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176)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当然,现在这个局面,随、郢二州也不会反对。有了王宵猎,两州可以说固若金汤。

张浚又道:“养军最重要的是钱粮。听闻今年冬麦丰收,你卖粮食赚了些钱。”

王宵猎拱手道:“卖粮必须要依水路,水路不通就没有办法。治下只有唐、邓两州和襄阳府,水运便利,可以卖粮。一直到现在,不过卖了一百三十余万石,得六十余万贯钱。”

“六十余万贯,能当得了什么?范文正公在陕西时,曾言一兵一年约费五十贯。时移世易,虽然现在已经不同,却只会更贵。这些钱一万兵都养不了。”

王宵猎道:“枢密说的是。卑职日夜想的就是怎么赚钱。所幸自我击溃杨进,京西南路已经太平了大半年,能收上些钱来。虽然还有困难,总算能勉强支持。”

张浚点了点头。道:“我听闻你减了乡村田赋,一亩只收三斗粮,不需交钱绢了?”

王宵猎道:“此是误传。除了三斗粮,一夫还有五十日力役。除此之外,其余苛捐确实免了。”

张浚想了想,不由叹了口气:“你能为百姓着想,自然是好的。但到底是太年轻,许多事情都想的不够明白。天下之间除了农民,其余还有多少人?能收多少税钱?不从农民手里收钱,你如何养得了数万大军?如果支持不住,后边又收田税,反被百姓看轻。”

王宵猎道:“农民种田,除了粮食,一年能赚多少钱?一户农家,哪怕一年收他几贯钱,都会非常困难。不如加收粮税,免了钱税,官民两得其便。官府收了粮食,还可以卖赚钱吗。”

张浚摇了摇头:“现在天下动荡,百姓南迁,你可以卖麦赚些钱。这种日子不能长久,将来还是要靠收税。仅仅城中的工商税,是没有多少的。”

王宵猎一时不语。张浚说的不错,仅仅靠收工商税,按现在经验,是没有多少钱的。但王宵猎不是按照此时的办法,他有自己的主意。只是怎么向张浚说?

张浚道:“现在或许你还可以支撑,后边等到困难了,该收钱就要收钱。此次我去川陕,带的钱也不多。这样吧,我给你五百道度牒,聊补不足。”

王宵猎拱手道谢。在宋朝,朝廷对和尚、道士出家管得很严,必须要有度牒。最开始的时候,是到开封府考试,考中了才发,跟考进士似的。后来,除了考试,官府还卖空名度牒。《水浒传》中鲁智深到五台山上出家,就是一个员外给了他一道度牒。到了现在,度牒跟钱一样。

不过王宵猎对卖度牒这种事情并不赞同。严格管理就严格管理,卖度牒、卖法师名号,这算是什么事情?朝廷缺钱,也不能这样揽财。张浚到底是好意,王宵猎只能先收下来。

诸般吩咐罢了。张浚问道:“昨日进襄阳城,见好生繁华。这个时候有如此盛世气象,算是极难得了。你正是用钱的时候,说一说是怎么管的。”

王宵猎理了一下思绪。道:“唐太宗曾言,百姓是水,朝廷是舟,水能载舟,变能覆舟。卑职却以为,应该说百姓是水,官府是鱼。水好了,才能养鱼。若是成了死水一潭,鱼也就难活。管理地方,一定要让百姓活得幸福自在。只要愿意出力,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而不能由势力人家把持地方,让社会成一潭死水。是以着力整顿吏治,重修州县条例,严惩把持地方的势力人家。”

张浚点了点头。道:“如此一来,百姓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官府哪里能管得过来?”

