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776)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落在当时的谭纶和王崇古心目中,这是皇帝借这个机会向进士们传达他重视科学院方向的态度——要不然怎么“独宠”一个?

朱厚熜这些天却在思索一个问题:等吴承恩来了,要不要把“脑洞”都借给他,让他再搞出一本“旷古奇文”?

反正他喜欢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不是?

没错,朱厚熜直接下旨,去淮安征召吴承恩入京了。

多年来,朱厚熜始终有一个不知道该怎么用一份力的难题:怎么在他死后,还让大明君臣百姓心里记得前方有个可以实现的远大目标。

搞什么天下大同党、提出这个理想,也只不过让他还在世时,群臣为了青史留名的伟大功业,可能会持续个一两代、两三代人的冲劲吧。

但如果已经领先得太多,只怕惰性还是会有的,内部也会酝酿出问题来。

说不定蒸汽机应用得极好,工商业相当发达,更厉害的技术就没动力去搞了。最终,大明反倒变成一个蒸汽朋克大明,进入不了更先进的电子时代。

朱厚熜也无法在蒸汽机都还没玩明白的时候,又去对郑魁他们咧咧什么内燃机、电机、计算机……

那跟讲神仙鬼怪有什么区别?

可是沈坤提到吴承恩,启发了朱厚熜一下。

若是让吴承恩出手,凭他构建一个恢弘小说的实力,能不能把这些未来会出现的技术、那种图景也揉入进去呢?

普通老百姓看个热闹,懂科学的人能隐约感觉到:那里面的各种技术、工具,似乎有它的道理。

无非到时候让吴承恩写书中角色夸耀宝贝的时候说道:我这顺风耳乃是以精金琢刻,可自算天地奥妙。再加九天之上,周游寰宇而不坠于地之千里眼。凡千里眼所见,以无形之道纹送至这顺风耳,它自解算之,告我真相。这物理大道之威,岂是你能揣摩?

你看,这味不就来了么?

正好朱厚熜只知道很多东西的大概原理,以这种方式去呈现出来,到时他再以天子之尊大加吹捧,有心人自然会细细品读。

就是……到时候吴承恩会不会用看神仙鬼怪的眼神看自己?

淮安府,沈坤殿试名列三鼎甲之一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

商人之家出了这等光宗耀祖的后辈,他的老父亲自然是喜极而泣、大宴宾客。

吴承恩作为沈坤的好友,也在宾客之列。

看到沈家一片喜气,他为沈坤高兴的同时也不免有些萧索。看到沈坤的父亲,他也想到自己已故的父亲。

两家都是当地的商人,不算做得很大,但也是小康甚至富裕的人家。

两个商人父亲的愿望也都相同,希望后辈能够考取功名、出人头地。

为此,吴承恩的父亲给他取名承恩,字汝忠,希望他将来能考取功名,上承皇恩,做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可是直到父亲去世,吴承恩仍旧还没能考中举人,进士自然是更加遥遥无望。

在大操大办的沈家,吴承恩只是一个失意秀才,算不得主要宾客。

沈坤的父亲在那边陪伴着淮安府当地的官员们,也有不少商人朋友坐在吴承恩旁边不远的一桌。

闲言碎语传入了吴承恩耳中。

“听说不过是才智不足,选了这条路,才在矮子里面显高。”

“是啊,又不是考的官科,将来又做不得官。这般大操大办,倒像是中了真状元一般。”

“做不得官,那又有什么用?”

吴承恩有点为好友不忿,开口对同桌的士子朋友们说道:“伯载会试夺魁,如今还以三鼎甲其一,可以去争一争那天工开物制科魁首。说不得,过些时日便像当初唐国老一般,喜讯频传,荣封伯爵了!”

“说不得,当真说不得!陛下御极以来,可就开了两回制科,这次只从商科、理科之中再封两个魁首为伯爵,伯载既是理科魁首,这伯爵大有希望。”

“伯载大器晚成啊!”

“说什么胡话?如今也不到四十罢了。君不见张总宰,年已四十七,一朝简在帝心,就此一飞冲天!”

沈坤这种多年没能考个进士出身的,平常来往的士子大多也都是相对中下游。

强势潜力股,自然是另一个圈子。

眼下坐在这里,听沈坤父亲的一些商人朋友在那里酸,显得很没眼力的样子,他们自然同仇敌忾。

而他们的说辞,也都很有道理。

高谈阔论之下,旁边那一桌倒是一时都安静了下来。只不过看他们若有所思的模样,似乎也不以为耻,而是在盘算些什么新的东西。

过了一会,却见沈家的管家急匆匆地走了过来,四处望了望之后直奔吴承恩这一桌。

“吴秀才,你坐在这里呢!快,贵府差人来寻你,有圣旨!通驿局来传旨的公公,正在你家候着呢!”

众人吓了一跳,大嗓门的不禁反问了一句:“圣旨?”

声音引得那边坐着的淮安知府等人也望了过来。

吴承恩有些茫然无措:“沈管家,莫不是框我?”

“我岂敢!快快回府接旨吧!”

吴承恩不明白为什么,他现在有些晕。

而淮安知府那边,也在猜测着,但仍旧平静。

如今,通驿局掌握着公文传递。与此同时,作为皇明资产局管理的企业,皇帝在裁撤了各地太监之后,也给他们安排了一个另外的用处,那就是派驻各地企业里,作为监察太监。

与此同时,如果皇帝有什么圣旨,通过通驿局先进行传递,再由各地企业里的监察太监去传旨,也能提高效率。

只不过为什么有一道专门的旨意传给这里的一个秀才呢?

事情太过于不寻常,但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宜有什么动作。

在把诸多权力交给国务殿之后,皇帝对庞大帝国掌控力提升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皇明资产局这个钱袋子,还有依托专门的通驿局把旨意直接传到各地的能力。

天知道这个秀才是不是暗地里有其他身份,又或者淮安这边发生了别的事情。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到,吴承恩确实关系到皇帝最新的长远谋划,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的数百年。

第459章 妄议皇帝寿数?

人间四月天,吴承恩抵达京城的时候,京城人已经不那么热烈讨论新学制和新考纲了。

因为皇帝又要大婚了,新皇后是以前皇后的亲妹妹。

在这种时代,这种事倒并不让普通百姓觉得怎么样。且不说大富大贵人家把人家姐妹同时收了的情况就不少,更何况皇帝,更何况是续弦。

只有做官的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孙家当真是圣恩无双。

嘉靖朝独一份的国丈之家。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清晰的事实被官民们谈及:圣君在位已经满二十一年!

现在,陛下在位的时间已经仅次于太祖和宪宗。算上嘉靖二十年也就是新定下的公元二三八二从四月往后,就是陛下已经在位的第二十二年,这已经追平了太宗,还有前后两次总共在位二十二年的英宗。

而陛下身子骨还很好,又迎了新皇后和另外五个年轻的嫔。

如果陛下还能在位十年,那就超过太祖称帝在位的三十一年了。

到那个时候,陛下也不过才四十六岁嘛。

也不知是有心人发起的这些话题,还是民间自己这么议论起来的。

总之,皇帝再次大婚这件事情,民间谈资渐渐往陛下身体还极好、定能成为大明开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的方向走。

听到禀报的朱厚熜心头有些古怪,看着陆炳问道:“怎么突然往这个方向议论?”

“不是臣这边做的。”陆炳言简意赅地回答,“陛下,要不要查一查?”

朱厚熜凝眉思索了一会。

这种议论方向对朱厚熜本人自然是有利的。

皇帝还能在位很长时间,他又威望极高,那么许多问题都能强压着推行。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