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22)

作者:安化军 阅读记录

听王宵猎说完,王彦道:“小舍人,恕我直言。依你所说,此战你有勇有谋,甚是难得。只是每战必亲为前驱,非大将所为。作为一军之主,战事中你倘有闪失,就不可预料。”

王宵猎点了点头:“太尉说的是。我自己也觉得,我带军无法,行军无法,指挥不利。现在只有几百人还好说,一旦军队多一些,这法子必然不行了。只是这支军队,勤王而起,士卒、将领本就是山野之人,哪个懂得练兵?现在天下危亡,只能出来打仗罢了。”

王彦点了点头。想了想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金军凶悍,官军无法抵挡,山河飘零,可不就只能靠义军了?不是义军,开封府都不好守住了。”

王宵猎点了点头。现在开封府的军队,大部分是义军,官军很少。现在王宵猎知道,宗泽所属有战斗力的军队,大约是三万余人。最大的两支,一是王彦所部八字军,约一万人,驻滑州。另一支是孔彦威所部,约一万余人,驻开封附近。其他的军队,多者三千,少者一千,分驻周围各地。

王彦是最近才来开封,准备北伐的。孔彦威部虽有战斗力,但宗泽指挥并不灵便。宗泽真正能指挥的军队,其实非常少。至于城中义军,大多是凑数的。

王宵猎兵马不足一千,在号称百万的开封义军中,一点都不起眼。但到了开封,宗泽出迎,留守府设宴,极尽优待。为什么?因为其余义军,基本就是凑数的,而王宵猎真地能打。对于宗泽,只要真地能上阵杀敌,一千人都不能小视。

饮了一会茶,王宵猎心里思量。现在的开封府,形势比自己以前想的还要恶劣。本来想着,这里大军云集,中间必有英雄,是自己开阔眼界,结识豪杰的机会。现在看来,远不是那么回事。

一般的义军,如丁进等人,王宵猎已经见识过了。他们胡吹几万几十万,根本不必当真。丁都是开封府都巡检,在义军中算是有战斗力的了。但王宵猎却有信心,如果现在与自己相对,完全不是对手。

接下来该怎么做?王宵猎都觉得发愁。宗泽乘着夏天金军撤退的机会,北伐是对的。这些义军在开封府有什么用?白白浪费粮食。不如让他们到河北去,金军再来好好打上一仗。

借着前世记忆,王宵猎说开封城里,自己听说过的就三员将领。现在看来,相差不多。除了一个后来做了汉奸的孔彦威,其余人不过是沦为群盗,要么被南宋正规军轻松剿灭,要么就投降做了汉奸。

聊了一会,王宵猎突然道:“太尉,平日若是无事,还望多来铁林营走一走。”

王彦道:“小舍人为何这样说?”

王宵猎道:“我起自垄亩,对于行军打仗,所知着实不多。若得太尉教导,不甚感激!”

王彦笑着摇头:“留守日夜所想,就是渡过黄河,收复旧土。现在天气热了,要不了多久当要渡河北上,哪里有许多时间。”

王宵猎诚恳地道:“哪怕学上一天,也是好的。值此山河飘零之际,军队战力增一分,金军南来就难一分,国家百姓就得益一分。乘此金军北退,没有战事的时节,正该做此事。”

以王彦的身份,今天来拜访,就已是屈尊。不是前些日子王宵猎守巩县成功,而且在宗泽面前提起自己的名字,是断然不会来的。再让自己来教王宵猎练兵,有些玩笑。

本想拒绝,见王宵猎态度诚恳,转念一想道:“小舍人如此说,若是闲时,我可以来转一转。军中事务万千,能学到多少,就看小舍人的悟性了。”

王宵猎急忙拱手:“太尉雅量,在下没齿难忘!”

王彦做过都指挥使,称其太尉勉强说得过去。不过,他这个都指挥使,在南宋朝廷的眼里,就是另一回事了。历史上王彦到临安,朝廷正式给他封的官,不过是武翼郎、閤门宣赞舍人,统领,比王宵猎高不到哪里去。而王宵猎的父亲在退官前是通判,算是中级官员,人人尊敬。所以称呼王宵猎为小舍人,还是显示对其父的尊敬。

王彦答应闲时来教自己领军,解决了王宵猎的心事。话多起来。看看天近中午,王宵猎命令属下准备酒肉,与王彦饮酒。

正在这时,士卒进来叉手:“小舍人,外面有将领岳飞求见!”

