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839)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陶隆房觉得他已经疯了:“既然您深信大明也办不到,为什么不振作起来,堂堂正正地赢下这一仗,赢下威望,赢下所有啊!”

“……五郎啊,我有些累了。”大内义隆的眼神又迷离起来,“所以说,都交给你吧。武臣,继续跟我说说那个僧人后来的故事吧……”

主公有向宅男发展的趋势,刀架上的刀很久没动过了,他的坐垫旁反倒堆散着许多书。

陶隆房无可奈何地从大内义隆那里离开,回首望去时,感觉自己也被他传染得有点绝望。

说什么大明也办不到,是用来哄骗别人,想用大内家数国之地与人交换一两国,逃避即将来临的大战压力吗?

这样的主公,真能带领大家兑现御守大将军许下的诺言?

掌握着大内家军务大权的陶隆房不禁迷茫了。

如果真要打赢这一仗,莫非除了剪除毛利家这个隐忧,还要推开这个一蹶不振的联军首领?

这是什么人间苦楚?

……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蒙元面对的是当时还有效控制着东瀛的镰仓幕府,当时的北条时宗也可称英雄。

大明面对的,是已经乱战数十年、内部就已经矛盾重重的所谓“战国”。

“神风”能让东瀛在蒙元的兵锋下侥幸躲过两次,而这次大明顶级阵容来袭,它还能护佑东瀛第三次吗?

风已经起了,从内部开始。

御守联军在对马岛南部海域的大败,让大内义隆看到了差距,产生了极度的悲观,触发了他性格里受不得巨大挫折的一面,昏庸地在陶隆房面前说出了那样的话。

大内氏的家臣、尼子氏的降臣,他们的利益全在这大内家掌握的诸国之内。

乱世出豪杰,重大的抉择摆在陶隆房面前。

他其实是相信能御敌大胜的,就算会很艰难,但远征就是远征!

现在他要抉择的是:就这样先尝试打赢第一仗,看看能不能鼓舞大内义隆的信心,还是干脆自己站出来力挽狂澜?

不,他的威望不足,一定不能让其他所有人臣服的。

这一点自知之明,陶隆房清楚。

目光看着夜幕下的山城,陶隆房沉默着,然后缓缓将目光看向了西南面,又看了看东面。

抵御大明,需要更多力量。

岛津家屠灭琉球,九州必定是最前线,岛津贵久最没有退路。

而还有一个人,也是绝对没有退路的:自号尊皇攘夷大将军的细川晴元。

陶隆房站了起来:“去内藤桑家!”

辅佐大内义隆却在击败尼子氏后被排挤的大内氏家臣宿老内藤兴盛,对如今的局势又是怎么看的呢?

大内义隆想用石见银山和数国之地换个安稳避祸的所在,陶隆房不答应!

他能换,陶隆房为什么不能用来换些别的?

夏言、唐顺之、严春生他们才刚刚出发,九连城、大沽、宁波通往东瀛的陆海货物络绎不绝,东瀛本岛上已经邪风阵阵。

这邪风的根源,归根结底是大明。

“战国”风暴从未停歇,但因这一源邪风,终究要酝酿成不一样的一次“神风”。

此风,灭国。

第493章 豪杰,命数

西边大内氏攻灭了尼子氏,以御守大将军之名制霸中国和九州。

而本就支配着幕政的细川晴元比他的收获更大。

原本,在被任命为右京大夫得以支配幕政之后,只要室町幕府仍然在,细川晴元所能支配分享给家臣们的利益已经触及天花板。

而后,细川氏内部就逐渐因为利益之争有了反叛,细川晴元最后败于家臣三好长庆之手,走向没落,最终灭亡。

现在不一样了,尊皇攘夷大将军的旗号一立,野心勃勃的三好长庆反倒看到了更大的机会。

讨伐逃去近江坂本的足利义晴大获成功,合战刚刚大胜。

三好长庆现在的建议是:“将军大人,是时候正式开府了!关东的诸位,也不想失去如今的地位吧?尊奉天皇陛下,获得正式的大将军尊号,现在您是能够像当年的北条时宗大人一样站出来的唯一一人了!”

