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830)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妙极!”朱厚熜闻言大喜,“新世侯,明日你们便先去宝船监那边再商议一二。沈卿有功,后面也要不忘钻研!”

不得不说他确实是扑在这条船上,观察、想到了更多问题。

只要有这样的人能帮朱厚熜不断解决各种小问题,他都欢迎。

可等到宴后进了梅家收拾出来的正房时,他就不欢迎了,看着陆炳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此处不比驿馆安排妥当,梅家也是担忧陛下冻着。”

“……是梅家人?”

“婢女,婢女……”陆炳解释。

朱厚熜无语地看着从“龙榻”上爬起来站在一旁战战兢兢的暖床丫头,心想梅定甲胆子也忒大了。

难道不怕皇帝认为梅家太有能耐了,还养着这么一对姿容上乘的双胞胎婢女?

当然了,一片心意,本身只是先暖暖床,皇帝要是有心那才叫做……

反正摆明了要考验朱厚熜,表忠心,表体贴。

朱厚熜皱了皱眉,看来这天津繁华之后,也有了更多隐藏于繁华之下的故事。

买来的?又或者是当下那些开始流行的“曲艺团”台柱?

朱厚熜看了看陆炳,陆炳终于面露一丝尴尬,最后补充:“是阳武侯从朝鲜送回来的,梅家和海运局生意往来也不浅。”

“……”朱厚熜摇了摇头,“你们啊,让朕说什么好?”

天知道是不是从早就有消息皇帝会亲临玄龙舰下水便开始准备的,恐怕今天晚上他到了驿馆,这一对朝鲜双胞胎也会出现在驿馆。

梅定甲只怕是硬着头皮来这么一出的,主动安排的自然是陆炳和薛翰。

都这么熟了,难道你不喜欢?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

没办法,朱厚熜确实发现也没有故作矜持的必要。

这也算开疆拓土的附带好处?

第488章 活不到他驾崩

言语只略懂,人事更生疏。

逢迎总多怯,威凌幸双姝。

凛风摧弱雪,春意融甘露。

夜长频落笔,绢白宜点朱。

黄锦命人换了新的暖褥,捧着这“太白双梅图”看着朱厚熜。

“……先收着吧,就这样侍寝,无碍。”

于是两人没被带走,黄锦低着头:“那奴婢就在外间候着,陛下有事吩咐一声。”

朱厚熜重新回到了帐中躺了下来,姐妹二人则靠着软枕帮他一左一右地捏肩膀。

“歇着吧,暖和些。”

之前问了问,原是朝鲜此前很显要的大臣家里的。

有多显要呢?李怿坐上王位的反正功臣之一、最后做过领议政的成希颜的外孙女,而且是成希颜嫡女生的。

怪不得有这样的容貌、这样的营养和未经生活折磨的肌肤。

作为李怿继位后最早封的“一等靖国功臣”在朝鲜,成希颜那可是被李怿赐谥“忠定”,而且在尹元衡给他的亲外甥夺位后为安抚勋旧派人心被请着陪祀李怿的。

也是成希颜走得早,正德八年就病逝了,没遇到后来更残酷的士林派和勋旧派的斗争。

而成希颜当年在戊午士祸期间救过一批士林派,治政时也平定过三浦倭乱,在士林派之间也是颇受赞誉的。

毕竟是在燕山君纵情享乐、命百官各献诗篇时答诗“圣心元不爱清流”的人物。

所以他的后人,在李怿中后期的这些朝堂斗争之中虽然渐渐边缘,却在这场动乱中保存了下来。

朱厚熜现在也明白了薛翰和陆炳的用意:成家,是大明在朝鲜可以拉拢的一户人家。

不全是为了讨好他呀。

这些都是这申氏姐妹在说明了来历之后,朱厚熜想起来的事。

留心朝鲜情报多年,对于之前勋旧派的要员势力,自然是重中之重。成希颜曾于弘治九年出使过大明,也是朱厚熜能记住他的原因之一。

“你们祖母,是李氏定宗庶子德泉君的女儿?”

“……是……”

两姐妹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些,她们可没说,大明皇帝陛下知道得这么清楚?

