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蝉鸣+番外(12)

作者:一明觉书 阅读记录

昨日宣峋与哭累了游照仪便送他回去了,有些事情他们都没得选,什么安慰也不起作用。

今日考校文课,游照仪等人便提早到学堂温习。

郑集安赶来的时候宣峋与正面色如常的给游照仪讲文言,左右坐着狄却非和焦十安,甚至宁康朝和郭泊灵几人也围在宣峋与周边,表情堪称虔诚。

郑集安连忙也找了个位置,拜拜这尊天骄。

宣峋与武课虽不出众,可对文章策论却过目不忘,甚至算学也能融会贯通,每次书院文考他的名字都高居榜首,故而每次考试前宣峋与就宛若什么吉祥物,一旦在书堂中给游照仪讲题,学子们就会把他团团围住,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史学开头,书法结尾,游照仪写完最后一个字,把蘸饱墨的朱紫湖笔小心的搁在砚台上,总算松了一口气。

天已近黄昏,她悄悄抬头看了一眼,外面阳光灿灿,监考的先生是政论老师刘熙卧,年近六十,捋着自己的长髯看着他们。

有人奋笔疾书,有人小心翼翼,此刻大家眼前最大的事就是这最后一张书法考卷,再容不下其他外物。

仔细听,光满前户,窗外只有远山蝉鸣。

到了第二月的月初,众人的考学成绩便出来了,游照仪文科排在中等偏上,宣峋与依旧高居榜首,都尚且她的预料之内,唯一出乎意料的竟是周星潭居然位列第三,仅排在宁康朝之后,但也容不得她多想,各军的点兵帖很快便到了。

赫明山这届学子中只有周星潭、游照仪、阚敏三人拿到了四方军队的点兵帖,游照仪是肯定接剑南铁骑的,焦十安也如愿进了河西军。

到了第二日,众人的名字被贴在演武台门口,游照仪才知道另外几人的选择,大多都在她的意料之内,阚敏也进了河西军,唯一出乎意料的又是周星潭,按理说他父亲周写是宣武卫的,他合该接宣武卫的点兵帖,谁知竟也去了剑南铁骑。

宣峋与见状有些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他现在一心粘着游照仪,盖因点兵之后,游照仪只能最后在书院待半月,便要去剑南铁骑驻京营参训了。

各军点兵,倒也不是说只点前三十名,若是在对战中入得各方青眼,也是可以收到点兵帖的,若实在没有点兵帖,还可以直接投军,但那都是从最底层的兵卒做起,没有官职,别人或许可以,但广邑王府的世子却不可以。且不说有多少人认识他,是否能把他当成真的兵卒,便说这京中明枪暗箭,他也没法安全。

现而今也只能参加正考,待到日后参政议事,入朝为官,只是那样,二人再想像如今这样日日形影不离,怕是难上加难。

宣峋与粘了她半月,可那也无济于事,等到半月一过,剑南铁骑的便派人来接人,演武堂门口的名帖上除了周星潭,便只有郭泊灵她说过话,今日一看,竟还有池柳笛,他没接到剑南铁骑的点兵帖,是自己来投的军。

剑南铁骑约莫十五六人,只有三四个女孩,来接他们的便是上次见过的晁白,笑呵呵的看着周星潭和游照仪,脸都快笑开花。

五年同窗,大家都聚在一起说话,此时一别,真的不知何时才能聚首,宣峋与一向只在她面前哭,连裴毓芙都少见,此刻都是人,可是也难憋住,眼睛红红的,死死的抓着她的手。

她也有些不舍,拥着他说:“一月一次休沐,我立刻便回家,我还要在京中待三年呢,等下年你正考过后便可授官,若是想我就随时来看我。”

他点头,好歹憋住了眼泪,只是不肯放手。

等到众人告别完毕,便要走了,焦十安和她触拳告别,走进河西军的队伍中,她便往剑南铁骑那边走。

感觉到她松开手,宣峋与下意识的往前抓了抓,成空,心口一片窒息,只能看着游照仪没有再回头的背影,低低喊了一声:“灼灼。”

脑子倏忽想起江寻也讲的那首《相思曲》。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院试一过,原本这一届的一百五十六人只剩十之二三,没了游照仪,宣峋与便跟失了魂似的,本就寡言的人现在更是难得说上一句,好在一行人中还有相熟的几人陪着他,宁康朝甚是担忧,郑集安倒是不以为意,和宁康朝说:“你别看他在游照仪面前跟个小孩似的,其实拎得比谁都清楚,难过几日就好了。”

宁康朝只好惴惴的点头,专心写自己的课业。

谁知有日晚间就寝的时候,世子殿下突然出声问了一句:“灼灼会和周星潭玩吗?”

