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862)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赵贞吉有很多话想说,此刻却不知从何说起。

“京营在前,此去集宁万无一失。”朱厚熜站起身来,“走吧,事不宜迟。朕与这个对手,也是时候该面对面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二王相见知真君。

哪怕是在最不需直接比较的武勇这个层面,朱厚熜又何必怵他?

此生为帝,已是不曾想过的机缘。

大明的一切,他已经奠定了基础。

现在也无需去想老天是不是继续站在他这一边,朱厚熜只是觉得:大明的煌煌盛世,该有这样一场无所畏惧、睥睨当世的胜利才是。

在这样的胜局当中,他这个皇帝除了在后方看看纸面的战报,又何妨真的亲临沙场一次?

闻言赶来的陆炳看了朱厚熜很久,自小一起长大的他很久没有这样直视皇帝了。

过了一阵之后他才直接说道:“臣这就吩咐下去!”

第506章 只差一点点

没必要。

没必要折腾,没必要急,没必要冒险,没必要……

但也没必要假设。

太多事情,甚至是要尘埃落定几十上百年,后人才能论一句功过得失,而且也往往是各执一词。

此时此刻,俺答的选择如是,朱厚熜的选择亦如是。

大家都不是庸碌之人,此刻也都显得“不智”。

集宁城外,今夜惨烈至极。

黑夜确实更有利于鞑靼的进攻,至少在夜色掩护下,明军的准头会差上一些。

而鞑靼则有明确的冲击目标,箭矢抛洒成雨、尽量压制城头、而后拼命往里冲就行。

只要能够登上城墙,稳住了一条通道,后面就是潮水一般涌入城肆意屠杀的局面。

战争往往是最高烈度的消耗。

物资和人命是一方面,活着的人的体力和意志是另一方面,还能用的军械的稳定状态同样是一方面。

又一副粗糙却沉重的梯子从空中划过弧线砸向城墙,另一头是数十虏骑射往这边逼退守军的箭雨。

守城将卒之中有盾手,他们高举的盾牌能够尽量遮挡箭矢,但不能硬扛那个砸过来的梯子。

古来守城,如果都能让敌人架梯到城头,往往已经是极为凶险的状况。

只有敌我实力相当悬殊,根本没有办法在城外再构筑一道防线形成纵深,而且也没办法阻止敌人接近城墙,那么一般来说绝不能允许这样做。

到了城墙底下,不论是掏墙根还是弄出梯子来,对守军都是极大的威胁。

这是攻方已经接近成功的象征,为了尽早结束惨烈的战事,攻方都会让源源不断的兵卒来冲击城墙。一旦成功登上了城墙,宛如抢滩登陆一般构筑起一个通道,随后便是潮水一般涌入城中、大开杀戒的局面。

而一旦梯子架到了城墙上,理论上来说也别想着把梯子推下去。

因为费力、低效。

如果是十分正经的工程梯,首先顶端就会加装牢固的铁钩,在砸到墙头的时候就咬住城墙。其次还可能钉满铁刺、涂上了很滑的油甚至毒,让人难以下手。再次,既然有了突破口,有多少箭手、兵卒会紧盯那梯子的顶端?谁出头,都是最优先被攻击的目标。

但那是从城墙下仰攻、以云梯搭上来;而鞑子的梯子,也不是十分牢固、造办精良的梯子。

“无需畏惧,再来!”

是从对面的土坡上被放下来的、粗制滥造赶工出来的梯子。就地取材,木头没有经过处理,他们本身也没有好木工。

已经不是第一副被明军掀翻、推入城墙下,又或者被砍断的梯子了。

“左右,放!”

梯子上又开始有鞑子冲过来,甚至有人冒险骑着马直接冲过来,城墙上两翼铳声再响。

之所以要让对方走到这一步,就是为了让他们觉得有成功的希望,并且自信有应付这种攻城办法的手段。

“利斧,力士!”

在铳枪、箭矢、小型炮的压制下,每一次围绕梯子的攻防便成了有效消耗。

但是也不能一直放任一个梯子稳定存在太长时间,毕竟防守的火力波次也会产生空档期。

力士们抬起梯子这一端,齐声喊着号子。

不是那种过于巨大、过于沉重的梯子,更没有什么铁钩铁刺,所以能够去尝试推下去、砍断。

但同样不容易,因为对面土坡已经高于墙头,梯子上已经涌上了许多人马俯冲过来,而他们能着力的距离很短。

与此同时,还有兵卒持长柄利斧不断砍凿,震得力士和他们自己的虎口迸裂。

“起啊!”

又一副梯子是先被力士们发力举动了起来,一起爆发斜推开去。

混乱之中,城墙与土坡之间宽窄不一的最后三五十步仿佛深渊,已经不知吞噬了多少虏骑。

“呲呲呲……”

伴随着热水、热油被倾倒下去,惨呼声中又不知多少人魂归长生天。

自城东的南侧往北再到城北,总共七处攻城土坡上的情景都差不多。

“差不多是时候了。”俺答望了望远处,又抬头看了看夜色,声音冷漠,“推过去吧!休息了这么久,该你们轮上去了。”

“是!”

原本土默特部的大将,如今自然统率着俺答麾下最精锐的力量。

而俺答所说的推过去的东西,是真正的好家伙。

大军先至,围困集宁,外围的侦查力量就不是那么容易将消息传递到城中了。

俺答麾下的工匠确实不算多,然而毕竟也积累了这么多年。西征的过程中,岂会一无所获?

现在,经过数天时间在这边重新组装起来的二十余架云梯,在夜色之中终于从俺答所在山包的后面被推了出来。

它们没有被推上土坡,而是沿着土坡与土坡之间的那些通道,仿佛要准备开始立体式的攻城。

此前那些粗制滥造的寻常梯子,尽数是饵、尽数是欺骗。

战斗已经进入到了这种状态,再调整防守策略的话,就要乱一阵了吧?

“铳也好,炮也好,用久了,用得太频了,定会出问题!”俺答鼓舞士气起来,“现在,已经回到长生天怀抱的勇士们几乎要填满那几条路了!他们的命,用汉狗的命来赔!他们的大炮轰得散这些路吗?不论轰散哪里、轰塌哪里,我们万众一心,都能填好!”

人多势众的好处,当然要充分发挥。

那些响彻天际的神威炮确实厉害,可是纯粹堆积起来的土坡,也不能轻易被抹掉。

迟滞一下脚步算得什么?些许土坡,难道用腿便爬不上去?

夜色之中,鞑子仍如蚁潮一般向集宁城扑去。

而这个时候,从夜晚中望远镜并不算太清楚的视野里,守将也终于发现一些不寻常的物事。

“总参!有真的云梯!”

毛伯温怡然不惧:“岂会没有防着这一点?把霹雳巨雷备好。先不管,等云梯悉数附墙,梯下鞑子云集,再一起炸掉!”

集宁是在行险,但这是战略上的需要。

作为战略上把北虏牵制在这的一个战术点,集宁城必须要游走于将被破而未破的边缘。

或者说,为了战略上的成功考虑,集宁城可以被破。

那么在此之前,自然要消耗掉北虏尽可能多的有生力量。

大家各有各的手段,也各有各的准备。

大明这边准备的,则是更加不一样的、充沛的火力。

当此之时,大明仍旧靠的是城头上的火炮、铳枪、弓矢,还有其他寻常守城手段。

毕竟在毛伯温看来,眼下算不得总攻,只是总攻之前的拉锯阶段。

土坡和梯子窄小,无法让更多的兵卒展开。

但一旦最后一段距离被尸身和民夫冒死背来的土再填满、填得易于踏足而上,那时候才会是真正的总攻。

鞑子这是用奴隶甚至他们同族的尸身现场造坟,让集宁城墙不再成为一道防线。

打得确实狠,真的有破釜沉舟的气势。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