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869)

作者:冬三十娘 阅读记录

“……臣还是不太明白。”

“无妨,时日还长。”朱厚熜想了想之后说道,“大国策会议后朕回湖广祭拜父母,你一同随行吧。兴许沿铁路坐着火车南行,你会有所感悟。”

今年,他虚岁四十了。

大国策会议选出新一届的重臣之后,这个年,他准备在湖广过。

皇帝做成了这个样子,后面真该渐渐多放一些手,让儿子继续锻炼锻炼,他只是看着便好。

以他的功业和威望,已经不用再担心那种谋反的事。反倒是大明渐渐离开他直接的决策会出现什么新问题,要看一看。

在儿子混成了东瀛的国公之后,虚岁已六十八的严嵩终于能过一过总辅的瘾。

但是唐顺之将携功劳升任总参,海瑞也将参预国策。曾铣、唐枢、徐阶、高拱……这么多的“后生”盯着,朱厚熜也盯着,严嵩也只能兢兢业业地忠君用事、发光发热。

真真就是让他圆满一下。严嵩的这辈子,被朱厚熜榨得干干净净,连儿子也把他的那份威严跋扈发挥到更“真心臣服强者”的东瀛去了。

严嵩也不亏啊。

大概在他任上,将来也能添上一笔:大明攻克缅甸、交趾、察合台。

开疆拓土的功业,似乎只属于皇帝在位前三十年的这一批老臣。

再到年轻一代,可就没多少这样的机会喽。

十二月初,在大国策会议结束后,朱载墌再次监国。

而时隔二十余年,皇帝再一次南巡。

这一次,就不算阵势很大了,毕竟一路只沿着铁路走。皇帝南巡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去阔别多年的家乡看看、祭拜一下合葬在那里的亡父亡母。

蒸汽机仍没停止继续改进,现在的效率又高了一些。

“现在还很慢,还要摸索。”

“御辇”之上,车厢之中仍旧是温暖的。

朱厚熜指了指外面:“京城以南一片平坦,但纵使如此,冬日行车,铁轨之上覆雪怎么办?南方多雨,路基泥泞沉降怎么办?但是往前看的话,技术上总能进步、克服,经验上也能不断总结。汝忠,若是从北京到南京甚至到广州都能一日之间到达,不避寒暑雨雪,天下又是怎样?”

吴承恩坐在皇帝不远处,望着装了玻璃的车窗外面,一时有些失神。

那可当真难以想象。

“这还只是在地上跑,不是在天上飞。”朱厚熜也有些失神,回忆着记忆里散碎的图景,“一日之间,从京城到了南洋都护府,也不是不可能。今非昔比了,故而大明可以管得住更大的疆土,何况将来?”

“……陛下高瞻远瞩,臣钦佩之至……”

朱厚熜笑了笑:“回你的车厢歇一歇,再多看看外面,多想一想吧。”

他这一路,除了经停一些大车站时,也不会下车去扰民、打扰当地官员。

车行并不快,但可以一路少停,一直在动。

陪伴他出来的,有孙岚和林清萍。

是要祭拜父母,孙岚是皇后,该一同来。林清萍与他一样是重游故地,宫里则留下了文素云看护一下后宫。

除此之外,还有那朝鲜双姝和严世蕃送来的东瀛国色。

终究逃不过新鲜感。

“昔年朕赴京登基,一路上可走了许多天。”