王宵猎听了,急忙站起身来,心中兴奋不已。在这个时代,见岳飞一面,实在是一大心愿。正要出门去迎接,一转眼看见王彦面色铁青,心说不好。

第23章 前路茫茫

王宵猎虽然见识不多,也知道王彦和岳飞的矛盾。没想到今天两人在自己家碰到一起。

岳飞本来是王彦的手下,在王彦军败,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了他。到开封府,投靠宗泽,本来按军法是该杀的。宗泽赏识岳飞,任命官职,让他重新入军。

其实这个时候,中途离军的人数不胜数,真按军法不知要杀多少。岳飞投靠宗泽,所谓按军法该杀只是说说而已。宗泽确实赏识岳飞,让他带兵倒是真的。

岳飞离开的时候,正是王彦最困难的时候。在那之后,他招集人马,席不安枕,每天夜里都更换睡觉的地方。这也是“八字军”的来历。有过这样的经历,王彦怎么可能对岳飞还有好脸色?

王宵猎犹豫了一下,道:“岳统领,今日有王彦太尉到访,正想备些酒菜。你来得正好,一起饮两杯薄酒,说些闲话。”

岳飞犹豫了一下,道:“太尉见我,如生死仇敌,我又何必惹人厌?今日不方便,我换个日子再来就是。这些日子,你带兵守巩县,留守屡要派人相救,可惜无人。幸你吉人天相,把城守住了。自金兵南来,有这样大功的,屈指也没有多少人。有机会,自该请教。”

说完,命随行的兵士把带来的礼物,两只鸡,两条大鲤鱼递过来,告辞离去了。

看着岳飞离去的背影,王宵猎突然有一种失落的感觉。这是流芳后世,对于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真正面对面的时候,却觉得人有些普通,却并不让人忽视。

站了一会,王宵猎提了鸡和鱼进了营门。对王彦道:“外面岳飞来访,送了两只鸡,两条鱼。本要请他用些酒肉,可惜离去了。”

王彦看了看王宵猎手中的鸡和鱼,冷冷地道:“现在开封城里,鸡和鱼可是难得,小舍人好好留下来吧。太行山时,我一时困顿,岳飞带兵逃离,陷我入绝境,此仇断不可忘!”

王宵猎微微摇头。想了想道:“今天中午,我们便就吃鸡吃鱼如何?军中没有好厨子,做熟了我们勉强下酒。现在开封城里万物腾贵,可不能放坏了。”

王彦道:“岳飞送的东西,我如何肯吃?太行山里,饮冰卧雪,那日子可不敢忘。”

王宵猎道:“太尉如此说,我吩咐人别去收拾。对了,今日早上军中买了半头猪来。我这里有一个做猪肉的法子,最是酥烂。做了请太尉吃。”

王彦点了点头,才重又坐下。换过话题,绝口不提岳飞。

王宵猎叫了王忠过来,吩咐他把今早买的猪肉,选五花三层的地方,切一大块下来。寻个瓦罐,里面少加水,放上葱蒜,慢慢煨熟。王忠转身,王宵猎又叫他回来,放些豆腐进去。

后世的名吃红烧肉,都说是始于宋朝苏东坡。不过这个时候,做法流传得不广。反正没有其他的好吃的,便就勉强做个简化版的红烧肉吧。

这个时候的猪,可没有王宵猎前世的那么大,动不动几百斤。一般的猪都比较小,与羊差不多。不过肉质酥软,肥瘦适中,比后来的猪好吃一些。人类在选种的过程中,不只是朝着优质选育,更重要的是会选产量更高的。比较来说,王宵猎前世的一些地方猪种,特别是香猪之类,与此时的猪种更加相似。也正因为如此,此时的猪,远没有后世的猪那么经济,价钱也高。当然,哪怕是王宵猎前世,真正的中国本土猪,用传统方法饲养的话,价钱也比一般的羊肉更贵。

上一篇:远山蝉鸣 下一篇: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同类小说推荐: