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141)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那几个没有蒙面的人,一个是杜朝元庄客,还有三个是从外面请来的好汉。要想混进镇里,不可能全部蒙面,没有办法只能用这几个人。好在三人少去镇里,并没有几个人认识他们。

一直到天黑都没有消息,王宵猎在汉阴镇官厅只觉心浮气燥。这不是正面战场,我是我,敌是敌分得清楚。这种案子,如果没有线索,还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可这个时候,王宵猎实在没有耐心等。大规模地废除行会,遣散公吏,镇压地方豪强,襄阳实际上成了火药桶。一个地方出事,不及时处置,其他地方就会有样学样,乱作一团。必须要快刀斩乱麻。

站起身来,王宵猎到了窗前,看着窗外。一轮月亮从东边升起来,随着太阳西落,变得明亮起来。

不知不觉到了三月中旬,天气暖了,到处一派忙碌的景象。再过两三个月,庄稼就能收获,自己将迎来第一个收获季节。到了那个时候,见到了粮食,农民也就会知道自己的好。可在此之前,这几个月的时间,必须要让社会安定下来。

正在这时,一个士卒急急进来。叉手道:“禀知州,外面来了一个妇人,说有事禀报。”

王宵猎转身道:“什么事情?”

士卒道:“妇人只说与今天的案子有关,却没有说清楚。”

“请他进来!到官厅等我!”

士卒称诺,转身出去。

王宵猎理了理公服,轻舒一口气,快步出了房门,到了官厅。

不多时,李二嫂进了官厅。抬头望去,见上面站了一个年轻官人。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脸上还带着些稚气。心中不由嘀咕,也不知道这人能不能做大事。

王宵猎道:“适才士卒来报,说你有今天案子的消息来报。你只管放宽心,今天晚上你来的消息不会有人泄露出去。纵然有人知道,敢来报复你,我也必将重处!还有,只要消息有用,答应的赏钱一丝都不会少!死的是官府公人,你应该明白,此事不会善罢!”

听了这话,李二嫂倒放心了些。赏钱不赏钱,李二嫂倒不在乎。只是那个林占,这些日子两人接触得多了,李二嫂不忍心。

想了想,李二嫂道:“禀观察,此事我也不能十分笃定。今日来的一共十二个人,其中有四个没有蒙面。三个人面生,应该不是本地人。但有另一个,我记得是杜员外的庄客,只是不常到镇里来。”

“哪个杜员外?住在哪里?”

李二嫂道:“就是镇外的杜朝宗员外。他原是本镇的揽头,往年从汉水北来的货物,都是他带人收税赋,家里钱财万贯。最近官府不许再设揽头,夺了他的职事。”

“原来如此——”王宵猎点了点头。自己估计,此事跟最近的改革有关。专门来杀公人,而且是白日持杖入市,不是地头蛇,还真没有这个胆子。

第150章 连夜拿人

月亮升起来,许多星星隐了去,光华似水。汉水静静南流,江上几盏渔火,天地间静悄悄的。

杜朝宗的院子里,一众人还在高呼欢饮。大多有了酒意,说话肆无忌惮。

突然之间,院门被人一下撞破,从外面冲进一群人来。两个看门的庄客被人拿住,一下子掼在了地上。没了约束,两人一起大叫。

王宵猎从后面慢慢走了出来。高声道:“着主人杜朝元过来说话!”

杜朝元吃了一惊,酒醒了大半。站起身来道:“来的什么人?”

王宵猎道:“自然是官府的人!你们一个个站好了,官家办事,哪个敢乱动,一刀砍了!”

话音一落,身后的士卒快步上前,把一众人围在了中间。

见站着的人在那里左顾右盼,并不答话。王宵猎道:“今日来了两百兵丁,你这庄子已经被团团围住!哪个敢跑,立即格杀!不要心存侥幸,杜朝元上来答话!”