不知道问的谁,一时间没人答,寂静了片刻后郑集安说:“你放心吧,游照仪对他纯属欣赏,对你才是真爱。”

他不放心,他哪能放心,那个周星潭文武双全,还把灼灼赢了,灼灼肯定喜欢他,更何况现在二人都在剑南铁骑参训,日夜相伴,说不定等下月回家,灼灼都要忘记他长什么样了。

由他起了个话头,郑集安便说:“此时咱们也只能参加应士正考了,也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考过。”

用镇国公主的话来说,郑集安就是文不成武不就,镇国公主府累世荣光差不多被他一个人给丢尽了。

说这话的时候驸马爷正在边上,闻言立刻跟镇国公主吵了起来,依旧是那老三样,说她不回家,不管孩子,自己逍遥,翻来覆去的说,把郑集安念的头都大了一圈。

不过郑集安自己倒毫不担心,直言实在不行就回家混吃等死。

宁康朝认真的说:“还有一年,我和世子都会帮你的。”

宁康朝就是个直愣愣的愣头青,听见这话郑集安哈哈大笑,说:“行,我看看你们怎么帮我。”

两人说着说着就睡着了,屋内一片昏暗,窗外只偶有蛙声传来,阒寂深夜,宣峋与拉起被子,眼泪无声的涌出来。

第二日几人照常去学堂。

少了太多人,学堂也冷清了很多,昔日的欢声笑语一下子没了,狄却非的学宿也只剩下她一个人,导致一个活泼的小女孩也变得郁郁寡欢,郑集安等人便没事就带上她。

有日众人正等夫子上课,狄却非本坐在郑集安边上看书,过了一会儿眼泪却一大滴一大滴的落在书上,郑集安发现了,忙问:“怎么了?”

见她哭了,宁康朝也连忙走了过来,就连宣峋与也望这边看。

狄却非哽咽着说:“我好想照仪和十安啊…呜呜呜,之前这种时候我们都一起上课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她说了两句,便拿袖子擦眼泪,宁康朝只有那两句车轱辘话翻来覆去的安慰,一点也不起作用,郑集安一向爱与狄却非插科打诨,此刻也说不上来什么,只能拍拍她的肩膀,说:“这月休沐说不定就能见到了。”

宣峋与见她哭,自己也有点想哭,但还是忍住了,掐着自己的手心让自己把眼泪憋回去。

他也真的好想她。

好容易熬到这月休沐,便彻底入夏了,好在上下上路都是绿荫,倒也不晒人。

不止宣峋与几人,自那么多同窗点兵走后,其他学子也似乎被抽了魂似的,沉默寡言,平常喧闹的山路此刻一片阒寂,只有嘈杂的蝉鸣,扰人心神。

旁边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这山路怎么突然变得这么长。”

气氛又沉默下来了,众人都有些神伤。

因知晓游照仪这月会去驻京营,裴毓芙先前便说派许止戈来接他,总算走到山脚下,待转了个弯,宣峋与便恹恹的抬眼,原以为会看见许止戈,谁知游照仪正牵着映雪和乌夜站在山门处望着他。

黄昏时分,彩云昭昭,金光灿灿,她就站在这片灿光里,朝他张开了双手。

那一刻他宛若被冲昏了头,不知作何反应,只呆呆的站在原地盯着她。

幼年的时候,母亲事忙,周边只有侍从,从早到晚,从少有人能和他说上一句话,于是他便也学会了沉默寡言,学会坐在门槛上等每日黄昏母亲忙完来寻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