头:“臣不看了!”

他怕又看见脏东西。

“陛下,水中有虫,那还怎么能饮入腹中?”

“这不老祖宗才叮嘱,水要煮开了之后再喝啊?”朱厚熜笑了笑,随后摆了摆手,“这些细小活物,也并非悉数有害。”

说罢凝视着朱载堚:“载堚,这显微镜的重要,远在你以为的之上!世间万物,生老病死,许多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概因肉眼凡胎,有些东西不借助工具,是看不分明的。有了这显微镜,物理大道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你居功至伟,朕不能不赏!”

朱载堚跪了下来:“臣不敢言功,都是陛下指明了方向,巧匠磨制之功。”

朱厚熜只是笑了笑:“朕这就下旨,赦你生身父母一家,到京城来团聚吧。载堚,你这条路选得极好!继续专心此道,千百年后,你必在华夏圣贤之列!”

朱载堚和生身父母的感情其实是很生疏的,毕竟那么年幼就被过继了。

但血脉亲情,当年一乱,生身父母从此囚居高墙之内,他又如何能放下?

现在,皇帝终于给了这个恩典,还明言他将来能被称为圣贤留名青史,朱载堚激动异常,哭着谢了恩。

“朕盼这一天,盼了太久了!”朱厚熜也激动,“若蒸汽机也制成,大明在物理及人理两条大道上走在最前面,何愁没有天下大同的那一天?今年有很多事要做,你们二人且先再把蒸汽机改进实验好。传旨,研制显微镜的,人人有功,各给赏赐。”

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现实世界格局的新大门,科学领域微观世界的大门,都被打开了。

严世蕃一回到京城就被抢了风头,陛下明显对显微镜的反应激动多了。

日本呢?您不是说天下大同吗?

等等……天下大同……

严世蕃呆了呆。

他当年也是读书人当中的好苗子啊,只不过因为瞎了一只眼,这尊荣在科途上很难,在军伍之中倒别有气度。

天下大同什么的,他也懂。

开什么玩笑?

而等睿王他们谢恩走后,皇帝严肃地对他说道:“朕没在开玩笑。”

第438章 虚君?党争?

朱厚熜说的没开玩笑,是让严世蕃派人去找那日本如今的所谓天皇。

“陛下,那地方不尊王几百年了。”严世蕃不理解,“找他们那劳什子天皇有什么用?”

对日本的统治者,宋以前都只称日本国王。宋元时,正史里倒记载了天皇这样的称呼,但是大明又重新使用日本国王。

其实他们本来正式的自称也是“治天下大王”。只是当年,日本出了第一个女王,摄政的圣德太子搞了改革,大大提高了大王的法权、人事权、政治权、外交权等。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