朱厚熜左右手稍微抚了抚,心里有点感慨。

所以薛翰、陆炳也不是啥人都敢乱送过来,真论起来,也有些朝鲜王族血脉。

那定宗,就是朝鲜李氏的第二任国主。他的侄子,就是李氏之中极为知名的世宗。

所以成希颜的妻子,也是定宗的孙女、世宗的同辈宗室女。

她的嫡女,嫁的人自然也是朝鲜显赫大姓,姓申,还是个士林派少壮中坚。

大概是成家留下的教诲,她们的父亲虽然在朝鲜士林之中也有些名望,却没有出任重要官员,而是在夹缝之中左右逢源,就在开城的成均馆教书。

明军势如破竹攻下开城后,他就已经和龚用卿走得很近了,本身当年就打过交道。

“你们舅舅已经罹难,这事你们知道了吗?”

两姐妹顿时红了红眼,点了点头。

尹元衡此前大开杀戒,后来又有弃城而逃的大难,在汉城中做知中枢府事的成希颜嫡子没有幸免于难。

朱厚熜也是刚刚收到那边呈来的详细奏报不久,看到两人都已经知道了,心里不由得更加确认了一点:这应该是张经入朝前,龚用卿、宋良臣、薛翰他们就一起商量好,选定的一家。

既由于成希颜以前的威望,他在勋旧和士林两派之间都有一些好名声的基础,也由于他女婿之前的边缘身份和士林少壮身份,还由于他这两个外孙女实在难得——同胞而生、花容月貌,陛下不管从哪方面考虑也不必拒绝不是?

大明天子稳居帝都,最好的一切就能自动享用。

“那明日就回信你们父亲吧,随后朕把你们带入宫,再下旨令你们父亲一同协办此次朝鲜恩科。”

“……谢陛下!”

两人喜不自胜。

大难之余另有生机,还能换来父亲在大明天子心目中的可堪重用,那一切就都值得了。

何况皇帝陛下也并不是一个性情乖戾的糟老头子。

朱厚熜也很清楚,唐顺之所说的那种“推平一切”本就只是试探与表态。

唐顺之当然是懂得的,不可能在朝鲜当真打倒所有权贵阶层。他提出“推平”,反倒是表明他懂得了皇帝所有“制度实验”的尽头:是不是当真要君居虚位、让群臣治理国家?

而后一个“推平权贵、为民做主”却又坚持要实君治理,就是指出这种矛盾所在。

时代是局限的,朱厚熜当年想在朝鲜这样的藩国做的实验,注定缺乏基础。

最终仍旧只能是拉一派打一派,既让百姓觉得大明是在为他们做主,又要让大明对藩国的掌握有一个利益共同的中间阶层。

更长远的未来,就需要时间来慢慢改换思想了。

身旁活生生的两个可人儿就是明证:哪怕龚用卿他们本就是深知皇帝大志的,不也仍旧用这种方法来为他们将来在朝鲜的利益拉拢本土力量吗?

路漫漫,能多走一步是一步吧。

夜长长,能多……

……

吃人家的嘴短,干人家的……

朱厚熜的腿倒不软,不过对于梅定甲,第二天就让他的儿子梅鼐跟着陆炳一起进入锦衣卫了。

这天他按计划先去了北洋海师的军营时,依旧步子稳健、英姿不减。

“这段时间,到宝船监用心习练。开春后,赶在海风大起之时先到仁川,再到济州岛、对马岛。朕盼你们以玄龙舰为首,早日凯旋!”

他喊话的这些人,是即将作为玄龙舰第一批舰员的将卒,也有其他木制战舰的将卒。

新舰只会大有不同,至少包括不少的蒸汽机操作。

出征之前,皇帝能来巡阅,那本就已经足够了。

何况还是这种寒冬腊月里?

朱厚熜是不同于之前的皇帝的,顶多召问一些官员。

他长年累月锻炼身体,心里也没有太多包袱,亲自去了许多库仓看看粮食军械准备情况,又登上了目前这里的劈波斩浪舰看看备战情况,中午更是在军营里用了用午膳。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