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207)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李彦仙道:“打到现在,看起来金人出动三十万大军不是难事。”

王宵猎道:“其中有多少女真人?多少契丹人?多少渤烸人?多少汉儿军?”

李彦仙摇了摇头:“这种事情,哪个能够说得明白?”

王宵猎道:“说不明白怎么能行呢?说到底,我们是与女真人作战。如果占了上风,那些契丹、渤海、汉儿,各族的仆从军,哪个还会听金人使唤!依我看,真正的女真人以二十万军已经不易。很可能女真人的军队只有十余万。如果本朝有一二十万可战之兵,金人就不敢轻易南下。如果有三十万大军,就可以与金人攻守相当。有四五十万大军,就可以北上恢复中原!我在襄阳、邓州希望能够练出来可堪一战的军队,最少二三十万人。如此,天下有望!”

“二三十万人?”听了王宵猎的话,翟兴被惊得张大嘴巴,满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李彦仙道:“数州之地,想养二三十万大军,防御想得太多了!”

“事在人为!”王宵猎斩钉截铁。“想要养军,就必须有钱。想有钱,就要恢复地方,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所以在数州之北,要设足够的游击区。有根基之地支撑,金军想过游击区也难。我说把黄河一线的百姓南迁,便就是这个意思。两位不要过多猜想,我就是这样想的,也准备这样做。关中可以把蜀地做根基,襄阳可以把荆湖北路做根基。只要能够防住金军,一切就都有可能!”

此时赵构被兀术追得东逃西窜。最后要上船躲到海里,除了几个官员之外,朝廷的官员被安排自寻生路,在两浙东躲西藏。说实话,朝廷的威望,被挥霍得差不多了。要不是徽宗只有赵构一个儿子没有被金军抓走,不知道多少人要换皇帝了。

如果再过几年,王宵猎可能要注意言行,说话不敢太直。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了。不管说什么,别人不会觉得奇怪,也没有什么后患。

听了王宵猎的话,李彦仙和翟兴都心里思索。李彦仙有些心动,想知道王宵猎凭什么这么说。翟兴则不以为然,认为王宵猎完全是在说大话。翟家军的根基是家族,与其他军队不同。

书房里,刘子羽独坐灯下,查看这段时间陕州的作战过程。越看,越觉得自己还是小视了王宵猎。

从邵云到邓州求救,王宵猎很快决定。到后边数次派兵进城,送粮又送人。若不是如此,李彦仙很难坚持到王宵猎到来。到陕州之后,王宵猎当机立断,以主力进攻折可求,一战击溃金军。

这些步骤首尾相连,几乎一气呵成。其中少了哪一步,陕州都可能救不下来。击溃金军之后,王宵猎并没有穷追。主要盯住折可求,把他的军队几乎消灭。娄宿到河中府后,便就任其自去。

轻轻敲着桌子,刘子羽轻声道:“这一带的三支大军,倒是邓州最强,真是出人意外!先前人人敬重李彦仙,认为是不世出名将。现在看来,倒未必如此。”

张浚要迅速集结军队进攻的想法,除了身边的几个幕僚之外,其他人并不支持。刘子羽心里,也觉得担心。现在听了王宵猎、李彦仙和翟兴的想法,更加动摇。

如果真如王宵猎所说,今年金军把东路的军队调到西路,宋军想防守都难,何谈进攻?这个时候不如早做准备,先防住金人的攻势再说。

第220章 送你一朵小红花

二月的天气,渐渐暖了起来。冰已经化了,风不再寒冷,小树开始发芽,山上开满了野花。

葛二郎一个人躺在地上,看着天上大大的太阳。不远处几个孩子一起玩耍,不知谁家的鸡在笼子里叫得欢。太阳暖洋洋的,让人想睡上一觉。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钟鸣,清脆悦耳。葛二郎一骨碌爬起来,知道要开饭了。刚要走,却见身旁一株小红花,不知道什么名字,开得正艳。

