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132)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军官不同。他们地位较高,服役时间也比士卒长得多,不可能不许家属随行。在军队驻地,会给他们建住处,安排家属居住。不过出征的时候,还是不许家属随行。

回到衙门,坐了没有多久,邵凌与牛皋便就到来。

两人各自落座,上了茶来。王宵猎道:“这个月新招的兵源就到了,要安排一番。现在治下有三州一府两军,不比从前在汝州时。地盘大了,人口多了,兵源就多。不过要防守的地方,同样也多了。”

牛皋道:“知州要如何做,只管吩咐就是。”

王宵猎笑着摇头:“一人计短,事情都要商量着做。靠一个人,是难有大出息的。我准备把治下所有合兵样,身体没有残疾的,全部招到军中。军队的数量越多越好。现在粗略估计,下个月第一批,会有三千多人入军。一直到年底,预计会有一万余人。”

邵凌吃了一惊:“有这么多人?这几州算是南方,合兵样的人多吗?”

王宵猎道:“多?一万余人,也不过是相当于五六十人中出一个,怎么会多?只是这样做,相当于全民皆兵了,我们压力不小。”

牛皋道:“五六十人中出一个,哪里算全民皆兵!我以前做弓箭手时,县里有几家逃过?”

王宵猎叹口气:“怎么能与弓箭手相比?我们的是正规军。身高力气等等,都不是普通人能比。当然,军中并不是全部都要冲阵,后续还可以再招出兵来。不过是另一回事。”

牛皋和邵凌面面相覤,没有说话。

这个时代,过万军队就是非常大的数目了。如果这过万军队全部是战兵,就是一支重要力量。去年金军横扫京西南北路,也不过一万余人。两人眼里,王宵猎的野心不小。

看了两人的样子,王宵猎道:“你们以为一万多人很多吗?告诉你们,真不多。现在不是正常的时候,朝廷正规军被打崩,到处兵马不多。而且破开封府后,金军再没有集全国之力南下。一万多人才显得多了。过上两年,朝廷缓过来,那时一两万人就不是现在样子了。”

牛皋和邵凌两人哪里肯信?只是不说话。

王宵猎说的是对的。这两年是非常规时期,到处都没有大军。小心一点,一万余战兵可以从容纵横千里,无人可挡。但到处都在扩军,都在打仗,只要两三年,情况就会变化。

战乱的时候,大部分合格的兵源被招集到了各种各要的队伍里。便如王宵猎的军队,大部分人手还是从王俊和杨进的部队中来的。只是与两人军队性质不同,必须要经过长时间训练。

王宵猎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度纠缠。道:“除了我们汝州的三千兵马,还有全歼杨进后,从他军中选出的两千多人。我准备,把这些人全部编到一起,集中训练三个月。你们与教头一起,三个月里教这些人怎么行军打仗。三个月后,把这些人打散,编入你们各军中。”

邵凌道:“这怎么可以?我们不过两千余人,一下子再编入两千,岂不乱套了?要用他们,还是按照杨进军中的编制,省却无数麻烦。”

看着两人,王宵猎语重心长地道:“依然按杨进军中编制,那还是别成一军,难指挥的。打乱之后编入你们军中,只要士卒,不要军官,就不同了。以后从各军中收编的军队,都是如此。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军官,有了足够的军官,就可以快速扩充军队。”

牛皋看了看邵凌。道:“有什么不一样?”

王宵猎道:“大不一样。如果还用别人的军官,就要事事迁就,指挥不畅。用自己的军官,就可以做到军令统一,如臂使指。对一支军队来说,军官可以培养,士卒格外珍贵。”

邵凌忍了又忍,最后终于忍不住。道:“知州,恕我说话没有分寸。兵书有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军队之中,当然是军官重要,士卒是可以随便招募的。有了军官,随便招些士卒过来,就成强军。没有军官,哪怕再多士卒,也是一盘散沙。”

王宵猎静静地看着两人,心里组织着语言。

邵凌说的对,这是不同时代军事思想的碰撞。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传了千年的话,怎么能推翻呢?但从前世得来的经验,这是必须要推翻的。一将难求,不是说军官难求。实际上,只要培训体系科学合理,军官是很容易培养出来的。

将领的知识、能力,不否认有天才的成分。世上总有一种人,特别适合战场。两军交战,他们总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做出最合适的决定。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作为军官,只要经过适当培训就能适任。如果一军之中,绝大部分军官,是由这些合适的人担任,军队的战斗力就有了保证。

职业化,加上专业化,才是后世军队的基本保证。

想了又想,王宵猎道:“如何成为一个将领?无非两种办法。一是读兵书,再一个是上战场。兵书太过简略,只读兵书,就会纸上谈兵。所以战场上提拔,就成了不二法门。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建立专门的学样,教他们这些知识。从学校里出来,他们就有了做军官的专业知识。再经过战场的历练,就成了合格的军官。在新野,我们就是要建立这样专门的学校,教出专业的军官。”

邵凌和牛皋两人听了就笑。王宵猎的许太过异想天开,从来没有人这样想过。学校能教出来,世上哪有这种事?所谓名将,哪个不是战场上厮杀出来?

王宵猎道:“这个世界上,只要是职业,有什么不能教出来?当然,学的有好有坏。但是我们需要的,是合格的军官。在军官这个位置上,有人能成为名将,有人只能沉沦下潦,这都是正常的。但有一点要保证,就是他们能做合格的军官——”

邵凌笑道:“知州,军官有什么难做?军中做两年,都能做。”

王宵猎也笑:“那只说明,现在我们的制度还不完善。如果制度完善,军官就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的了。接下来,我们军队组织要完善,军官也要培养出来。”

邵凌和牛皋都觉得稀奇。只是不好与王宵猎争论下去,只是笑着不语。

第141章 条件不同

走在路上,看着繁花似锦的原野,王宵猎的心里不由轻松许多。这正是春天最美的时光,若是在和平的年代,不知有多少人扶老携幼走出门,看这大自然的美色。只是战祸连连,人们没有了性质。有的人在为活下去而挣扎,有的人正在战场上拼杀,还有的人正在辛苦劳作。

这是通往唐州的大道,附近召来的民夫正在整修。以前从北方到襄阳,多走泌河对面的湖阳。而后进入复州,再折向襄阳。复州不归王宵猎管,所以新修过新野的道路。

走了一会,见路边一株桃花,开得特别鲜艳。在明艳的春光里格外显眼。王宵猎站在树前,看了许久。来到这个世界近一年了,现在是难得的放松时刻。

看了一会,王宵猎见两个人在那里搬石头。一个花白头发,一个年轻力壮。

走上前,王宵猎道:“你们两人是哪里人氏?在这里做了多久了?”

老者停下来,擦了一把汗道:“我们是南阳县人,本是父子。自到这里,已有十三天了。”

王宵猎道:“修路是苦差事,做了这么久,可还做得下去?”

老者道:“我们百姓服力役,最怕的倒不是累。而是衣食无着,劳累无度。官人,若是以前,每次官府兴役,不死许多人口?这里不同,每日做多少时辰,从无差错。而且一日两餐,都难吃饱。所以做了十几日,倒还不觉得怎么样。”

听了这话,王宵猎有些高兴。这是自己特意吩咐的。这些来服力役的人,要保证他们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后勤工作要做好,不能让他们出汗出力,还吃不饱穿不暖。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