火把影里,士卒手里的长刀泛着寒光。一时间静悄悄的,没有人敢说话。

杜朝元没有办法,硬着头皮上前。拱手道:“禀官人,小的就是此庄主人杜朝元。”

王宵猎上下打量了杜朝元一番,点了点头道:“员外,有人首告,说今日到镇里杀人的,有你庄上的庄客。没有办法,只好来看一看。若有得罪,还请海涵。”

听了这话,杜朝元急忙叫屈:“官人,小的对庄客管得严,怎么会有这么无稽的事情?莫要听那些百姓胡说!小的一向奉公守法,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王宵猎没有说话。挥一挥手,上来两个士卒把杜朝元看住。

数了数那里一起喝酒的人,加上杜朝元,正好十二个。王宵猎的心里有数,知道今天的案子十之八九是这些人干的。找到了真凶就好,不怕他们天大的本事,还能飞出自己手心。

带着士卒上前,王宵猎看了看酒席上的人。叫过镇厅的差役来,道:“今天白昼杀人的,有四个没有蒙面。你们上前看一看,这里可有?一定要看清楚了!走了贼人,拿人们抵命!”

后边的差役唱诺。一起上前,仔细看了一遍。

杜朝元请来的三人此时没有走。一个已经喝醉,倒在那里。还有两个低着头,心里直打鼓。没有蒙面的那个庄客心如死灰,面色铁青。

看得清楚,几个差役到王宵猎面前行礼。指着四人道:“观察,我们看得清楚,今日做案的四人都在这里。当时一共十二人,在这里喝酒的恰是此数。”

王宵猎点了点头。仰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深吸了一口气。这件案子,不下辣手,后边麻烦无穷。当天就找到了人,而且把他们一网打尽,真是太好了。

摆了摆手,王宵猎道:“拿人!这庄子里所有的人,一个不许跑了!”

士卒称诺。就有人取出绳子,上前捆人。

杜朝元吓得心胆俱裂。高声叫道:“几个差役一时眼花,算得什么证据!我们在这里喝酒,一天都没有出门!观察,你可要详查!”

王宵猎淡淡地道:“放心,回到官府,我自会详查!”

两个士卒拿强子上前绑杜朝元,杜朝元拼命挣扎。只是哪里挣得开?心里愤恨不已。高声道:“纵然是怀疑我们,也要襄阳官府来拿我们才是!观察,你在襄阳是何官职?”

听了这话,王宵猎转过身,看着杜朝元道:“你不必问我在襄阳是何官职,只要知道,我能杀了你们就行!现在乱世,许多事情只能从权!”

杜朝元还要再说,却见王宵猎杀气凛凛,心中不由一凉。是啊,王宵猎是汝州知州,在襄阳没有任何官职,那又如何?手里有兵,只要能杀自己就可以了。不但是能杀自己,一家老小,王宵猎一声令下都可以取了性命。这不是太平时候,许多规矩。现在刀就是规矩。

看了杜朝元表情,王宵猎的心里不由冷笑。这些人,还是没有认清现实。乱世时候,怎么可能跟太平时候一样。若是天下太平,这件案子,并不能一下子就定案。要杀这些人,还要上报到路提刑,还要报大理寺。一切顺利,也要几个月时间。现在,只需要王宵猎一句话而已。

把人绑了。王宵猎道:“这处庄子地方僻静,地方也大,便在这里审案吧。问问他们,除了这处庄子的人,其他住在哪里。连夜派人去,把家人全部抓来!”

手下士卒称诺。从庄里找了个熟悉当地的人,作为向导,去抓其余人的家人。

按理来说,有人犯案,不该连累家人。特别是王宵猎有前世记忆,就更加是如此。不过现在是非常之时,就应当用非常之法,不能按照一般规律做事。首先一点,这些人以前做差人,所犯的事,很难说家里人没有参与。更加重要的是,不斩草除根,他们的家人很容易闹出事来。

王宵猎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牢牢守住襄阳。一旦有人来攻,这些内部不稳定的因素,都会成为战时的隐患。当然,抓他们的家人并不会杀,只是妥善安排。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