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125)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不过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从历史中来。朝臣的眼里,想恢复中原,最重要的就是守住陕西路。江南守住,陕西进攻,是大部分人的想法。这种局势下,宛洛之间就成了无人关注的地方。

王宵猎记得历史上的岳飞北伐,正是从襄邓地区出发,北上中原。现在想来,这不是偶然。而是现在的局势,决定了这个地区可以快速发展壮大,而且是金朝软肋。

见众人听得认真,王宵猎又道:“转过年来,我们最重要是做几件事。第一件,就是收集金军南来时与金军作战牺牲将士的骸骨。天下遭难,这些人勇敢站出来,甚至许多出身草莽,与敌奋战。许多人死于荒野,尸骸无人收集。把他的骸骨收集起来妥善安葬,是首先要做的。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在战场上战死,却为敌所伤,甚至有的人生活艰难,要把他们好好养起来。”

听了此话,众将士一起叫好。由于京西地区并不是宋朝从金人手中收回的,而是金人主动撤走,没有什么善后工作。每州每县,都有许多烈士,许多伤残人员。死者妥善安葬,生者养起来,是一个政权必须要做的。亏待他们,会影响军队的士气。而且作为现在掌权者,也应该这么做。

“第二件,是收集流亡。金兵南下以来,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多少人流离失所,我们不能够坐视不理。过完年后,每州每县都要专门设人,处理此事。死者官给钱安葬,生者由官方组织起来,在空闲之地建立村庄。开垦土地,提供农具,种植粮食。”

“第三件,就是要精兵简政。这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要精兵。怎么精兵?精兵不是裁军,不是减少军队,而是让军队变成精锐。这些日子,军中会制作兵样,分发给各军和各州各县。凡是不合兵样者,军队一律裁去,或者改为不作战军队。各州县中,凡是合兵样的,一律入军。如果家中人丁稀少,可以由地方想办法。如帮助耕种,如补助钱粮。具体如何做,还需要仔细考虑。总之一句话,现在大势如此。金军异常猖獗,不得不广招兵源,保家卫国!凡我大宋男儿,均需为国家尽一分力!”

“另一方面,我们要简政。以前的官府,政事很杂乱啊。在汝州时,由那里的公吏,详细列了日常要做的事。接下来的日子,要精选人手,对政事进行裁减。举一个例子,以前收的税赋杂乱无比,用的人极多。官府收十文,摊到百姓头上,就要变成百文,百姓负担太重!一个原则,乡间百姓,按着耕种的田亩数目,一年交多少钱,交多少粮食,要是确数,不许有任何的苛捐杂税!不许有任何超出税赋的其他名目!收多少钱,交多少粮,一定要明明白白!按着人口,分派差役。每丁一年多少工,是个确数,地方上不许以任何名义多征!超出差役工数用人,用给钱,或者给粮。一个工多少钱,或者多少粮,我们统一做出规定,地方不许变更!不骚扰百姓,他们才能够安心种田。”

“精兵简政做好了,百姓安心,我们才能发展。不要只想着从百姓手里收钱收粮,要让他们安心耕田织布。不但是不能骚扰他们,还要多帮助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这些都要有详细制度,过完年后就要定下来,保证下年春耕做好!”

听到这里,陈与义心中一动。每个官员到了地方,都会说要造福百姓。但怎么造福百姓,却没几个能说明白的。王宵猎不同,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是以前不曾见过的。现在这个时候,朝廷最重要的是养兵,养兵最重要的就是有钱有粮。地方上,为了完成朝廷任务,大多想尽一切办法搜刮百姓。王宵猎的办法却是消灭中间阶层,与别人不同。

王宵猎又道:“所有在军中的人,地方上要给予补助。春种秋收,日常事务,要尽力帮助。还有一些没有土地的,由军方统一组织,建立新村子。收粮收钱,人丁差役,都要给予优惠。总之就是以前是在军中发钱粮,养活一家。以后军中管吃管住,发些零钱,家里就不由军中养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官府哪里有那么多钱?给将士的钱多,就把官府拖垮。发的钱少,将士家中就难免饥馁。这些要形成条例,让将士和百姓明明白白。只要这样,才能壮大军队,让将士没有后顾之忧。”

这件事王宵猎已经讲过几次,建立了新村子。只是时间太短,大家不知效果如何,都没有说话。这个时代,军队不只是要养军人自己,还要发钱给他养一大家子。宋朝财政艰难,发的钱少了,下层将士的生活就非常困苦。对于官方,军费数目庞大,不堪支撑。对于军士,每个人的钱太少,不能养家糊口。现在空闲土地都处都是,不如把这钱省了,让军人家属养活自己。

宋朝这么做是延续自晚唐五代时期,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庞大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实际成了政治上的一个大包袱。朝廷想解决,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王安石变法的一个内容,就是封桩厥额,让正规军只许出不许进,自然减员。另外用保甲法,重建军队代替禁军。只是旧党上台之后,把保甲法废了。结果到了北宋后期,禁军战力废了,保甲法同样废了。

王宵猎的办法,实际上就是用征兵制代替雇佣制,是一个正常王朝应该做的。能否成功的关键,还是军队的家属能不能安置好。

见众人没有异议,王宵猎道:“最后,就是我们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官府能不能赚出钱来。前面说了那么多,无非就是要减轻百姓的负担,同时增加军队的数量和战斗力。我曾经算过,减轻百姓的负担主要是减少势力户的盘剥。此事说不得只能下辣手,非常时期,当然有非常做法。而增加军队,说到底还是要花钱。同时,不让公吏差役盘剥百姓,官府也要花钱。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花钱!官府能不能赚出钱来,是一个重大问题。此事我暂时有些眉目,年后要大家用心一起,把此事做好。”

军队是要花钱的。哪怕是王宵猎改变军队性质,一样还是要花钱。能不能赚出钱来,是接下来的重大任务。办法无非是前世的记忆,结合此时社会的具体情况。

此时的大军,由于朝廷的军费有限,都有回易。直白点说,就是允许军队自己做生意。历史上如张俊只有四五万人,做回易的就有八千。如岳家军,同样有大量的生意。王宵猎想要强军,首先就是要赚出大量钱来。手中有了钱,才能把钱用好,才能养出真正的强军。

第134章 坚白可离否?

襄阳不远的凤林镇旁,一群百姓围在一起,中间一个学究读着榜上的内容。

听到一半,一个老农模样的人道:“哎呀,一亩地要交三斗官粮,历朝历代哪有这样重的税?”

另一个连连点头:“是啊,数千年来没有听说过!一亩只是收一升两升,再高也不过数升!现在如此收粮,不是一下增税十倍!吓死个人!”

旁边的人纷纷附和。还有人道:“你们有地的喊税重,我们这些客户岂不是没了活路?不但要交这三斗粮,还要给主人家分呢!”

前面的学究道:“你们没有听明白吗?现在所有的苛捐杂税,包括科配、和买,一切全休!从此之后种地,就是一年一亩地交三斗粮,其他的全不用交了!”

有人道:“又如何?哪次加税不是说从此没有苛捐杂税了?又有哪次少了?”

学究道:“这上面讲的清楚。以后收税,全部用官府发的升斗,斛面、加征等等前例,以后全部不允许了。不只如此,以后凡是乡间种田农户,不用交税。也就是说,在乡间种地,就只收这些粮!唉,你们这些愚民!每个算一下,自己现在一年要向官府交多少钱粮?”

旁边的老农摇头:“我只会种田,一年到底有多少粮食都算不清。只是知道,我家二十余亩地,官府那里交过了钱粮,一家五口人倒有半年饿肚子。”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