“大内义隆……”细川晴元却判断着,“那家伙……”

“听说讨伐对马岛大败!”三好长庆连连摇头,“如今只要划分好京畿和四国、关东各家的利益,那么就可以安稳地等着大内义隆求援!到那时候,他也应该明白现实了吧?只要尊奉您为唯一的大将军,让他仍旧做中国御守将军又如何?”

东瀛局势变化很快。

足利义晴的最后一搏还是倒在了多年积累下来的实力劣势上。关东诸强坐山观虎斗,大明反正离他们很远,而足利义晴想借大明之手来剪除大内氏、细川氏的做法也令他们不齿。

如今的实质是,足利义晴已经身死,包括他那个留下“剑豪将军”之名的幼子足利义辉。室町幕府,提前四十余年就此消亡。

三好长庆所说的,细川晴元也很心动。

只不过,大明仍旧是悬于头顶的利剑,大内义隆则是随后必须面对的强敌。

“将军大人,不管如何,应该借助坂本合战后的威望,邀请诸国豪杰来会盟了!共御外敌,还有比这更正义的名义吗?”

细川晴元看着他炽热的眼神,又看了看其他同样心怀期待的家臣,最终点了点头:“好!正该如此!”

“将军大人!三好长庆参上!”

一时之间,家臣们连连参拜。

这时不是造访,但当面以礼各自报名,那就是宣示忠诚——以尊他为新幕府将军的名义。

从区区一方豪雄的家臣,变成了幕府将军的家臣,那是不一样的。

细川晴元最大的优势,就是他在京畿附近,京都就在那里。

同样,一开始他就自号尊皇攘夷,大义占尽。

不论如今天皇一脉如何式微,他毕竟还是法统的来源,有属于他的作用。

京都抗御大明的会盟开始了,率先获得如今在位的知仁天皇的承认有一些波折,但不大。

这点波折,还是由于知仁举办即位仪式的时候,大内义隆单独进献了二千二百贯的巨额献金。

知仁当初葬送父亲并践祚,能够动用的钱孥只有区区六百贯,当年就因战乱被迫流亡了。一直到了十年后,得益于大内义隆的献金,他才举办了即位典礼。

如今他也知道大内义隆同样兵强马壮,万一承认了细川晴元的权柄,将来大内义隆又打败细川晴元呢?

不过形势比人强,大内义隆暂时比较远,而细川晴元很近。

好在很快,从西边传来了让细川晴元喜不自胜的消息。

“你说的是真的?”

“这是陶大人、内藤大人、杉重大人一起联名的信函,将军大人不相信吗?”

细川晴元是难以置信,难道真是天命来了?

大内氏十分重要的三个武斗派家臣,一起给他送来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大内义隆已经堕落,畏惧最终败亡于大明。他既已无意争雄,还有贪图安逸的念头,那么……

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细川晴元算了算,自己这边送往西边的会盟书应该还没这么快到达,可见他们的决定是在听闻足利义晴身死、见到会盟书之前。

陶隆房他们在信里直接把大内义隆的底线都抖了出来:这家伙竟有以石见银山和数国之地换个安稳所在的念头!

“天赐良机,将军大人!”

家臣们顿时纷纷进言。

“邀请大内大人到京都共商御敌大计吧。”

“中国诸国是陶隆房他们这些家臣团的利益,不必染指!”

“有这些愿意死斗御敌的豪杰,大义所在,将军大人和关东诸位豪杰都应援手。将军大人,这是您树立威望的最好机会,像北条时宗大人一样坚决地站出来吧!”

“如果能够让大内义隆也甘愿臣服,天下已定!”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