吴承恩离开了,孙岚她们则从另一端的两节车厢过来。

林清萍笑着看皇帝,她儿子在昆明,孙子也有了。外滇和交趾战事正趁现在旱季开始,儿子却没有什么危险的,无非等着后面去就藩国主罢了。

孙岚则仍旧年轻,很好奇地听朱厚熜讲过去的故事。

而那朝鲜和东瀛“贵人”,在这里自然是服侍皇帝、皇后、贵妃的角色。

只不过对于她们来说,坐上火车一路前进,也是从来不曾想象过的经历,既震撼又敬畏。

当年朱厚熜花了近二十天才抵达京城,那么多的人一起已经算走得快的了。

而如今朱厚熜要回安陆,却只用五日就能先抵达湖广,更多的时间是从武昌北面的德安站转乘马车前往显陵和潜邸所在。

龙归故里,对湖广来说是一件大事。

而奉命前往德安站迎驾的人当中,还有今年终于考中了举人、明年将赴京应会试的张居正。

许多年不见皇帝了,张居正也有些忐忑。

当时以太岳为名往《明报》上刊了那篇文章,官场之中自然知道了:若非皇帝首肯,又岂会引导那样的舆论?

张居正没有失圣心!

当然,也有张居正本身才学就好的原因。

现在太子在监国,而湖广这边呈去迎驾、伴驾方案和祭祀仪典时,皇帝也批了一条意见:叫上张居正那小子。

张居正这小子站在腊月里的德安站外,只是作为士绅耆老欢迎队伍之中的一员。

等了大半天了,很冷。

因为从信阳那边过来,要爬一段坡。以现在的火车头,爬这一段坡很不容易。

当初修建这一段都经过专门的设计,是什么人字形,专为翻越一些山坡而研究的。

再加上现在时处寒冬腊月,为了皇帝安危起见,自然是多加检查、缓缓而行。

当御辇终于抵达德安站,今天就要歇宿于这里的驿馆了。

见过了湖广当地官员之后,皇帝果然单独把张居正叫了过去。

朱厚熜看了他一会不禁笑了起来:“刚刚二十来岁,胡子留得有模有样的了。”

“……学生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朱厚熜让他起来后就直接说道,“朕面前,你不敢打马虎眼。叫你伴驾是为什么,知道吧?”

“是。学生这几年在荆州,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湖广百姓生计如何,地方施政利弊得失,学生知无不言。”

朱厚熜点了点头,和聪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简单。

他想要了解一下如今的地方情形,张居正这种自小就在他跟前长大的人绝对不会有任何隐瞒。

他前途远大,和皇帝有师生名分、和太子自小一起长大,将来定然是能处于高位的,根本不必担心会得罪什么地方小官。

“好,那就先随朕去潜邸。过了年,再随朕回京,不耽误你应试。”

朱厚熜有些期待地看着张居正。

后半生的另一项任务,就是让这小子能深刻领悟并认同自己的理念和抱负,辅佐好儿子继续把一些事做下去了。

明年之后,他就要步入官场,朱厚熜不吝指教。

甚至于,他和吴承恩之间关于未来那些图景的畅想,也没有落下张居正。

年轻人就要更有远大目标一些。

“悟得天物人之理,朕打下了基础。那梦中所见,绝无虚假,必能成真。但朕是看不到了,叔大,朕盼你将来和太子来祭告朕的时候,说我中国已能初掌雷电之力!”

“……陛下,新岁新喜,何出此言?”

“也是。只不过……这天下如今是朕的,将来嘛,终究还是你们的。”

张居正心中一震:再怎么说,将来也该是太子的,怎么能说是我们的?

第510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五度离京,这一次的朱厚熜在离开德安站之后,情绪反倒有了更多沉默。

德安府与升格为承天府的安陆州交界处,两位知府互相行礼,也互相打着眼色。

德安知府松了一口气,承天知府却从同僚眼中看到提醒和关切。

待到双方交接迎驾、护驾细节的幕僚及官员们回来,承天知府才听说了情况。

“可是大道不平整,相较铁路多有颠簸?”

“没说,府尊,什么都没说。”

“那是……哀思所致?”

“……兴许吧,总之陛下心怀不畅。”

皇帝的情绪不高,当地官员就提心吊胆。

思来想去,最后反而觉得被召来伴驾的张居正适合探听一二。

毕竟是为了皇帝归乡的接待事宜啊!

上一篇:青云玉 下一篇: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