王宵猎道:“枢密说的不错。去除了地方蛇鼠,还必须有方法代替。卑职的办法就是广建会社,让百姓组织起来。在农村,除了常见的牛社、渠社,以及磨社、红白社,还着力建些赚钱的社。卑职在制置司建了个供销社,广收乡村土产,运到城里面销售。依供销社收的货物,在农村再建相应的社。比如襄阳漆器天下闻名,城里城外便建七八个社。附近陂塘众多,长有芦苇、杨柳,可以编些器具,许多地方就有编织社。陂塘里可养鸭、鹅,许多鸭鹅社。诸般种种。只要让百姓能够赚到钱,官府加以督导,可以代替以前的势务人家。这些会社既富了百姓,官府又收到了赋税。”

听了这话,张浚极感兴趣。道:“这种办法倒是没有听说过。城中商铺都有牙人、行会,地方有里正及势力人家,不如此官府就无从着手。你用会社来代替,倒是别出心裁。”

清理了地方势力,官府必须要把地方管起来。若是不管,地方势力会重新冒出来。王宵猎的办法就是大量建立会社经济,与官营的大型工商业联结起来,不给地方势力留下空子。没有了社会空白,不管是黑的白的势力,就难再发展了。

第188章 夜谈

张浚要去关陕,不能在襄阳多待。第三天,带了几个重要官员,去新野看王宵猎练的新兵。这是此时张浚最重视的。有一支强大军队,关键时候可以北上洛阳,配合宋军从关中东来。

起程的时候,不管是朝廷官员,还是属下部将,都劝张浚谨慎。此时金兵军力太强,宋军的实力不足,应该先休养生息,慢慢寻找机会进攻。张浚虽然答应,但实际上却不以为然。在他的心里,应该立刻到陕西路,集中各路宋军,与金军决一死战才是。

当天晚上就到了新野城,在衙门休息。王宵猎命牛皋和邵凌各带兵马,张均为前锋,明日在新野城外阅军。这是新野练兵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阅兵,务必做好。

当天夜里,张浚早早休息。王彦和刘子羽约了王宵猎一起在院中饮酒。

夜幕下火光摇曳,凉风吹来,略有些冷。天上一轮明月,如同一个圆盘挂在空中。清冷的月光洒下来,伴着夜晚的风,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意味。

王彦坐在位子上,看着王宵猎,道:“想去年在开封府里相逢,你带数百兵马,努力练兵。哪里能够想到一年之后,有如今光景!今日看这新野城,城池坚固,布置齐整,建起来谈何容易!”

王宵猎道:“治下几州每夫一年有五十日力役,这城池便就是如此修成的。看着光鲜,其实内里寒酸。有什么办法呢?我不是有钱人,只能建个架子,却少血肉。”

“有个架子就不了起了。”刘子羽有些感慨。“现在外面带兵的人,除了朝廷兵马,哪个不是动辄自称数万数十万?其实,真正有几万兵,就足以影响一方形势。”

对于此事王宵猎感慨颇深。朝廷正规军队,数字一般并不离谱,有两三万战兵就算大军。但地方上的军头不同,动不动就号称数十万。具体数字就连朝廷的官员都搞不清楚,只能够粗略估算一番。比如被王宵猎剿灭的杨进,以前曾经进攻过德安府。当时陈规的估计,就是他有十万大军。但实际上,杨进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真有十万大军,整个京西路无人可挡。这种人数的混乱,甚至影响到了历史记载也不尽准确。后世的历史研究人员,对于战争的进程,经常无法给出正确人数。一战不大的战役,经常会出现数十万大军参战。实际上没有强大的后勤支撑,一州之地,怎么可能养得起数十万人?

对于将领来说,对战兵有个大致估计。你说有几十万人,但过往有什么战绩,基地在哪里,那里能产多少粮食,够你的军队吃多久。像这些资料,大致可以估算出实力。

比如金军经常不带粮草快速进军,人数不可能多。哪怕是因粮于敌,还要有抢粮草的时间,要有喂马的时间。杂七杂八一算,一路能有一两万人,就算是不少。经常说的数十万大军,是不可能发生的。

王宵猎在新野真有两三万军队,在此时已经算实力很强。想进攻这里,需要数倍军队,就要将进十万人。十万大军,此时已经可以算是国战。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