葛二郎弯下腰,把小红花摘在手里,看了一看。蹦蹦跳跳,向山坡下的人群走去。

人群边缘的大树下面,支了两口大锅。锅旁肖三直起身,从怀里摸出一个小酒葫芦,美美地喝了一口。塞好葫芦,带着笑看着人群聚过来。

葛二郎跑到肖三身边,指着他怀里道:“三阿爹,你刚才喝得什么?若是好喝,给我也喝一口。”

肖三笑道:“这里面是白酒,你小孩子可喝不得!过几年长大了才能喝。”

“白酒?”葛二郎歪着头,有些不屑。“小孩子怎么就不能喝酒?告诉你,我活到现在,不知道喝了多少次!一众同伴里,我的酒量最大!”

肖三道:“这是白酒,与平常的酒怎么一样?此酒别的地方没有,到邓州你就知道了。”

葛二郎可没有听说过什么白酒,只当是肖三小气,不给自己喝。一转头,看旁边的大锅里满满一锅菜,里面有萝卜、青菜、豆腐之类,杂七杂八。最吸引人的,是里面竟然还有肉。

“哎呀,今日有肉吃吗?我可是不记得日子!”葛二郎摸摸头,不由喜笑颜开。按照规矩,这些南迁的行人每隔五日有一顿肉。葛二郎记得上次吃肉还在陕州附近,只是不记得是几天以前了。

上前闻了闻锅里,葛二郎一扬头,口中道:“真香!”

肖三道:“这是观察吩咐下来的事情,哪个敢不照着做!给你们吃肉,那可是不容易!观察还说最好是猪肉,我们哪里寻去?这些日子,卢氏的猪可是快被我们吃光了。”

葛二郎道:“这个王观察,着实是个好人!我们这些百姓一路南迁,以前哪个管我们死活!我听人说,南迁的路上,十个人里倒要死七八个!我们还有肉吃!”

说完,跑到肖三面前,递出手里的花。道:“三阿爹也是好人!送你一朵小红花!”

肖三接过花,随手插在鬓边。口中道:“到了踏青的季节,只是今年没空游玩。你这一朵花虽然小了些,插在我头上,倒像是插了个春天。”

说着,掏出酒葫芦,又美美地喝了一口。

葛二郎只闻到一股酒气,又冲又烈。不由摇摇头,向肖三做了个鬼脸。

邓州的白酒已经酿得很多了,慢慢流行开来。一些特别嗜酒的人,还有一些体力劳动者,追求那种如同吞了一口炭火,从嗓子一直辣到肚子的感觉。不过没有名酒,价钱也不贵,上层人氏喝的不多。

白酒的价格,原料、技法、地域等占的比例不太多,时间占的比例更大。更好的储存场所,更好的储存方法,更久的储存时间,才是好酒的根本。王宵猎命令官营的酒场,每出一批酒,都要留下三分之一储存到建好的库里。虽然知识不完善,只要时间上去了,好酒也就出来了。

肖三好酒,收入又不多,白酒正合胃口。随身带个酒葫芦,插空就喝一口。

史贵打开锅盖,看里面米饭已经蒸熟。高声道:“可以吃饭了!”

肖三急忙理一理衣服,又敲了一下挂在树上的钟。口中道:“今天有肉,每人两块!打菜的时候可要看好了!菜打回去,可不许说少!”

葛二郎听见钟鸣,一个闪身就站到了大锅边。肖三笑道:“一到这里,你就围着锅转,原来是想第一个吃饭。放心,这里都是一人一碗菜,还有一大碗饭,前后都一样。”

葛二郎拿起一个大碗,道:“二阿爹想的可是错了。我是个孤儿,父母双亡,随着一起南迁。这里又没几个认识的人,还是你这里热闹些。”

两人正说话的时间,后边的百姓已经围上来,在葛二郎后边排队。一路上,葛二郎都是排在第一个的位置,大家早已见怪不怪。

肖三给葛二郎的碗里盛了菜,数家加了两块肉,多加了两块豆腐。

葛二郎道声谢谢,蹦跳着去史贵那里盛饭。一大碗米饭,再加上一大碗炖菜,能吃得肚圆。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